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5 15:10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1 09:55
青河乡中心校 刘建坤 人有三件宝:双手、舌头和大脑。其中的“舌头”便是指口语表达的能力。在当今信息时代,口语表达能力作为现代社会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在我们的生活、工作、社会交往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在现代社会中人们不但要善于表达、精于表达,更要使口语表达得简练、正确、规范。可以说,良好的口语表达能力是现代社会每个公民都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新的课程标准,也越来越重视学生的说话训练了。小学阶段是训练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最佳时期,是学生获得语感,领悟语言,积累语言,运用语言,发展思维的良好时期。然而,良好的说话习惯是口语表达能力的最终体现。良好的习惯的养成就应从小培养,那么,如何培养小学低年级的良好的说话习惯呢?下面结合自己的教学体会谈几点看法。 一、营造良好氛围,鼓励学生踊跃表达。 在生活中,我们会发现,孩子越小思想越活跃,越爱表现自己,也越爱学说。但是随着年龄增长,年龄越大也就越不愿开口。于是抓好一年级学生这种初生牛犊不畏虎的精神,营造良好氛围,在教学中逐步培养学生愿说的习惯,这是说话教学的第一步。小学生往往发言不够积极,不敢说,究其原因:一是怕说不好,同学笑话、教师批评,会丢面子,缺乏说的自信心;二是学生的说不能及时得到老师正确而恰当的评价,严重挫伤了学生“说”的积极性。因此首先要多指导,要让他们克服思想障碍和心理障碍,增强说话的信心和勇气。其次是多给予鼓励,要肯定学生的点滴进步,让他们感到欢乐和愉快,这是帮助学生克服不愿说、不敢说的心理障碍的最好方法。为了消除学生说话的紧张心理,在平时说话训练时,应允许学生补充、修正、重说。例如:在课堂教学中,鼓励学生举手发言。学生的回答不管对与否,都以微笑面对。回答对了,掌声鼓励;回答错了,微笑着说:“好,你再思考一下!”或“好,你是这样的见解,先坐下;有没有谁愿意再帮他完善一下?”这样做的根本目的,就是让学生愿说,使每个学生都有表现的*和表现自己的机会,都能体验到成功的愉悦,帮助学生树立“说”的自信心。当学生发现自己还行、能行,开口说话的同学就会不断增加,良好的氛围就会渐渐形成。 学生回答问题时,我们不仅要着眼于他们回答的正确性,还要求学生根据不同的场合,不同的语境,确定音量大小和声音高低,对学生的语调、语速和语气作适当指导。当学生回答完后,教师应以鼓励为主,及时评价,还可请学生加以补充或加以评议,对说得好的同学表扬优点,指出不足;对说得不好的同学也不能讽刺挖苦,而应肯定他们敢于大胆发言的勇气,使学生生活在良好的主动学习、积极讨论、乐于表达的氛围之中。鼓励大家开口,避免有冷眼旁观、窃窃私语的现象;鼓励大家学会交往、学会合作,也要学会倾听、补充和帮助,让每位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有“说话”的机会和权利,营造一个轻松愉快的、积极向上的交流环境,鼓励学生踊跃表达。 二、在课堂教学中,注重学生的口头问答、造句上完整、通顺的训练。 在对低年级的口头问答和口头造句时,应坚持要求他们尽量把所说的话说完整、明白、易懂。”低年级学生,指代不明是常见的现象,如:“老师笔没了。”是老师的笔没有了,还是“我”的笔没有了,没有说清楚。因此坚持在日常生活和教学中让学生学会说完整的话,使他们懂得一句完整的话要如何表达出来:告诉儿童“谁”“什么”不能随便省掉。谁,是什么;谁,怎么样;谁,做什么。在教学中,由浅入深地让学生初步理解完整的句子。如,教《手捧空花盆的孩子》(第一册)时,我问学生:“老国王是用什么办法挑选未来国王的?”学生说:“种煮过的花籽。”我说:“你这样回答,对是对了,可是人家猛然一听,不知道会听不明白,谁种煮过的花籽。”我要学生说清楚是谁?让谁种煮过的花籽?做什么?学生说:“老国王,让孩子们种煮过的花籽。用这个方法选择国王继承人。”这样坚持训练,学生学会了完整地说话。第二步就是训练说话语句通顺、连贯。要使他们体会到在对话中适当省略一些句子成分是可以的,也是必要的。但用词练习说话(造句)时得说清楚“谁”“怎么样”。 在课堂教学中应结合教材,充分挖掘教材的语言因素,进行说话训练。比如,在拼音教学中就可结合四声进行说话训练:“mā”“妈”“我爱妈妈,妈妈爱我。”“mᔓ麻”“我家用麻袋装黄豆。”“mǎ”“马”“我很想骑大马。”“mà”“骂”“我们是文明的小学生,我们不骂人。通过这样的教学,学生不仅掌握了“mɑ”的四声,而且说话训练也得到了提高。识字是一年级教学中的一个重点,学生的说话能力有助于学生分析、记忆字形,理解字义。因此,在识字教学中,让学生认真观察字的形状,然后让他们说一说是怎样记住这个汉字的。