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为什么睡的越来越晚,是失眠吗?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3-09-02 07:11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9-02 10:05
谈到 健康 的生活习惯,我们常常都要提一句“早睡早起”,但是知易行难,许多人往往睡得越来越晚,也很难早起。这背后是什么原理?
一、人体内的“生物钟”
探讨人的睡眠规律离不开一个概念——人的昼夜节律(Circadian Rhythm),或者说生物钟。我们的唤醒水平、新陈代谢、心律、体温、激素水平在每个节律的周期里都是规律变化的。每到一定的时间,生物钟就会告诉我们:该睡觉了。人体负责昼夜节律的中枢,位于脑内的视交叉上核(Suprachiasmatic nucleus, SCN)。视交叉上核接受视网膜传来的外界光线强度的信息,又通过释放神经冲动控制其他的器官组织的生理活动。
视交叉上核可以影响许多的器官组织,进而调节我们的昼夜节律,这些器官包括:
松果体Pineal,可以释放褪黑素Melatonin。褪黑素和睡眠密切相关,可以用于调节睡眠治疗睡眠障碍。这也是保健品里也喜欢添加的物质。
垂体Pituitary,是人体内分泌调节的核心器官之一。它会控制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释放,提高体内糖皮质激素corticoids水平。糖皮质激素的水平也是昼夜变化的,通常在早上高,夜晚低,这与人在早上精神振奋有关。
自主神经系统Autonomic nervous system,包括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这些神经不受人的意志的直接支配,可以*各个内脏的生理活动,比如心、胃肠道等。
人的昼夜节律改变人的行为,人所处的环境又作用于人的昼夜节律。二者相互联系,共同影响人的 健康 。规律的作息对人的 健康 很有帮助,昼夜节律当然也与许多医疗问题相关。例如,一些用胰岛素治疗糖尿病的患者,早间血糖水平依然会升高,这和早上糖皮质激素、生长激素浓度高有关,被称为“黎明现象”。又比如,夜间人的迷走神经兴奋性增高,许多呼吸道疾病的人咳嗽会增多。许多药物的药理作用也与昼夜节律有关,比如如果人体内糖皮质激素分泌不足,需要服药补充时,通常选在早上服药,对体内自身分泌糖皮质激素的的抑制较少。如果选在下午糖皮质激素浓度低的时候,大量的外来的药物会更加抑制人体自身糖皮质激素的产生。
二、光照——生物钟的调节的关键
即便我们在完全摆脱外界环境干扰的情况下,身体内依然可以维持一定的生理节律。这种内在节律,和视交叉上核SCN细胞的特性有关。把这些细胞分离培养出来,仍然可以表现出节律性。这是因为,生物钟相关基因可以指导这些细胞产生蛋白质。这些蛋白质的相互作用形成蛋白质振荡,有一定的时间规律性,就像钟表里的振荡器一样,产生循环往复的生理节律。
这种机制表现在人的行为上,就是固有的昼夜节律。在完全没有外界刺激的情况下,我们也会形成一定的作息规律。目前一般的研究结果是,人固有的昼夜节律周期大约是24.18小时(24小时11分)。这比地球按照太阳为参考系的自转周期:24小时要略长一些。现实案例确实表明,许多盲人的睡眠和觉醒节律确实比24小时长,他们每天的睡眠的时刻都会比前一天晚一点。
不过,显而易见,世上并没有多少人的昼夜节律是按24.18小时为周期的。我们的身体可以根据环境,自行校准昼夜节律。外界的光照强度、温度、饮食规律乃至生活事件,都可能影响我们的昼夜节律。比如,即便我们有拖延症,时钟和deadline也可以帮我们校准生理节律。当然,目前的研究表明,在调整昼夜节律的因素中,最重要的是光照。光暴露在前半夜,会引起昼夜节律推迟,如果光暴露在后半夜或清晨,会引起昼夜节律提前。
如果我们生活在一个只能依靠自然光照明的环境中,就很容易养成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习惯,而且在夏天会醒得早,冬天醒得晚。如果我们的卧室窗帘遮光性能不太好,或者某天忽然是阴天,早上光线很差,也会影响我们的觉醒时间。很多大学有熄灯的规定,强迫我们养成早睡的习惯。但是,如果我们想延迟睡觉时间,并且找到备用光源的话,睡眠时间也会习惯性地延后。电灯发明之后,黑夜和白昼的差异就小了很多。在现代 社会 里,人们可以通宵达旦地学习、工作、 娱乐 。晚间的灯光照射,可能造成睡眠的延迟。如果窗帘的遮光性能很好,早上我们无法受到强光照射,也就不容易很早醒来。一部分盲人虽然没有视觉,但是视网膜仍然能部分感受外界光线的强度,也可以通过这些残留的光感调整自己的昼夜节律。
三、这些现象也与晚睡晚起有关
1.倒时差的难题
人的生物钟普遍更容易延长而不是缩短。不论是科学研究还是我们的生活经验都表明,晚点睡觉比早点起床容易。一个 健康 的成年人一般应该有一天至少7小时的睡眠时间。一旦晚睡,身体为了达到所需要的休息时间,起床时间还会自然延后,当然也就更不容易早起。
一个典型案例是倒时差。地球的自转方向是自西向东的。人更容易适应自东向西的飞机旅行,难以适应自西向东的飞机旅行。自东向西,相当于多在白天待一会儿,或者晚上多开一会儿照明灯。相比之下,如果向东飞行,等于提前进入了夜晚,夜里睡不着,第二天当地天亮了,又会醒不来。适应这种新的生活节奏较为困难。
2.为什么年轻人常常熬夜?
虽然有言道青年人好像早上*点钟的太阳,朝气蓬勃。然而起床困难常常困扰着年轻的人们。科学研究表明,这并不能怪罪于懒惰或者意志薄弱。在青春期,因为褪黑素分泌节律的改变,以及青年人入睡所需时间的延长,人的生物钟会生理性地推后。
3.“自古逢秋悲寂寥”
说到光线对昼夜节律的影响,这里还有一种与晚起有关的现象值得一提。为何文人常悲秋,秋来无处不生悲?我们有理由认为,这并不一定是为赋新词强说愁,也不能单纯解释为一种文化传统。这种 情感 流露是有生理学依据的。其中一个重要解释是,从秋天开始,日照时间开始缩短。这会影响人的昼夜节律的调节与褪黑素的释放,对人的睡眠和情绪等都有影响。甚至还有一种相关的疾病,叫做季节性 情感 障碍(Seasonal affective disorder, SAD),常常发生在秋冬季日照时间很短的高纬度地区。可以造成情绪低落、睡眠时间延长。还会有精力下降、兴趣减低、社交活动减少、注意力不集中等表现。
当然,其他一些精神障碍的表现也可能与季节和昼夜节律有关,比如双相障碍。在秋冬季,日照时间缩短,患者可能会进入抑郁的状态。而一旦春天来到,日照时间延长,患者会转变为躁狂状态。对于类似的日照时间缩短引起的抑郁,都可以用光照疗法进行治疗。给予患者一定时间和强度的光照,可以明显减轻患者在换季时的抑郁。(转自凤凰新闻舒眠 科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