德国人为什么那么严谨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5 15:43
我来回答
共5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4 00:48
德意志的确是一个不平凡的民族,她既产生了马克思、恩格斯这样伟大的无产阶级*家,产生了莱布尼茨、康德、黑格尔、尼采等一些著名的哲学家和诸如海涅、歌德、席勒、贝多芬等伟大的文学家和艺术家,产生了沙恩霍斯特和克劳塞维茨等军事理论家与军事改革家,但同时它也产生了威廉二世、希特勒等一帮战争狂人,使德国成为两次世界大战的策源地之一。“德国的近现代史完整地推演了文明和哲理怎样被异化,怎样通过蛊惑和煽动而对一个民族的精神进行误导,怎样产生当权者的极度偏邪的战略思维,又怎样从疯狂走向自我毁灭,而德国人民则获得理性的复归的历史进程。” 不可否认,她取得的这一切与普鲁士精神有着深厚的联系。
在二战中,深受德国侵略之苦的英国首相丘吉尔曾说“我想强调,普鲁士是万恶之源”。二战结束后,德国首都柏林几乎已被夷为平地。然而即使是这样,当时新当选的德国领导人阿登纳还是要躲开这个废墟,他说:“一旦柏林再度成为首都,国外的不信任就更是不可消除。谁把柏林作为新的首都,精神上就会造成一个新的普鲁士。” 但是,50年后的东西德国统一时,国民投票的结果仍然决定了柏林成为首都,而且也不再讳言要复苏普鲁士精神。这种复苏当然不是复苏丘吉尔所憎恶的那种酿造战争和灾难的东西,但究竟复苏什么,却谁也说不明白。那么,什么叫做精神上的普鲁士,或者叫普鲁士精神呢?
一、何谓“普鲁士精神”
这个问题,很难找到精确的答案。因为普鲁士精神中包含着多种因素和特征,就像德国哲学家尼采所说的“如果一个德国*胆声称:在我的心中啊,盘踞着两种精神,那将是对真实情况的错误猜测。或者说,他远没有把精神的真实数目说够。” 俾斯麦曾无不得意的谈到普鲁士的美德——荣誉、忠诚、顺从、勇敢,这或许是俾斯麦心中的普鲁士精神。但一些自由主义者和国际主义者认为普鲁士精神具有臣仆奴性、绝对服从、冷酷迂腐、军国主义等特点,这一观点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被进一步强调和认同。而今天,当人们谈起德国,往往会感动于西德总理威利勃兰特在华沙犹太隔离区起义纪念碑前那著名的下跪,会津津乐道于德国人守时、严谨、勤勉、忠诚、节俭、清廉、认真的好品质。
从尼采到俾斯麦到阿登纳所谈的普鲁士精神诸因素和特征中,大致可以勾画出一种比较客观、比较公认的普鲁士精神。就像看普鲁士的黑白旗,我们从这两色的调和色中来认识普鲁士和普鲁士精神,也许会更接近于真实。
二、普鲁士精神的形成与发展
在腓特烈威廉一世时期,普鲁士发展成高度集权的*国家,军营式的纪律与等级制度支配整个社会生活。所谓的“普鲁士精神”在这时形成。
从弗里德里希二世开始,艺术、文学的浪漫、哲学的一丝不苟就注定成为了普鲁士精神发展的内核。
首相奥托冯俾斯麦将普鲁士精神中注入了浓重的铁血色彩,将尚武的军人传统推向了极致。
元帅保罗冯兴登堡统治下魏玛共和国是一个相对温和*,显示暴风骤雨前的平和。
而来自奥地利林茨的的艺术家希特勒——一个一战中的老兵则将普鲁士精神发挥到了极端的地步,除了带来战争与死亡之外,他还为普鲁士精神注入某种近似于悲剧的纯粹。
三、普鲁士精神哺育下的德意志军事
起源于瑞士霍亨山上的左伦城堡的霍亨索伦家族一手缔造了普鲁士,17世纪是普鲁士真正崛起的时候,德意志的几千个城邦中的成员普鲁士先以东普鲁士为基础发展起来。
日耳曼人曾是十字军东征耶路撒冷的骑士团的主要兵源的提供者,他们保留了骑士团“守贞、忘命、安贫”的传统,身穿黑白两种源色彩服装的骑士们,曾经显示出的野蛮与凶悍被普鲁士军人保留了下来。
从“士兵王”弗里德里希一世投入的巨大的军费与学校教育费用,到弗里德里希二世近半个世纪的精心训练,普鲁士军人成几乎为了这个国家唯一的臣民。弗里德里二世率领他的军队几乎是战无不胜,普鲁士成为了德意志兰中最强大的邦国。除完善指挥*外,弗里德里希二世还将普鲁士的军事传统进一步发扬光大,真正确立了全民皆兵的国防动员体系。当时曾有人这样描述普鲁士:“对其他国家来说,是国家拥有一个军队;对普鲁士而言,则是军队拥有一个国家。”
19世纪俾斯麦就是靠着这支曾经的战无不胜的军队通过铁血战争打败了丹麦、奥地利、法国,统一了德国,从此普鲁士军官传统延展到整个德意志。20世纪,德意志拥有着几百年尚武传统的军人们在德皇威廉二世、希特勒率领下发动了了两次世界大战,十分残酷的斗争中有争霸、高傲、复仇、服从多种普鲁士精神成份在里面。
