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花园二 9.10.百花园二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3-08-10 17:06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2-23 03:22
9.西风胡杨
一、学习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2、3、4自然段中的一段。
2、读懂课文内容,了解课文中介绍的胡杨的特点,体会作者对胡杨的热爱、赞扬之情。 3、理解句子的意思,体会作者对胡杨命运的同情关注。 4、学习课文中的生字和新词。
二、学习重点、难点
1、读懂课文内容,了解课文中介绍的胡杨的特点,体会作者对胡杨的热爱、赞扬之情。 2、理解句子的意思,体会作者对胡杨命运的同情关注。
预习课
一、词语积累。
1.我会读词语,并能圈出生字。
坚韧 炙热 摧肝裂胆 不朽 身躯 滋润 蒸熬 人类 饱食终日 围垦 祈求 怜悯 2.我会将词语写得工整美观。
坚韧 炙热 滋润
蒸熬 摧肝裂胆
(2—3组)
4.我能用“坚韧、怜悯、饱食终日”各说一句话。
二、初读课文。
1.默读课文,思考:西风胡杨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通过读文,你体会到了西风胡杨的哪些特点?摘抄重点词语来概括。
2.找出文中让你感动的句子,标画出来,并写上自己的一些感想。
3.搜集有关于胡杨的资料及图片,互相交流。
导学过程
三、预习检测。
四、精读课文,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一)理解胡杨是一种怎样的树。
1.快速阅读课文,找出直接描写胡杨是一种怎样的树的有关段落。 (1)从第一自然段体会到胡杨是一种怎样的树。 (2)朗读二、三、四自然段。 思考:作者是从哪几方面赞颂胡杨的? 2.感受胡杨的特点,抓重点词句圈划理解。 (1)胡杨的坚韧: (2)胡杨的无私: (3)胡杨的悲壮:
3.二、三、四自然段的结构方式是什么? 4.有感情地朗读二、三、四自然段。
(二)理解胡杨的过去和现在。
1.指名朗读5、6自然段。 2.小组讨论交流:
(1)胡杨的过去怎样?现在怎样? (2)作者为什么而担心? 3.师点拨,引导学生理解: 胡杨也有哭的时候„„
4.有感情地朗读5、6自然段,体会作者对胡杨命运的同情、关注。
(三)理解我的希望和信心
1.自由朗读,思考:我祈求什么?我坚信什么? 2.小组内讨论交流。
3.齐读第8自然段,交流:这段话表达了作者的什么愿望,感受课题“西风胡杨”的含义。
五、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要求:读出作者对胡杨深情的爱,对胡杨品格的赞美,对胡杨命运的同情,对环境保护事业的关注。
六、拓展延伸。
本文作者运用借物寓人的方法,借胡杨这种沙漠神树的秉性来抒发人生的体验。你能仿照课文的写作方法写写你喜欢的一种植物吗?试试看。
反馈检测
七、根据拼音写词语。
jiān rèn zhēng'áo xī yù ( ) ( ) ( ) cuì gān liè dǎn zhì rè zī rùn ( ) ( ) ( )
八、辨字组词。
逝( )摧( )垦( ) 折( )催( )恳( ) 裂( )朽( )祈( ) 烈( )亏( )祁( )
九、根据意思写词语。
1.布满天空,盖住大地,形容来势猛烈,到处都是。( ) 2.整天吃饱了饭,什么事也不干,形容人无所事事。( ) 3.形容伤势很重。( )
4.稍微一放松就消失了。( ) 5.泛指时间的一切生灵。( )
十、修改病句。
用修改符号在原句修改。
1.受干旱的影响,云南和贵州部分地区的树木大概差不多都枯萎了。 2.胡杨,是我平生所见最悲壮的。 3.我们漫步在郊外的航道上。 4.他那和善的眼睛里射出慈爱的光亮。
10.我家门前的海
一、学习目标:
1、学习本课要求认识的“怯、藻、驰、骏、愈”5个生字。
2、初步阅读课文,把握课文主要内容。
二、学习重点:
读通课文,认准生字,了解主要内容。
学习难点:
理解部分难理解的词语。
预习课
一、词语积累。
1.我会读,并能圈出生字。
安恬 羞怯 涟漪 惺忪 密匝匝 海藻 芭蕉 应接不暇 硕大 荒芜 飞驰 骏马 愈来愈 2.我会将词语写得工整美观。
羞怯 海藻 骏马
3.我能用“安恬、应接不暇、羞怯”各说一句话。 二、初读课文。
1.默读课文,自主解疑,组内交流解疑。
提示:在不理解的地方画“?”,解决一个问题,就在“?”旁边画“√”。 2.自读课文,思考:在“我”眼中“我家门前的海”是怎样的?为什么是这些样子?
