士农工商在唐、宋、元的地位变化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3-08-07 12:41
我来回答
共2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9-14 05:17
封建把世人分为四品
士 统治阶级
农 农民
工 含糊的说手工业者
商 商人
古代所谓四民,指读书的、种田的、做工的、经商的。
唐代主要重视“士”和“商”,而“农”和“工”生活处境相当贫苦,但同样为国家创造出许多财富。
宋代:宋代的统治阶级包括皇族、官僚、地主。士农工商是社会的中间力量,是社会的主干。“士”指读书人,“士”普遍受到尊敬,社会地位较高。因为宋朝统治者实行重文轻武的国策,大兴科举制,参加科举考试没有身份的*,“士”是国家官僚阶层的后备军。“农”指农民,有自耕农、半自耕农、无地佃户之分。他们是国家赋税徭役的主要承担者。自耕农、半自耕农都有或多或少的生产资料,可以过着自给自足或维持温饱的生活。而佃户没有土地,只能靠承租地主的土地生活,受的剥削较重,基本生活在贫困线以下。工指各种手工业者,这阶层人数不少,多集中于城市、集镇。他们依据所从事的职业分成不同的行,每行推行出行首,一般由行首出面揽活,他们受雇一天即付一天工资,人身相对自由一些。商指商人,有坐商和行商之分,随着宋朝商品经济的发展,人们不再认为经商是可耻之事,商人的地位开始提高。
宋代后,对“士”的关注较少,对“商”的关注较多,尤其以明代最为突出。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9-14 05:18
不知道,但想知道,这是玉兰的五一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