1945年一位美国记者采访德军元帅龙德施泰特 ,问他为何不推翻希特勒的*,这位元帅愤愤的回答:我是一个士兵,不是一个叛徒。龙德施泰特元帅出生于一个拥有着850年军人传统的家族,身上深深烙印着普鲁士军人“忠诚、服从、秩序”的传统。此外,还有狡黠的“沙漠之狐”埃尔温隆美尔 和凶悍的“坦克之父”古德里安 ,在这些人身上都浓厚地体现着普鲁士精神所赋予的军人气质。
四、普鲁士精神哺育下的德意志哲学、音乐、科学
不仅是在军事方面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吹笛大王——弗里德里希二世还一手推动了普鲁士哲学与音乐的发展,他四十几年的开明*统治是普鲁士精神的重要发展时期。晚年的弗里德里二世深居在波茨坦无忧宫中接待着各式的信徒的朝拜,他以一个艺术家与先知的身份让普鲁士人不仅推崇尚武而且学会了崇尚知识与艺术。
德国哲学在西方哲学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德国哲学是西方哲学的精华,也是许多伟大哲学家的基本理论的真正思想源泉。康德开启了德国哲学的纯粹理性思索的大门,其后黑格尔、谢林、叔本华、尼采、马克思、费尔巴哈等人先后走入了德国哲学富丽堂皇的宫殿。德国哲学以其深邃、逻辑性、辩证法等方法推进着日耳曼人特别的思维模式,总是试图寻找一种绝对、彻底、纯粹的命题。
1871年德意志没有统一前,舒曼、舒伯特、门德尔松、瓦格纳、勃拉姆斯、布鲁克纳、匈牙利人李斯特等日耳曼的音乐家们都归属到了德意志松散联邦中。19世纪初古典音乐进入浪漫主义时期,这正是日耳曼人的音乐的黄金时期,他们的音乐中充斥着法国大*轰轰烈烈的气息,那是一种狂热的思索与探求,因为他们民族还是一盘散沙,相当落后。1871年统一后,德国音乐与奥地利音乐开始分道扬镳,前者被普鲁士尚武精神所吸纳,后者则变为追求靡靡的享乐音乐。古典音乐和普鲁士精神杂糅在一起,军人的尚武、哲学的深邃、战争的残酷,一切变得有章可循起来,普鲁士精神的理性的外表下埋藏着一个狂热而燥动内心世界。
19世纪和20世纪统一后德意志显现着超过寻常的发展能力,仅仅在洪堡大学就有29位诺贝尔奖的获得者,伦琴、爱因斯坦……这些名字如雷贯耳。X射线发明者伦琴;量子粒学的创立者普朗克;27岁就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海森伯是原子弹的总设计师;世界导弹之父冯卡门;手提着小提琴到处流浪,建立了相对论的物理学家爱因斯坦。他们在世界物理学、化学、工程学方面闯出了德国人的天下。而让我们感到一丝惊讶的是对哲学与音乐有着无比兴趣自然科学家们也可以在实验室做着严谨的实验,并且都做得相当出色。文学和音乐组成了一种近似于浪漫的表达方式,科学的发展来源于寻本求源的哲学的探索精神,普鲁士精神在这里表现为一种极强的务实性,精于细节的成功。
明朝著名文学家张岱曾说过“人无癖不可与交,以其无深情也;人无疵不可与交,以其无真气也。” 如果把国家比作人,德国无疑是一个特立独行、敢爱敢恨的性情中人,她的个性深深植根于普鲁士精神之中。普鲁士精神将德意志文化吸收、溶合在自我的精神气质中,挥发着魔鬼与天使相结合的魅力,理性与狂热结合,荣誉与毁灭相伴,纯粹与现实杂糅。个性固然可贵,节制愈发重要。一旦*被突破,灾难便近在咫尺。德国要加强自制,将自己的个性用好,才能造福人民,造福世界,成为一个真正优秀的民族。
参考书目:
1、《德国文化:普鲁士精神和文化》丁建弘、李霞著 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3
2、《德国通史》丁建弘著 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2
3、《德国史》维纳洛赫著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4、《德国近现代史》科佩尔S平森著 商务印书馆 1987
5、《德国APA Publications》(第二版)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0
1717年普鲁士就开始实施义务国民教育 老兵当校长 世界第一所新制大学
普鲁士的崛起,最重要的还是人的因素。从16世纪以来,由于*,德意志在欧洲人眼里不是一个*实体,而德意志民族也被认为是一个没有活力的民族。正是这种长期受屈辱、受轻视的状况激发了德国人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并使之内化为普鲁士崛起的力量源泉。
