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拳陈式81式和83式有什么区别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5 15:15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1 18:54
我试着给您回答一下了~现在流传的陈氏太极拳一路有马虹老师的83式,陈家沟的83式和洪均生在陈发科传授的老架基础上把实战招法加入套路改编成的81式。洪老师的大弟子何淑淦老师对其风格特点有如下描述:
它与原来陈式太极拳老架在练法上有了很大区别, 独具风格,学练这套拳法的已成千上万,形成一个流派。当然,这套拳法是在陈发科师祖传授的基础上, 洪老师经过三十年的钻研,试验改编而成的, 无处不体现陈式太极拳的基本原理,招式名称基本没有变动, 但每个招式的练法和作用与原来大不相同。试以第一金刚捣碓为例,两者加以对照,就能体察出它们的区别。
原来第一金刚捣碓练法如下:(预备式略)第一动作:双手两掌相对,相距一肩宽,平举向前,高低与肩齐。同时身下蹲,成小正马步,目视正前方。第二动作: 身右转45度,胸对右前斜角;同时双手始终保持一小臂距离, 右手逆缠,左手顺缠向右划上弧线,至右肩右后方半尺许停住; 同时眼随手运,注视左手;与身动同时,右脚以脚跟为轴外摆45度, 重心移于右腿,下蹲,使右股平行于地面;同时左脚经右脚内侧以左脚根里侧贴地走内弧线向左前方伸出, 左膝略屈,左脚尖落地,指向右前斜角,两足距离两肩半至三肩宽,成左大扑步。第三动作: 身体保持原高度向左转45度,稍前移,胸对正前方;左手逆缠, 走下弧线停于胸前半尺许,手心对右后下斜角,中指指向右前上斜角; 同时右手顺缠亦走下弧线停于胸右侧,手心朝前,中指指向右下斜角; 眼随手运,视左手中指尖;身转同时,左脚尖外摆,指向正前方, 左膝弓住,大股平行地面,小腿垂直地面;右脚不动,右膝随身稍前移,微屈,成左弓步。第四动作: 身左转约15度,胸仍对正前方;眼随手运,转视正前方; 身转同时左手继续逆缠走下弧线向正前方领至胸前尺许,手心向下, 中指指向右方;同时右手顺缠,运行时过渡中中指下指,亦走下弧线向前贴左手下合住, 掌心对向后上斜角,中指指向左上斜角,双手成十字状。 左脚不动,左膝稍微前移;右脚随身左转提起,走内弧线贴左脚内侧迈向右前斜角尺余,脚尖点地停住,成右前虚步。第五动作: 身右转约30度,胸略向右斜角;眼仍平视正前方;左手走顺缠落至脐部, 手心向上,中指指向右方;右手变拳走顺缠向上运至眼齐,与眼部相距半尺许,拳心朝上,拳眼对正前方;左腿不动;右膝上提,与裆平,足尖下扣,指向前下角成左独立步。第六动作: 身左转约15度,保持原高度不变,胸对向正前方;眼仍平视正前方; 左手不动;右拳随身左转下落左掌心,拳心朝上,拳眼对正前方; 左腿不动;右脚随身左转同时下落于地,两足距离一肩宽,成小正马步。第七动作: 左手不动,右拳顺缠从掌心抬起至眼齐,余同第五动作。第八动作: 同第六动作,唯拳下落左掌心时击掌发声,同时右脚下落配合右拳震地发声, 同时逆式呼吸以鼻呼气发出“哼”声,小腹略突, 气沉丹田,周身放松。(亦可出右拳时,右膝提起平裆,左脚亦随之抬起,双脚先左后右落地,右拳击左掌时,右脚震地出声。)
洪师改练法如下:
第一动作: 眼平视正前方,身略左转,胸向正前方,两腿随身左转下蹲, 松裆屈膝成小正马步;同时右肘不离肋右手顺缠走内弧线转到胸前斜对心口窝, 手心侧向左后上斜角,中指指向左前上斜角;同时左手逆缠走外弧线转至颏前尺许,左肘松垂,手心侧向右后下斜角,中指指向右前上斜角。
第二动作: 眼仍视正前方;身略右转约15度,胸略偏向右斜角;右腿走顺缠, 弓膝松裆塌劲以脚跟为轴,右足尖外摆45度;同时左腿走逆缠以左脚尖为轴, 左脚根向左后斜角旋转约45度,成右小盘步;随身右转同时, 右手变逆缠,中指上领以手领肘走小外右上弧线上转至与心口齐,与口距离约4寸许,手心侧向左前下斜角,中指指向正前上斜角; 左手同时变顺缠在原处松肩沉肘塌腕下塌外碾,手心侧向右后上斜角,中指指向左前上斜角,两手距离一小臂宽。
