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5 14:10
我来回答
共3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08 16:21
我国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感召着一辈又一辈的中国人。小学语文课程则在传统文化的传播中起着基础性的教育作用。通过语文课程中的汉字、古诗词、历史典故以及写作等环节的教学,可以使小学生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为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扬打下坚实的基础。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渗透中华传统文化我们可以做好以下几点:
一、挖掘好教材内容
小学语文课文,无一不是经过教育专家和语言学家精挑细选,极具美感和浓厚人文思想的,不乏像《孔子拜师》《孔融让梨》等经典故事。在教学的过程中,如果能够以课堂教学为载体,强化中华传统文化的教育和普及,让说教和课本的生动事例结合起来,丰富起来。那么潜移默化之间,小学生就会对中华传统文化有一个更为深入的认识和学习。如在进行《孔子拜师》一文授课的时候,把探究教材的内涵作为教学的内容来进行授课,使学生了解古人是怎么拜师的,为什么要这样尊重老师,把中华民族历来尊师重教,孔子成就儒家大师并实施仁政的人文关怀思想传播给学生。讲解的时候辅助一些类似且有趣的故事,让小学生有直观的认识。这样学生既学习了课本知识,完成了教学任务,同时又感受了我国优良文化礼仪传统的熏陶,德才并重,可谓一举两得。
二、利用活动,培养兴趣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阐明了实践对于知识学习的重要性。在小学语文的传统文化教育中,同样需要进行实践活动。只有积极开展以语文课程为载体的传统文化教育活动,才能让小学生在生活实践中进一步理解传统文化的魅力。比如每逢民族传统节日,教师可以为学生布置语文实践作业,让学生参与到当地的传统节日活动中去,观看一些风俗活动,例如了解端午节吃粽子的习俗,或者是探究春节的由来等,也可以去欣赏一些传统的民间艺术如皮影戏、塑泥人等等,然后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见闻写一篇传统文化体会,分享自己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和感受。有条件的学校还可以组织学生制作一些简单的传统的艺术品,例如陶瓷、剪纸等工艺,让学生切实参与到传统文化中去,在实践中学习传统文化。通过这样的实践形式,学生对传统文化会产生很高的热情,对民族文化的理解也会更深刻。
三、加强书法教学
书法代表了我国特有的艺术品位和意境化的审美乐趣。对学生进行书法熏陶,可以开阔学生视野,积累更加丰富的知识,锻炼智力,培养心性陶冶情操,提高对美感的辨识。尤其是在电脑普及应用的当下,提笔忘字的现象屡见不鲜。在教学中要鼓励学生体会汉字和书法的优美之处。因此,在课堂教学实践中,普及书法知识,培养书法技能也尤为重要,不容忽视。
加强传统文化教育,既是社会现实的需要,也是实现基础教育目标的需要。只有将优秀传统文化精神的精髓融入到教学中去,才能有效提高小学生的道德品质和人文素养,从而为中华民族文化的传承贡献自己的绵薄之力。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08 16:22
一、深入挖掘教材,感受传统文化精髓
二、营造课堂文化氛围,接受传统文化熏陶
教师一定要树立语文课堂是弘扬传统文化主阵地的思想观念
三、利用传统节日,弘扬汉民族文化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08 16:22
我个人觉得,诗词、三字经、就能很好的带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