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求生生世世,但求生死与共!——评《梁祝》爱情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3-08-24 04:36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9-01 08:09
在狂风的呼啸声中,萦来绕去的,是垂柳缥缈的长发,几乎环抱了整座坟茔。
顶着风,捶着地,喊着嗓,女子的眼泪早已哭干。但她的眼眶瞬间明亮,因为看到了一张最熟悉最亲近的面孔,一个同样穿着红色礼服的身影,在裂开的坟茔中站了起来,向她递来了笑容,伸出了双手。
不是幻觉,也不是做梦。
因为那砰砰的心跳声还清晰可辨,那咧着嘴傻笑的样子还触手可及。
没有所谓的痴心妄想,只有眼前的真心真爱。女子毫不犹豫递过了双手,两人紧紧相拥含笑。一段至真至纯的爱,仿佛被真神伸出的援手搭救。
哪怕不能以人身度过一生一世,变作蝴蝶、生死与共,也心甘情愿!
这,就是家喻户晓、人尽皆知的我国民间四大爱情传说之一——梁山伯与祝英台。
1.
这段爱情,因沉默而深厚,也因深厚而沉默。
祝英台,一个男扮女装的俏佳女,怀揣求学、闯荡的女儿梦;
梁山伯,一个谦卑礼让的男子汉,捧着求知、求智的男儿心。
同窗三载,两个英气风发的灵魂日夜碰撞,两颗小巧玲珑的心日渐靠拢。
相守共度一千多个日夜,纯洁无暇的兄弟情已渐渐转化为长相厮守之梦。
怎料, 门当户对 四字像一阵惊雷,“哗啦”一声,把这段真真切切的爱情劈成了两半。执着又悲壮的爱被封在了坟茔里,悲惨又心痛的回音却留在了大地上,留在了那对化蝶而飞的灵魂中。
这段传说,不是相互殉情的千年标本,而是长生不老的两心永恒。
2.
这样执着又悲惨的爱情,古*载和民间流传中不止一段,有化蝶相守的梁祝,也有 “举身赴清池,自挂东南枝” 的 焦仲卿、刘兰芝, 一桩桩本应口耳相传的佳话,然而却因种种束缚与阻拦,致使有情有义的两个人双双殉情而死。
有人说,这都是历史典故的传说了,有真有假,假假真真,我们要感动的是这段真情,这两颗真挚相爱的心,至于结局嘛,就当成残缺的圆月即可,不必过度感伤。
有人说,这都是封建历史的弊端造的孽,过去的人在婚姻大事上过度讲究门当户对,是父母之命与媒妁之言的作用,*一段段本应*的爱情,落得凄惨的下场。
也有人说,时代在变,人心也在变,过去的事情就不要再埋怨历史,现代人就大不相同了,崇尚恋爱自由、婚配自由,只要记住这些曾经凄美的爱情故事就行了,当代的爱情不再受外界*。
在我看来,封建社会中的爱情,因制度作用的确吃尽了苦头,可《水浒传》中的燕青与李师师,《卧薪尝胆》里的西施与范蠡,那些为爱执着奋不顾身的鲜活案例,也因足够的勇气、逐爱的毅力而出尽了风头。
就像一批批为了到达终点而勇往直前,挑战重重障碍的马拉松健儿们,甘愿把最强悍的毅力付之于爱情,付之于真心,付之于万众瞩目。
3.
与古代爱情相对应的是现代,现代社会的确崇尚自由恋爱,父母媒妁几乎已经无法发挥多大的作用,可现代社会中的爱情就完全不再受外界*吗?答案也许是肯定,但切莫忽视还有一种力量可能会左右,那就是内在。
从梅兰芳与孟小冬,到赵薇与王励勤,再到章子怡与撒贝宁,这每一对看似都不再受“门当户对”四字的任何作用,因为他们双方各有本领、各有前途、各自面对不一样的风景,也完全摆脱了封建社会中男尊女卑的枷锁,可他们最终却都没有牵着手走到尽头。实际上,他们的确没有受到外界言论多大的影响,所受作用的,只是心中那杆微微产生倾斜的天平。
不善于总结过去,势必会重蹈覆辙。
感受着凄美的爱情传说,不应该徒留悲伤,而应看透导致悲剧的根本原因,学会将自己带入其中做换位思考,结合自身与现代实际进行总结与靠拢,学会让自己的爱情避免重蹈覆辙,从而凭借一腔热血与真心,收获本属于自己的、注定拥抱幸福的爱情。
想到这里,我安然一笑,心想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来世之魂,现在一定也怀有跟我一样的想法,在某一城市,或某座山村、某个角落里找到了归宿,乐滋滋安度着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