也由于这种精神,促使他们向外国学习先进的事物,大力兴办教育。这方面普鲁士王国的成就最被后人所称道――为贯彻民族主义教育,从1717年普鲁士就开始实施义务国民教育,是全世界第一个实施义务教育的国家。值得注意的是1763年腓特烈二世颁布《学校法规》,强制5-14岁的儿童必须上学,并任命老兵为校长,对学生进行准军事训练。这一切都为日后普鲁士组建纪律严明的高素质军队奠定了扎实的基础。1809年洪堡出任普鲁士最高教育长官后所推行的教育制度改革,更成为德国后来二百年的科学、文化发展的基石,而1810年成立的柏林大学,则作为世界上第一所新制大学,影响了整个十九世纪各国的高等教育发展。
在普鲁士,服兵役和受教育被视为公民的两项基本义务。据统计,在十九世纪后半期的欧洲各主要国家中,德国的文盲率是最低的,德国人无论在读、写、计算能力上,还是科学理论的实际运用方面都要领先于欧洲各国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4 00:49
这个最主要的原因是军国主义精神,德国实行了数个世纪的军国主义。早在歌德时代,歌德在他的作品里表现出德国人是一个很垃圾的民族。但经过普鲁士王朝的涤荡,养成所谓的德意志精神。军队里不服从命令怎么办,在普鲁士军队里要么死要么打得半死,而且正规军比例全球第一,国家军事化程度全球第一。军队里不严谨,要死人的。
这种军国主义精神扩展出来就成了他们的民族精神。其实日本的精神也差不多。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4 00:49
其实这个看起来很难,其实很简单,道理如下:
人们95%以上都有从众心理(也就是服从,听从别人跟别人一样,总之不好解释),而德国人祖先给他们的后代带了头,使他们有着沉稳、严谨的性格。就算那5%不到的人没有跟他们的祖先学习,但他们生活在这个环境中,所以也从此慢慢变得有沉稳、严谨的性格!
懂了吧!其实生活中有一些道理是很简单的!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4 00:50
都说德国人很严谨,那么是怎么个严谨法?
和德国人一起开会、谈话,听到“i
don’t
know”(我不知道)和“i’ll
have
to
check”(我要先查一下)之类的话频率甚高。说完后,德国人总是掏出一个小笔记本,工工整整地把你的问题抄下来。
对于一个进度很紧的工程项目,这样的回答是最揪心的,中方的工程人员巴不得老外对每个问题都能立即拍板,偏偏“老德”却要“研究研究”。
德国人在什么情况下会说不知道或“i’ll
have
to
check”呢?
一种是问题已经超出他的专业知识范围了,或者是问题涉及到他们分包给第三方完成的工作,或者要套用特定的计算软件对问题进行分析才能得到结果(如分析受力等),德国人会说自己不知道,然后打电话回欧洲去问。
另一种是属于动脑筋和通过简单计算能得出答案的问题,但不属于该工程师的部门责任范围,或者他认为自己不应该自作主张替别人拿主意的,德国人多数会说自己不知道。
材料替代是锅炉工程中经常面临的问题,比如,合同里规定要用美标或德标钢材,现场出现短缺,要用便于采购的国产材料替代,在进度压力下,德国人的技术确认成了卡节骨眼的事儿。
一双双热切的黑眼睛投射在一个焦点上,巴不得那大鼻子下面的嘴唇吐出“ok”来,可偏偏老德不紧不慢地说“i
don’t
know”。
老德的“i
don’t
know”一说完,中国人就气不打一处来,有人骂德国人*,有人甚至质问,难道我们中国人花这么多外汇雇外国人来做现场指导,就为了听这样的话吗?
过了两天,德国人已经把意见整整齐齐地写好,对于国产替换材料,有国产材料和原设计材料的牌号对照,屈服点和抗拉强度的对比,谨慎的德国人总是通过增加截面厚度和加强焊接强度等方式,来降低替换材料时材料差异带来的风险。
德国人并非不知道中国人期望他去说ok,并非不知道施工进度的压力,但是,他们仍旧能冷静地说出他们的意见,不屈服于现实的压力,这就是他们的思想独立与严谨。
老实说,这些“不知道”要比投领导所好,不经调查就拍脑袋说出来的“知道”和“没问题”要踏实得多了。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4 00:50
民族性格使然吧;
还有做事的态度、习惯;
还有不得不说的军国主义精神等等,也有或多或少的给德国人的严谨,有一些影响因素吧;
正因为德国人的严谨、认真,采造就了宝马、奔驰为代表的机械工业,得到全世界的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