第三动作: 眼视方向不变,身继续右转30—40度,胸对向右前斜角; 右腿仍顺缠,弓膝略下蹲;左腿逆缠提膝出步,经右脚里侧勾起脚尖, 以脚根里侧贴地走内弧线向左前斜角擦出,与右脚约两肩半距离, 成大左扑步;身转同时右手仍逆缠走外右上弧线向右上转出,高与眼齐, 距眼尺许,手心侧向右前下斜角,中指指向左前上斜角;左手同时顺缠走右上弧线与右手始终保持一小臂距离转至右前斜角, 高与鼻齐,手心侧向右后上斜角,中指指向左前上斜角。
第四动作: 眼方向不变;身左转约30度,胸仍对右前斜角;右腿变逆缠, 膝屈略垂稍前移;左腿变顺缠,屈膝略弓塌裆落下脚尖,指向正前方, 成大左侧马步;身转同时右手变顺缠,松肩沉肘,下塌外碾走下前弧线, 转至脐右前一尺二寸左右,手心侧向左前上斜角,中指指向右前上斜角; 同时左手变逆缠,以腕为轴,沉肘走内下弧线下转至胸前, 距心口半尺许,手心侧向右后下斜角,中指指向右前上斜角;两手始终保持一小臂距离。
第五动作:眼方向不变;身继续左转约30度,胸略偏向左前斜角;左腿仍顺缠, 塌裆屈膝,以左脚根为轴,略向左前方外摆脚尖;右脚仍逆缠, 提膝,右脚经左脚向右前方尺许平掌落地,足尖指正前方,成右前虚步; 同时左手仍逆缠走下前弧线上领转至颏前六寸许,手心侧向右前下斜角,中指指向右后上斜角;同时右手仍顺缠,肘贴右肋,以肘推手走里上弧线, 中指上领转至左掌外下侧,两腕相交,成斜十字形,手心侧向左后上斜角,中指指向左前上斜角。
第六动作: 眼仍平视正前方;身略右转约35度,胸仍向正前方;身转同时左腿变逆缠,屈膝塌裆,左脚尖随身右转内扣,指向正前方;右腿同时变顺缠,提膝走内上弧线上顶到裆部,右脚掌始终平行地面,不翘垂脚尖, 成左独立步;同时左手便顺缠,松肩沉肘走内弧线转至中脘前, 手心侧向右后上斜角,中指指向右前上斜角;同时右手仍顺缠, 沉肘,以小指领劲依次旋转握拳,经左手腕外上侧旋转上领至左掌心上方半尺许,拳心侧向右后上斜角,拳眼对向右前上斜角。
第七动作: 眼法不变平视正前方;身略左转约20度,胸仍对正前方; 左腿变顺缠,左脚不动;右腿变逆缠,右脚走下里右弧线落于左脚右侧一肩宽距离成小正马步, 落脚也可配合右拳下击左掌心发劲出声, 周身松沉;随身左转同时左手继续顺缠从中脘部转落至脐前,即变小逆缠, 掌心略侧后上斜角,中指略指向右前上斜角;右拳同时变逆缠下转以拳之外侧小指、 无名指根节贴(或击)于左掌心上,即变小顺缠,拳心侧向正后上斜角,拳眼对向正前上斜角。
以上是第一金刚捣碓两种不同练法, 所有各式皆是如此,不能一一赘述。 从第一式可以看出,洪老师修改的每一动作的细密和用意,由于篇幅所限, 我不能对两种练法的技击作用展开详细陈述。但修改的练法本着“怎样用就怎样练” 的原则,每一动作都体现着巧妙的技击作用, 行家里手两相一对照,就会发现修改的练法设计的精巧,比原练法细密得多了。 这是洪老师积半生心血在师祖传授的基础上又吸收其他拳种精华进行的新的发展和创造,也是他武学思想的综合体现。
由于练法不同, 修改的拳法形成了自己的风格和气韵,即精巧轻灵,宛转含蓄, 缜密缠绵,自然雍容,外示*之秀,内含金刚之坚;不着意于大开大合, 奔腾雄壮,特点是攻于细密。这是风格上与原练法的区别之处。 有人说:“洪老师新编套路“架子小巧,细致有余,开展不足。 ”似乎这是说的此套拳的风格,然而这只是看到表面,实际老师要求学者“先求开展, 后求缜密”,循序渐进,由大而小,由粗而细, 层层深入,逐步达到“无过不及”。因而“小巧”不是它的特点, “精巧、细密”才是它的特点。从第一式两种练法的对照中即可察觉其特点的不同处,前者开展大,雄浑威武;后者开展较小而适度,精巧而轻灵, 要求动作“无过不及”。因新、老练法每个动作的走势不同、 作用不同,是以风格特点不同。它决不是练原套路走偏、走错或没学会原套路妄加篡改, 也不是对原招式动作的妄加增减,而是根据陈式太极拳的基本原理和规律对原来正确练法的有机提炼, 加工、改造。 称为洪式太极拳,既由于它具备了自己的风格特点,也便于学者区分这套太极拳与原来练法之不同。
