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3-08-08 02:12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9-18 23:54
“三洞”、“四辅”、“十二部”是唐代以来近古《道藏》又一次提出的较为完善的新分类方法。“三洞”和“四辅”分别代表了不同时期道教经教体系的建构和整合。根据研究,道教“三洞经书”的思想与东晋末年问世的古灵宝经密切相关。而道经分类体系中的“四辅”或“七部”分类方法的出现,则与南朝天师道《正一经》的关系非常密切。“四辅”包括太玄经、太平经、太清经、正一经,又合称“四部”。其中太玄部包括《道德经》及其注解以及稍后的道家哲学家的著作;太平部主要由《太平经》组成;太清部保存了所有关于炼丹术、体操以及其他养生术的古老文献;正一经则主要由天师道的经典构成。显然,以上“四辅”中的任何一类经典的最初出世都要早于“三洞经书”。
在东晋末年古灵宝经最早提出“三洞经书”之后,为什么会有“七部经书”的出现?首先是以灵宝经、上清经、三皇经为基础的“三洞经书”本身尚有相当明显的江南地域色彩,具有一定的排他性。而且还在相当程度上对除老子《道德经》之外的“四辅”经典持贬抑甚至排斥的态度。古灵宝经“三洞经书”所依据的“三一”观念则又从宗教神学的根基上排除了其他道经与“三洞经书”并列的可能;其次是南朝时期各道派之间的整合和统一联带意识进一步发展,道教内部需要把所有道派经典进一步整合统一起来,并由此建立一种更加完整的经教体系;最后,在南朝道教教团势力中,天师道仍有其不能忽视的影响。但是南朝的天师道亦非汉魏传统的天师道,此时的天师道与“三洞经书”和太玄经、太平经、太清经所代表的各种经典均具有密切关系,特别是南朝中期的“正一经”系经典即代表了天师道经教思想的新发展。天师道内部试图通过提出“七部”的观念,以确立其《正一经》在道教经法体系中的尊崇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