导学过程
三、预习检测。
四、自主研读课文,感受家门前的海的神奇魅力。
1.本文用的最多的写法是什么?体会本文的语言表达特点。
提示:在渔家孩子的眼里,大海像 ,像 ,像 。
2.默读课文,想一想:作者是怎样写出海是多变的脸、牧场和画的?字里行间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3.有感情地朗读,读出大海的感情丰富,渔家孩子对大海深沉的爱。 4.想象一下,作者眼中的海还会是什么?小组交流。
五、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作者与大海的深厚感情。 六、拓展延伸。
想象一下,作者眼中的海还会是什么样的?
反馈检测
七、辨字组词。
藻( )驰( )骏( ) 澡( )弛( )俊( ) 八、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词语。
( )的眼睛 ( )的面纱 ( )的弧纹 ( )的浪花 ( )的爱 ( )的目光
九、选择恰当的词画“√”。
(1)这条小路一直(延伸 延长)到村子的尽头。 (2)阳光下,老人的目光显得特别(慈祥 慈爱)。 (3)妈妈对我很(温柔 温顺)。 (4)李丽有(丰富 丰盛)的思想感情。
十、请你在例句后面接写两句。
当.我.拎着篮子赶潮,当.我.捧着贝壳在湿漉漉的潮印上寻觅记忆,我 ,当我 。
当
语文百花园二
一、学习目标:
知识与能力
1、温故知新——生动的景物描写。 2、学习写拟人句。
3、阅读平台——《七月的天山》 4、积少成多——阅读并背诵楹联。 5、语文大课堂——写倡议书 6、习作——写一次浏览经历。 过程与方法
激发阅读兴趣,进行口语交际,通过练笔,提高应用语言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增强做文明公民的意识。
二、学习重难点:
1、交流、总结本单元的阅读收获。 2、写倡议书。
预习课
一、读一读,想想下面句子是怎样把景物写得生动形象的。
1.当风提着裙子姗姗走来,安恬的海面顿时泛起密匝匝的弧纹,就像是老奶奶皱巴巴的脸。
2.海浑身抖动,一边跳,一边吼,那扬起的雪白的浪花,多像是发脾气的爷爷翘起的白胡须.....
