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毓《批判性思维原理和方法——走向新的认知和实践》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3-08-16 07:39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1-19 09:44
(一)对“批判性思维定义之 反思性 ”一点理解
教师教学,不管三七二十一,满堂灌,将学生当成输入知识的对象,这最简单最保险,同时也是最愚蠢。由此,经常会出现这些让教师难以理解的情况:平时三令五申的知识,考题涉及到,教师因此会沾沾自喜——学生肯定会得分;待找出卷子分析失分题目,一看,发现是教师自己认真细致讲过的知识点,学生又错了!禁不住火冒三丈,跟同事发牢*,埋怨学生没有用心学习等等。凡是当过教师的,会遇到此类不同程度的问题,至少我和我周围的同事碰到过。
其实,认真反思,不难找出问题的部分原因。
先从结果入手,学生没能真正地学到知识,不在于教师强调与否,而在于学生没有动脑动手。那么,为何不省掉教师强化这一环节,直接让学生自己动脑动手,主动掌握知识呢。
列举我实践过的事例。
教学《归去来兮辞》,总结以往学生容易错的几个词,在教课时,交给学生讨论交流,陶渊明为什么用这个词,而不用那个词。譬如“景翳翳以将入,抚孤松而盘桓”句,“抚”字经常错写为“扶”字。我提出问题:作者为什么用“抚”字?学生思考之后,有学生认为:“抚”是*,摩挲之意,摩挲孤立之松,是“盘桓”心理的外在动作表现。还有学生认为:*孤松,是作者辞官归隐的矛盾心理的外化。我又接着提问:作者为什么不用“扶”字?其实这个问题只是上个问题的翻版,比较无聊,但是这也会同样引起学生的注意。我的目的是将“抚”易错为“扶”结果直接呈现在学生面前。学生继续思考,有学生回答:“扶”字,是扶着,支撑之意,不能够表现出作者“盘桓”心理。还有学生回答:作者为什么要“扶”孤松,他还没到老得走不动的地步。学生们大笑。这也是一个理解。
学生们讨论交流,前提要思考。没有思考,不会发表自己的看法。苏格拉底曾说过:“我教不了别人任何东西,我只能促使他们思考。”教师促成学生思考,是教学的真正意义。知识可以自学得来,但是学会思考,要靠训练,教师有责任训练学生主动思考。“为什么用抚不用扶”学生思考的过程,是联想和讨论的过程,节奏慢了下来,获得的想法就深入。
后来在考试中,有意比较学生在“抚”字写法的错误率,的确降低不少。
教师,在学生交流过程,适当加以引导,不直接参与;要说教师起到最重要作用,是提出问题——“为什么用抚不用扶”,这是我总结了以往的教学经验提出的。如果学生能自己提出问题,是否会更好。董毓老师在书中明确指出,提出好问题,是批判性思维核心价值。
不可否认,教师这类做法,只能减少大部分学生将“抚”错写成“扶”;事实证明,我找到学生的试卷查阅,很遗憾,发现还有几个学生仍然写错。问题到底出在哪里?是学生讨论时这些学生没有参与,还是根本就没有思考脑子当时在开小差?
曾看过微信圈里一位妈妈的文章,大意是:她孩子上小学二年级,数学没学好,她要找出原因,先从孩子在校上课环节入手,一天,这位妈妈去听课,目的观察孩子听课是什么状况,果然发现了问题的一部分原因。二年级小孩子一堂40分钟的课,注意力能集中20分钟,符合这个年龄的规律。当老师讲到关键之处,她发现自己的孩子因为弄掉橡皮,趴到桌底找橡皮,当孩子找到橡皮,再听老师讲时,数学题关键环节没听到,错过了听课的重点环节。孩子很可能就不会做这一类的题目。
如果我的课堂上,学生也跟这位妈妈笔下的孩子一样注意力转移,是否就会错过解决问题的最佳时机呢?
书本的第五页,董毓老师写到:“批判性思维……更应该用来反思自己思维的不足和缺点。”对此我有些困惑:假如一个人根本不了解自身思维有什么不足和缺点,是否意味着反思没什么用处?白痴有没有反思行为?(明天再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