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3-08-25 02:59
共4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2-18 15:18
项羽是一个骄傲并且英勇的人,无论条件多么艰苦,甚至以十万大军对抗刘邦的七十万军队时依然没有退缩,可是当营地外面传来楚歌时项羽认为自己的手下、亲人都投奔了刘邦,就是这么一个小小的行为将项羽的自信打败,因此心态崩溃。项羽是贵族世家出身,祖父就是楚国名将,从小就熟读兵法,并且从年纪轻轻就有推翻秦朝立下远大志向的心愿,在巨鹿之战中,项羽率领楚军以一敌十,大破秦军,从此项羽名声大振。后来项羽、刘邦进攻咸阳,秦朝灭亡之后楚汉之争开始。
项羽作战英勇能够以一敌百,每次斩杀敌人都会怒喊“还有谁”,仅凭三个字就能将对方吓得连连后退,甚至连手下兵士都非常惧怕项羽,在交谈时都不敢抬头看。可以说项羽从未打过败仗,这是项羽能力的表现,同时也滋生了自负,不仅如此项羽英勇有余但智谋不足,为人又残暴,喜欢杀戮,也导致许多亲信离开项羽,投奔刘邦。
虽然身边没有亲信,就连忠心耿耿的范增为项目出谋安排“鸿门宴”,却因为项羽的优柔寡断错失了除掉刘邦的大好机会,当时项羽自恃实力强大,认为刘邦的势力根本无所畏惧。后来刘邦势弱主动将咸阳让给项羽,自己退回汉中,可是项羽取得咸阳又想回江东,当时有人谏言要做长远打远打算,没想到项羽不但不听,反而将直言之人杀了。
刘邦在关中实力逐渐壮大,身边有韩信、张良等一众武将文臣;反之项羽回到江东之后因为不得人心,身边的亲信和谋士不是被杀就是离开,可以说项羽刚愎自用,最后导致人心溃散,在楚汉争霸之前就已经失去了先天的优势,形势对于项羽来说已经不利。
当时在垓下之战时,项羽率领十万大军,而刘邦组合天下各方诸侯势力将近七十万人马,当时就连项羽楚国的大司马周殷也转身成为刘邦的手下,这个时候项羽只剩下自己的封地鲁地,还有所占领的江东,除此之外什么都没有,可以说放眼整个天下都在与项羽为敌。
而项羽是什么反应,并没有感到害怕,因为项羽从小就在战场上长大的,巨鹿一战封神,从此没有打过败仗,成为西楚霸主,创造了无数个以少胜多的神话,更不会害怕这场战争。
垓下之战也是项羽人生当中最后一场战役,当时的项羽认为自己会和从前一样以弱胜强取得最后的胜利,包括项羽的手下也是有这样的想法,当年一次又一次看到项羽犹如天神一般在战场上以一杀百。没有人会相信这次战役项羽会输,就连当时有着“兵仙”之称的韩信打这场役也小心翼翼的作战。
对于一个从未经历过失败的人,当失败到来的时候自然也不会承认自己失败,当时面对重重包围的敌军,并且敌军数量远远大于项羽的军队时,项羽依然没有想放弃,依然做好了第二日继续作战的准备。但是当天晚上被包围的项羽听到四面八方传来了楚歌。
楚歌是楚国人的国歌,当项羽和楚军听到楚歌时都认为许多楚人投降于刘邦,要知道项羽的国家就是楚国,当国家的人民都投奔别的国家就代表楚国沦陷,这件事对于项羽和楚军来说都是致命的打击,绝望可以让人的心理崩溃。
打仗最重要的是军心、士气,当信心都没有了那么也就失去了战斗的志气,项羽深知这个道理,军心已经动摇,知道这场战斗不打己败,对于一个从来没有打过败仗的人来说是无法接受这个事实,知道自己大势已去,最后项羽无颜面对江东父老自刎于乌江。
打仗拼的不仅仅是谋略和勇气,还有信心和斗志,如果没有斗志就如同行尸走肉一般,可以说项羽是败给了自己。项羽骄傲一生,从未尝试过失败的感觉,也无法忍受失败,这种失落和挫败感直接让项羽崩溃,因此无论是在战场还是在当今的社会当中,拥有一颗强大的内心非常重要。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2-18 15:19
原因是楚军的兵力和汉军的兵力众寡悬殊。 在最后的决战中,楚军只有十万人,而汉军则多达四十多万。楚军在过去,虽然在数量上占劣势,但是也没有悬殊这么大。 这是由于长期的战争造成的。项羽在长期的战争中,由于战略错误,没有一天的休整时间。他的楚军四处征战,疲于奔命。热心网友 时间:2024-02-18 15:19
四面楚歌是让那些楚军认为,楚地已经被刘邦攻占了,于是变得毫无战意,纷纷投降。这样使得楚军不战而败,项羽只能率领部将突围了,后来在乌江自刎了。热心网友 时间:2024-02-18 15:20
项羽的大军都是楚国的年轻人,四面都唱起楚歌的时候,一方面勾起了大军的思乡之情,另一方让大军误以为楚国已经被刘邦占领了,所以才放弃了抵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