这套拳法之所以称为洪式太极拳, 还在于洪均生老师是创造性发展太极拳理法的一代宗师, 把太极拳理论技法提到一个新的高度,给太极拳研习者指明了探索方向, 澄清了一些糊涂认识,纠正了一些不正确的技法。例如:
1、关于太极拳的眼法,以往都是“眼随手运”,他从实用需要,认为应根据着法作用, 以假设对手所在方向为的,改为“专注固定目标(对方)”,并以对方双目为准。因眼是指挥,可注意对方的变化。老师曾说: “平视对方眼际,既生威力,注意对方变化,又能保持自己平衡, 显示外柔而内刚。”他还提出眼法亦有顺、逆之分;目视的方向与身法步法一致者为顺, 目视方向与身部旋转和手法变化过程中的方向相反者为逆。 眼法亦有虚实之分,目专注一点者为顾,为实;目光专注一点之外而在视野之内者为盼, 为虚。这是洪师对太极拳眼法运用的新创技法。
2、关于身法:他根据“腰如车轴”、“立如平准”的原则,提出太极拳要做到随遇平衡, 即不论式子如何变化,自己重心必须保持在全身的相对中心位置。 步法不变,会阴穴不作位移,身腰只能左右旋转, 不能前后左右摇摆。重心的位移只随步法的变换而移动。这是过去太极拳理法未曾阐述的。纠正了“重心全部移于某腿”的错误练法。并提出腰只有自转,没有公转,要做到“以腰为轴”的立体螺旋运动,腰转动幅度要大,但有一定极限,而两肩前后转动幅度要小。
3、关于步法,他首次明确了腿部的顺逆缠丝运动方法。指出在长强穴(尾骨) 微微外翻,裆部开圆的条件下,腿部运行随身法左右旋转而分顺逆; 且在一般情况下,左右腿的顺逆缠丝总是同时进行的。身右转, 右腿顺缠,自右大腿内侧上端向外旋转下绕至足踵;同时左腿逆缠, 自足跟外侧向里旋转上绕至左大腿内侧上端。身左转反之。并指出两腿顺逆缠丝时,两膝鹤顶穴按足尖方向一提一落,顺缠上提,逆缠下落, 绝不许左右摆动。如此才能保证两腿的缠丝运动。这是过
去教练太极拳时在理法上从未阐明的问题。
4、在手法上,关于公转、自转,公转的正旋、反旋是他首次提出来的; 自转的顺逆走向是他作了正确而细致的阐述。关于公转、自转的提法最早始于1950年春节期间教我划圈之时。正月初十前后的一天,在我家客厅教我划圈, 当时家父和教我经书的张慕尧老先生在场,原来正旋圈叫外缠圈,反旋圈叫里缠圈(到北京后,师祖仍是这种叫法)也没有公转、 自转之称。我初学划圈,小臂往往忘了自转,或自转快慢不一。 老师为了说明手划圈时小臂要作顺逆缠丝的运动,看到条几
上的地球仪, 若有所悟,给我解释说:“双手划圈,就象地球围绕太阳旋转, 手运行的轨迹是公转;而手与小臂在轨道上运行时还要分顺逆方向不停地旋转, 这种旋转好比地球的自转。手与小臂的自转的度数要同划圈的公转度数恰当地配合好, 这样就顺随了。划圈始终肘尖下垂。 ”张先生说:“你老师这种比喻很秒。”洪师说:“今后用这种比喻来说明怎样划圈,就容易理解了。”此后,“公转”、“自转”的叫法就逐渐传开。 “正旋”、“反旋”的名称,大概始于1956年以
后。 记得1958年暑假我回济南,老师曾说:“我觉得外缠圈、里缠圈的叫法不科学, 里缠就是逆缠,外缠就是顺缠。外缠圈中实际包涵着小臂的顺缠和逆缠, 差不多各走一半;里缠圈也是如此。不如叫做正旋圈和反旋圈恰当。”关于手的运行,他明确提出,出手时,手领肘,肘领肩转出; 收手时,肩领肘,肘领手收回,所谓“出手不出肘,收肘不收手。”以前没人明确提出这一技法。
5、关于“双重”问题,他作了正确的解释,指出“双重”之病是“前手前足同实”,纠正了某些人释双重为“两足同实”的错误。
至于许多细节上的修改和技法上的创新不能一一详述, 仅以上几点就足以说明洪师对太极拳理法发展上的贡献。 他这些理法已被广泛传播,且为不少拳种所吸收,可见其影响之深远。
太极拳陈式81式和83式有什么区别
它与原来陈式太极拳老架在练法上有了很大区别, 独具风格,学练这套拳法的已成千上万,形成一个流派。当然,这套拳法是在陈发科师祖传授的基础上, 洪老师经过三十年的钻研,试验改编而成的, 无处不体现陈式太极拳的基本原理,招式名称基本没有变动, 但每个招式的练法和作用与原来大不相同。试以第一金刚捣碓为例,...
