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教会学生做人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3-08-15 19:31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8-18 12:04
在素质教育不断深化的过程中,我始终把树人作为教育的第一要务来抓紧、抓好,先做好人再成才的理念牢牢地扎根于我的教育教学思想和实践中,围绕着它,我着重做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引导学生学会关爱
人生因爱而美丽,教育因爱而充实。爱是人类最美丽的语言,爱是无私的奉献。无爱的人是抛弃了社会并最终也会被社会抛弃的人。一个即将毕业的名牌大学的学生,竟然向某动物园饲养的5头黑熊泼硫酸,致使这些动物受伤惨重,而这名学生自己也因此受到了法律的制裁。令之吃惊的是,熟悉这个学生的人都表示,该生平时不是一个“差生”,他的成绩和品行都“不错”。“不错”的学生犯下了大错,这就便让人担忧。用“偶然”来解释这一事件虽然是不准确的。这名学生两次向黑熊泼硫酸,其“准备工作”不可谓不“周密”;另据动物园工作人员介绍,在其他游客投喂动物的诸多食品中,竟然出现了烟头、硬币、大头针和图钉,而投喂者多是青年学生,园内湖中的水禽也曾被小学生用石块打死。重视学生的心理教育,这早已不是什么新鲜话题,但遗憾的是,这个话题至今还不能画出一个句号。
在品德的形式结构中必定包含着道德认识,道德态度两个子系统,它们既是相互联系的,又是相互独立的、不可取代的,道德认识不能直接转化为态度,构成态度的主要是主体自身需要。正如列宁所说:“如果你不善于把理想与经济斗争参加者的利益密切结合起来……那么最崇高的理想是一文不值的”。因此,用爱心教育学生,从学生需要出发,引导学生学会关爱,帮助一些学生从灰心丧气的情绪中摆脱出来,重新树起信心,这是每一位教育者的职责。我始终认为学生就像是一个个未经雕凿的美玉,它们追求的是天性是与生俱来的,教育的任务就是唤醒他们内心深处潜在的对爱对美对善的需求,让他们重新认识到生活的真谛。为此,在教育教学中我尽量为学生提供广泛参与爱心教育活动的机会,让他们体验挫折,体验合作与成功的快乐。从而培养他们爱花草树木、爱霜雪雨露、爱老师同学、爱父母长辈、爱学习生活、爱祖国人民的思想;从而在师生之间架起一座心灵沟通的桥梁,让学生健康、快乐地成长。也为塑造他们的健全的人格打下了基础。
二、引导学生学会理解
鲁迅先生说,对孩子的教育,“开宗第一,便是理解”。理解是消除误解使关系和谐,心情愉悦从而团结向上的过程。要使学生学会理解,关键在于培养学生的移情能力,对学生进行移情教育,所谓移情教育就是如何把别人的痛苦或不幸看作自己的痛苦或不幸。同情、理解、帮助是移情教育的主要内容。霍夫曼通过:“移情理论”揭示情感在道德教育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英国的道德教育家彼得·麦克费尔创造了道德教育的“体谅模式”就是企图通过道德教育着力培养“能设身处地地为他人着想”的道德能力。
三十年的语文教学,笔者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始终按学科自身的教学特点,自觉地、有意识地把思想品德教育渗透于课堂教学中。经常创设一定的生活情境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带学生走进其中,感受每一个角色的内心,让学生换位思考,深刻体会外在行为的缘由,并通过与学生真诚的对话与交流,使学生把内心的领悟表达出来,如欢乐与痛苦,忧愁与哀伤等。让学生学会想他人之所想急他人之所急,理解同学、理解学习、理解生活、理解社会……进而关爱与爱别人,进而爱生活爱社会。
三、引导学生关注小事
所谓“小事”即是指不足以引起质的变化的量的变化。辩证唯物论认为,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荀子说:“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英国哲学家培根也说:“把美的形貌和美的德行结合起来,才能说美放射出真正的光辉。”在教育过程中,常常有些小事成为教育者的“盲点”,如学生讲脏话,没礼貌、发型怪异、打扮花哨、爱吃零食,不懂节约、不讲卫生,不爱劳动,不尊重人等等。这些“小事”真的小到可以忽略不计吗?古人说:“善不积不足以成名,恶不积不足以灭身。”无数惨痛的先例告诉我们,小事见精神,小事不可小视,许多学生变坏,往往就是从一个个小毛病,一件件小事开始的。
德育工作从来就不是轰轰烈烈的运动,要将德育的要求寓于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之中,学校无小事,处处是教育,学校的事基本都是小事,说是小事,就是要小中见大,处处是教育的契机。特别是在对学生的行为规范教育和学习习惯的教育中,更是要从一点一滴做起,从小事做起。因此,在教育过程中,我非常重视小事,坚持抓坏风气、坏习惯的源头,把对学生的具体要求量化到学生的日常行为规范中,坚持逐周、逐月、逐学期检查,打分与评比,奖励先进与批评后进相结合,坚持要求学生做到,“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