二、仿照例句,把句子里画线的部分改写得更生动些。 例:春天来了!春风轻轻地吹拂着柳树柔软的枝条。
太阳热辣辣地炙烤着大地。花园里的花朵都低垂下去。一只大黄狗趴在大树阴下,吐出舌头,直喘粗气。
三、读读丫丫和宁宁的阅读笔记,想想你受到什么启发。
导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新课。 二、“温故知新”栏目的学习。
1、读读书上的这三句话,想想它们在表达上有什么共同点。
2、看,学习小伙伴已迫不及待的说出了我们的发现,快读读“泡泡框”的话。 3、学以致用,你也能把景物描写的生动、形象。读读练习题的要求。 4、学生开动脑筋,大胆想象,完成练习。 5、通过读的形式交流自己的仿写。 三、“拓展与交流”栏目的学习。
1、一个单元学习之后,可以通过什么形式交流彼此的阅读收获呢?看,这是“丫丫”和“宁宁”和我们的书面交流。
2、对,我们读到的是“阅读笔记”,从内容看,丫丫阅读中更多地感悟了一些阅读方法,宁宁注重了文章的写作技巧,这些对我们的读写能力提高都是非常有帮助的。所以说,用心阅读,你会从中汲取很多有用的东西。
3、想一想,在前四课阅读中,你的收获是什么。可以说,可以写。写的形式多样,可以摘录,可以仿照样子学写阅读笔记。 四、“阅读平台”栏目的学习。
1、阅读《七月的天山》,理清文章的层次。 2、学生交流,教师板书。 七月的天山
(第1自然段)七月的新疆,最理想的是骑马上天山。 (第2~4自然段)气候。 进入天山:
景物:蓝天、雪峰、云彩、雪水、溪水、鱼儿。 再往里走:密林。 走进开山深处:花。
七月的天山不是春天,却胜似春天。 五、“积少成多”栏目。 六、作业布置。
1、阅读“语文大课堂”,按要求自主成组,确定调查内容。 2、背诵书上楹联。 3、学生分组展开调查活动。 4、选用课时作业设计。
第二课时
一、学习倡议书
(一)课前组织开展活动。 (二)活动过程: 1、准备:
日常生活中,你是否见到一些不文明行为?这些行为对自身,对社会有哪些不良影响或危害?同学们组成调查小组,确定调查内容、地点、采访题目等,为调查做好准备。
2、调查:以小组为单位,在公共场所观察、记录人们的行为是否符合文明规范。各小组可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安排,选择以下的内容进行调查,也可以自己选择调查内容。 (1)在公共草坪附近观察人们是否遵守“不要践踏草地”或“不要穿越草地”的规定。 (2)在街头果皮箱附近,观察人们是否遵守“把废弃物投入果皮箱”的规范。 (3)在十字路口附近观察行人或车辆是否遵守“红灯停,绿灯行”的交通规则。 (4)调查小学生对《中小学生守则》和《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其中几条的遵守情况。 调查时要讲文明,懂礼貌,还要注意安全。 3、讨论:
对调查记录数据和内容进行汇总、整理和分析。 4、交流:
经过调查、采访,每个同学都会有很多感想和体会,写一份“争做文明公民”的倡议书。 (三)学写倡议书。
1、结合学生的调查数据,帮助学生归纳调查收获。
2、依据调查结果和分析,组织学生讨论:倡议书写给谁,写些什么内容? 3、读书上例文,明确格式。
(明确标题、称呼、正文、结尾、落款的位置和写法。) 二、习作练习。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二)回忆游览顺序,以此确定文章思路。 1、从阅读中感悟文章的序。
(1)同学们在以往的习作中,了解到文章亲言之有序。那这篇习作,如何达到这一点呢?同学们根据自己的阅读经验,谈谈自己的想法吧!
(2)在游览中,我们是移步换景,随着观察点的变化,映入眼帘的景物也在发生着变化。 (3)文章层次清楚明白,不是就符合了言之有序的要求了吗?
2、现在,我们细细地回忆一下,当时流游览顺序是怎样的,先后到了哪些景点?
3、讨论。如果一次浏览去了五六个景点是,在文章中是否需要一个不落地写出来?为什么? (三)学习抓住景物特点写。有以下几点建议: 1、描写景物的色彩。2、描写景物的形状。 (四)通过回忆,把握住景物的特点和写法。 (五)学生自主习作。 三、作业布置。 1、继续完成习作。 2、选用课时作业设计。
反馈检测
一、组词。
蜷( ) 锈( ) 炕( ) 刹( ) 辩( ) 倦( ) 绣( ) 抗( ) 杀( ) 辨( )
二、填上反义词,组成词语。
化( )为( ) ( )新( )旧 扬( )避( ) 出( )入( ) 由( )及( ) ( )应( )合 三( )两( ) ( )腔( )调 ( )( )转晴
三、填上适当的关联词。
1.妈妈( )自己省吃俭用,( )让孩子失学。
2.陈然烈士常常这么说:在敌人面前( )跪着生,( )跪着死。 3.( )我们取得了很大的成绩,( )不能自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