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勇与《放牧》与写作金律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3-08-20 09:23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1-30 00:21
比起济南,青海距离我们敦煌很近。
可,这样近的地方,却一直没有机会去看。
那水天一色的茶卡盐湖,那如同泼了十万桶黄金的门源油菜花,那古老神秘的藏传佛教圣地塔尔寺,只能在想象中,一遍遍回味。
(一)
不过,在敦煌的西边,有一座美丽的小镇,是七里镇。因距离敦煌城七公里而得名。此地街道宽敞干净,绿化也好。极具石油特色。在敦煌的大街上,街灯是飞天提灯造型。而,这个小镇,街灯则是像一朵盛开的花一般。小镇的中心,有一个挺大的广场,叫石油广场。广场中心,有一座雕塑,材质是钢材,貌似火炬的样子。这座小镇是青海石油人的生活基地。
之所以提到这座小镇,是因为在这座小镇上,有一个青海石油局作家蒲勇。今天受邀来敦煌图书馆分享小说创作心得。
也正好有闲暇,就去听了。想着,不管怎样,多听多看总会有收获吧。
那是一个中等身材的男子,稳重,儒雅。大约四十多岁。即便是分享会上,他是中心。他也穿着很朴素,宛如青海般真实。
这次分享,主要介绍他最近出版的新书《放牧》,是中短篇小说合集。只看书名,不知道的还以为是新疆的李娟写的。其实,和放牧没有一点关系。浪漫一点来解读,就是放牧心灵或放牧文字。
我们说,人如其文。在作家的文字中,其实都有作家的影子。在这本书中,也是。作者主要的素材来源,就是生活在周围的人。或者写采油工人的喜乐或者写人到中年的爱情困惑。
在长达两个小时的发言中,蒲勇主要讲了小说创作的一些经验与方法。
我总结了一下,主要有以下五点:
第一,写日记,随时记录。
其实,这也是我们常说的手勤。写作就是积累的过程,没有素材,就没有东西可写。就如同“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一般。
第二,善于观察,对世界保持好奇,并把自己的思考记录下来。
他举例说,他下班路上,经过街心花园,总会碰到一个孤独的老人,他总是会思考这个老人经历了怎样的人生。
从一个人的身上,提炼出这群人的生活状态。写生活,但,不照抄生活。
第三,行走。他似乎特别强调这一点。
一个作家,只局限在自己生活的小城或小镇,不走出去看看更广阔的世界,作品似乎都欠缺一种豪迈。
和我们通常说的,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的意思一样。当你看过世界了,你才能评判这个世界。
第四,是多看电影多读书。
其实,这也是一个输入的过程。一个人的生活经验毕竟有限,你不可能经历各种人生。可,电影或书籍,就可以。这也是一个丰富自己心灵的过程。
写小说,中短篇小说,也需要有矛盾,有情节,有转折。否则,一眼能看到结局,这样的作品没有人喜欢。
第五,仿写。
他举例说,很多文学大家文学创作初期,都是从仿写开始。比如,冰心,金庸等名家,最初写作都是仿写。
总之,蛮有收获。或许,不同的人听到的东西也不一样。我感觉,他读了不少书,谈起别人的作品,滔滔不绝。
从我开始写作,到现在也有很多年了。其实,这么多年,也听了很多名家的各种分享与讲座。
大致归类,不外乎一条,多读多写。大道至简,这是写作金律,这也是写作不二法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