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3-08-24 21:08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0-30 16:53
yì yǐn
anasarcous fluid retention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10)]
溢饮(anasarcous fluid retention[1])为病名[2]。是指以头面、下肢或全身浮肿,畏冷,乏力等为主要表现的疾病[1]。四饮之一[2]。
多因大渴暴饮过多,或水气溢于肢体肌表所致[2]。外感风寒,玄府闭塞,以致肺脾输布失职,水饮流溢四肢肌肤,水寒相杂为患,若饮郁化热,则可见饮溢体表,热郁于里之候[3]。表里俱寒的,多为宿有寒饮,复加外寒客表所致,如支饮遇寒触发而见形体浮肿者应与溢饮互参[3]。表寒里热者,可见于新发之饮病,应与风水表实证互参[3]。
《黄帝内经素问·脉要精微论》:“溢饮者渴暴多饮,而易入肌皮肠胃之外也。”
《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饮水流行,归于四肢,当汗出而不汗出,身体疼重,谓之溢饮。”
身体疼痛而沉重,甚则肢体浮肿、恶寒、无汗,或有喘咳,痰多白沫,胸闷,干呕,口不渴,舌苔白,脉弦紧[3]。
水饮流溢四肢体表,则身体重痛、浮肿。风寒束表,故恶寒、无汗。寒饮内伏,上逆迫肺,则喘咳、痰多白沫、胸闷、干呕。口不渴,苔白,脉弦紧,为表里俱寒之象。[3]
发表化饮[3]。
温肺化饮,发汗去邪[2]。
治疗溢饮方用大青龙汤、小青龙汤、桂苓神术汤等[2]。
小青龙汤[备注]小青龙汤(《伤寒论》):麻黄、桂枝、芍药、甘草、干姜、细辛、半夏、五味子加减。本方发表温里,用于表寒里饮之证。药取麻黄、桂枝解表散寒;干姜、细辛温化寒饮;半夏、甘草化痰利气;佐以五味子、白芍,使散中有收。肢体浮肿明显,尿少,可配茯苓、猪苓、泽泻等利水祛饮。若伴有发热、烦躁、苔白兼黄,为表寒外束,内有郁热,可加石膏以清内热。寒象不著者,去干姜、细辛。处方可改用大青龙汤意以发表清里。[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