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3-08-12 17:37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2-14 04:50
MIM与塑料注射成型相似,但塑料注射成型时,由于有些塑料本身在顶出后会膨胀,而使实际模腔的尺寸与最终产品尺寸相对要缩小。而MIM模腔的大小则根据烧结收缩率要放大。放大的量则由固体粉末含量和烧结收缩率决定。另外烧结中变形是由粉末分布不均匀造成的。收缩和变形的存在要求粉末注射成形有比塑料注射成型更先进的模具设计,来减少过程中的缺点。且粘结剂种类不同也影响着模具的设计。MI M技术与塑料注射成型最大的不同点在于注射料的不同,塑料在注塑机内加热塑化后具有较高的流动性,而MIM原料的流动性较差,浇口的大小形状和位置对成形有很重要的影响。浇口设计不当会导致喷射、缩孔、焊缝线和其他缺陷。同时浇口对喂料进入模腔的速度和最终成形坯的密度有很大影响。中南大学粉末冶金国家重点实验室的蒋炳炎、许静静等,通过理论研究及试验分析得到MIM浇El 尺寸与注射料熔体注射成形性能的关系规律,发现浇口尺寸对金属粉末螺旋线流动长度的影响较大,且不成比例,浇口尺寸与螺旋线流动长度关系曲线( L-H曲线) 呈较明显的波浪形,相对注射压力变化时浇口尺寸对L-H曲线关系的影响而言,注射料熔体温度和注射速率的影响相对较小,波动方向一致且较平坦,曲线有微小的上升趋势,当浇口尺寸一定时,工艺参数对流动长度的影响规律与注塑成形工艺相同。 目前,金属粉末注射成形机多采用传统的热塑性塑料的注射机。由于金属粉末注射成形的原材料是不同密度的多相混合物,特别是在螺杆的熔融段,由于金属密度较大,用传统的往复式注塑机可能导致金属由于重力作用而沉积在底部,使注射成形坯的密度不均匀。在此基础上,由华南理工大学的瞿金平[13] 等发明出一种聚合物动态成形加工技术及设备。其原理是将电磁或电液引起的机械振动力场引入到聚合物注射成形加工过程中,达到快速均匀的混炼、塑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