记住字形后再将生字扩词,通过造句理解字义。通过多说多练,学生不但掌握一定的识字方法,能自学生字,而且能在日常说话中不断运用新学的生字、生词,反过来提高了学生的说话能力,表达能力。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只要教师适的指导,让他们把话说完成,语句通顺、连贯了,意思表达明确了,大家听都的懂。随着时间的增长,学生自然水道渠成了。 三、阅读教学是训练学生语言的重要途径。 要重视阅读教学,在阅读教学中渗透“说”的训练,凭借教材的优势,帮助学生丰富词汇,积累语言。增强语感,逐步将课文的语言内化为自己的语言。朗读是阅读教学中最重要、最经常使用的训练方法之一。一年级课文大多音韵和谐,琅琅上口,要让学生通过朗读,读出韵味,读出情趣,读出美感,进而形成准确、流畅的说话习惯。另外,我们还可以结合问答、朗读、表演等教学环节,组织学生讨论和评议。在阅读教学中通过回答问题训练说话,这是阅读教学中的常规训练。同学互说,回家给爸爸、妈妈说等方式训练学生的说话能力,这样不但使学生的说话能力得到提高,同时也有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四、在语文教学上,应注重看图说话,复述课文,使学生能够抓住中心,有层次地说。 巧用插图,训练口语。小学语文教材绝大部分课文都配上生动形象的插图。这些插图一方面体现了小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的特点,另一方面体现了编者一定的编排目的,如有的是突出教学的重点难点,有的是体现了文章的主题思想等等。教师应善于利用这些插图,来巧妙设计口语训练。 看图说话和复述课文必须强调整体性,建立“总——分——总”的教学结构。如指导看图说话,先要从全图入手,引导儿童弄清图的主要意思,再一部分一部分的看,一部分一部分的说。例如:在教看图说话《秋天到了》时,由于这是单幅画,就让学生先整体上来观察,图中是什么时间?什么地点?都有谁?他们在做什么?使学生初步了解画面内容,知道图上描写的是秋天。其次,认真观察,了解图中细微之处。在粗略观察的基础上,指引学生仔细看图,分析图中的人们在做什么?近处的景物是什么样的?远处的景物是什么样的?让学生们了解到图中表现的是秋天,图中人们在丰收的秋天里,收获果实,随风飞舞的落叶,金色的稻田。最后,引导学生逐图细看、细想、细说,理解图与图之间的联系。如阅读课文《小猫钓鱼》的篇幅较长,有七个自然段,得出四个问题,配有四幅插图。在教学中,围绕中心,运用插图、课文,把听、读、说紧密结合起来教学,培养儿童分清主次,抓住重点的说话能力。 低年级学生好奇、天真,求知欲强,善于模仿,好提问题,喜爱表达,思维形象具体,但表达起来缺乏条理性和连贯性,说起话来常是前言不达后语或重复罗唆,有时带有语病。在看图教学的过程中,应注意以下三点:(1)要遵循一定顺序,说得有头有尾。(2)要有基本内容,有中心主题明确;(3)鼓励在语言表达上有独到之处的学生,表扬他们的独到的见解。要求学生准确、有中心、有合理的看图、复述课文,启发学生大胆的想象、发言,还要注意启发学生的求异思维,要注意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使他们兴趣盎然,劲头越来越高。可以经常这样对他们说:“谁能和大家说不一样?”那个同学比刚才那个同学说得更具体、更生动些?”以此鼓励同学说话的兴趣,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复述是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和课文中学过的主要语句,将课文的内容有条理,有重点地表述出来的一种教学形式,也是进行口语训练的一种重要方法和有效途径。复述要在学生理解和记忆教材内容的基础上进行,让他们把课文内容加以整理,有中心、有条理、有感情的复述出来。复述的方法多种多样,可以因地制宜。让学生选择自己喜爱的复述方法。例如:可以让学生复述自己喜欢的动画片,如热播动画片《美猴王》《战龙四驱》等让学生在课余时间,讲给大家听。这即激发学生说的兴趣,又提高了他们说话的水平。抓住关键词复述、抓住重点情节复述、简要复述、详细复述、创造性复述等。并因人而异,与此同时,提供一些生动的画面、直观的板书,有声的语言,启发学生的思维,让学生说得胸有成竹。例如:《小马过河》这是一篇生动有趣的课文,在教师引导下,学生理解这篇课文说的是什么事,让我们明白什么道理,教师出示教材中的插图,根据板书,(牛伯伯 浅 小松鼠 深 妈妈 试一试 )学生根据画面,关键词练习复述。如:《狐假虎威》我引导学生思考:老虎知道自己上了狐狸的当,心里很恼火。几天后,老虎又碰上了狐狸,结果会怎么样?让学生换位思考,训练口语在教学一些故事性较强的课文时,教师如果只是空洞地说教,往往收效不大,如果让学生换位思考,不但能激发学生“说”的极大兴趣,还激发了他们的创造力和想像力,而且使学生受到深刻的教育。 五、在口语交际中训练学生的说话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