有谁知道陈氏81式太极拳名称?
81式是洪均生先生所传的拳架,是在陈式83式的基础上进行了一点修改而成的。1、金刚捣碓 2、拦擦衣 3、六封四闭 4、单 鞭 5、左转身捣碓 6、白鹤亮翅 7、搂膝拗步 8、初 收 9、斜行拗步 10、再 收 11、前堂拗步 12、掩手肱捶 13、右转身捣碓 14、十字手 15、庇身捶 16、背折靠...
陈式太极拳标准壹路81式内容简介
陈式洪派太极壹路81式集攻防于一体,攻中有防,化中有打,引中有进,阴阳相济。每一招每一式,都凝聚了陈式洪派太极拳的精髓,是该流派最具代表性的套路。在拳法中,陈式洪派太极壹路81式强调以柔克刚,以静制动,以慢制快。通过动作的连贯流畅,呼吸的深长均匀,以及身体的自然协调,达到内外...
陈氏38式太极拳图谱(老式一路的)~~急求
81式是洪均生先生所传的拳架,是在陈式83式的基础上进行了一点修改而成的。1、金刚捣碓 2、拦擦衣 3、六封四闭 4、单 鞭 5、左转身捣碓 6、白鹤亮翅 7、搂膝拗步 8、初 收 9、斜行拗步 10、再 收 11、前堂拗步 12、掩手肱捶 13、右转身捣碓 14、十字手 15、庇身捶 16、背折靠...
陈氏洪派太极拳81式练一趟多长时间
演练一趟需要6分29秒。把太极拳名称直接输入网页搜索栏中,打开就能看到洪武亲自演练的无伴奏音乐的视频。
陈式太极拳老架一路没有72式的?
陈式太极拳老架一路是74招,这是目前陈家沟传授的,由于其中有不少招是重复的,所以有精减的空间。其实多少招并不重要,多几招少几招是一样的,关键是动作到位,会走劲。太极的基本原理都是一样的,不管是什么太极。练太极拳不是为了练招,而是通过练招式掌握太极的基本原理。太极拳是意气运动,习...
陈氏太极拳一路81式打一遍一般要多长时间?
太极拳健身是一种整体的锻炼,不能简单地从量上来衡量,更应当看“质”。要领正确每天练20分钟,比要领不对每天练一个小时效果要好。另外,还跟你在锻炼时间内的密度、强度有关系,你是在一小时内不停地打拳,一遍一遍来,还是有间隔、有不同形式的交替进行,都不一样。如果时间充裕,可以合理科学...
陈式太极拳实用拳法81式有多少个动作
81个拳式,如果实战技撃的话就变换无无穷了!
陈氏83式太极拳新架一路招式的名称?
雀地龙 第37式 击地捶 第78式 上步七星 第38式 翻身二起脚 第79式 退步跨虎 第39式 兽头式 第80式 转身双摆莲 第40式 旋风脚 第81式 当头炮 第41式 蹬一跟 第82式 金刚捣碓 第83式 收势
81式太极拳拳谱顺口溜
洪传陈式太极拳81式名称(顺口溜)及定势后的眼法和胸部的方向 顺序 式 名 眼法 胸向 顺口溜 1、金刚捣碓 南 南 2、拦擦衣 西南 南 3、六封四闭 西南 西南 4、单 鞭 东南 南 5、左转身捣碓 正前 东 6、白鹤亮翅 左前 东 7、搂膝拗步 正前 东 金衣六鞭捣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