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5 14:56
共5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7 04:45
孔子弟子多达三千人,其中贤人七十二,如下:
颜回 鲁国人,字子渊,小孔子三十岁,最为孔子钟爱,并一再褒奖之:“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十四岁拜孔子为师,终生师事之,是孔子最得意的门生。孔子对颜回称赞最多,赞其好学、仁人。历代文人学士对颜回推尊有加,以颜回配享孔子、祀以太牢,历代帝王封赠有加。
闵损 鲁国人,字子骞,小孔子十五岁。闵子以孝闻名,为二十四孝之一,孔子称赞说:“孝哉,闵子骞!人不间于其父母昆弟之言”。1074年,齐州太守李肃之在墓前建祠祭祀,由苏辙撰文、苏轼书写《齐州闵子祠记》的石碑,叙述了修建祠堂的经过。到明代,经历城人刘敕发集,捐资重修了闵子骞墓和祠,并在殿后修起了“讲学堂”的东西厢房“斋”和“芦花馆”。
冉雍 鲁国人,字仲弓,冉耕之宗族。少昊之裔,周文王之子曹叔振铎数传至冉离,世居“菏泽之阳”,人称“犁牛氏”,受儒教祭祀。
冉求 鲁国人,字子有,与以上二冉同族。通称“冉有”,尊称“冉子”,鲁国(今山东省菏泽市冉贤集)人。周文王第十子冉季载的嫡裔。春秋末年著名学者、孔子门徒。孔门七十二贤之一,受儒教祭祀。以政事见称。多才多艺,尤擅长理财,曾担任季氏宰臣。
仲由 国藉不详,字子路,小孔子九岁。“孔门十哲"之一,受儒教祭祀。仲由以政事见称,为人伉直,好勇力,跟随孔子周游列国,是孔门七十二贤之一。周敬王四十年(鲁哀公十五年),卫乱,父子争位,子路被蒯聩杀死,砍成肉泥。三月初三结缨遇难,葬于澶渊(今河南濮阳)。
宰予 字子我, 鲁国人。口才极好。因为白天打瞌睡,被孔子骂作“朽木不可雕,粪土之墙不可污”,于是闻名百代。孔丘很不喜欢这位巧舌如簧的门生,每拿话来艮他。宰予在齐国混了个临淄大夫的官,后来与田常作乱被夷族。孔子耻之。
端木赐 字子贡,卫国人。子贡在孔门十哲中以言语闻名,利口巧辞,善于雄辩,且有干济才,办事通达,曾任鲁国、卫国之相。他还善于经商之道,曾经经商于曹国、鲁国两国之间,富致千金,为孔子弟子中首富。“端木遗风”指子贡遗留下来的诚信经商的风气,成为中国民间信奉的财神。子贡善货殖,有“君子爱财,取之有道”之风,为后世商界所推崇。
言偃 字子游,吴国人。小孔子四十五岁。以文学著名。做过武城宰的官,管理得不错。
卜商 字子夏,卫国人。小孔子四十四岁。孔子说“商始可以言《诗》已矣。”鼓励他要做“君子儒,无为小人儒。”孔子死后,于西河行教。治学严谨,敢于怀疑经史之谬误。曾听人说史志曰:“晋师伐秦,三豕渡河。”子夏说:“‘三豕’应该是‘己亥’之笔误。”读史志者问诸晋史,果然是“己亥”之误。于是名重天下,卫人以之为圣。魏文侯师事之而谘国政。
颛孙师 字子张,陈国人。小孔子四十八岁。为人有容貌姿质,宽冲博接,从容自务,居处不刻意立于仁义之行,门人友之而不敬。
曾参 字子舆,南武城人。小孔子四十六岁。为人极孝,孔子以其能通孝道,因之以做《孝经》。
澹台灭明 字子羽,武城人。小孔子三十九岁(《孔子家语》作四十九岁)。相貌丑恶,孔子薄之。毕业后南游江淮,为人敢与去就,率直重诺,从游弟子达三百人,名闻诸侯。孔子闻之,叹气说:“吾以貌取人,失之子羽。”
宓不齐 字子贱,鲁国人。小孔子三十岁(《孙子家语》作四十九岁)。做过单父宰的官,有才智,仁爱,孔子赞他是君子。
原宪 字子思,宋国人。小孔子三十六岁。清静守节,安贫乐道。孔子死后,退隐草泽中。
公冶长 字子长,齐国人。大肚量,能忍人所不能忍之耻辱。孔子说:“长可妻也”。把他招作了自己的女婿。
南宫适(《史记》作南宫括。古读“括,适”同音。) 字子容。以智自将,世清不废,世浊不污。孔子曾赞叹道:“这人真是君子啊,这人高尚得很呐!”(君子哉若人,上德哉若人!)把哥哥的女儿嫁给了他。
公皙哀 字季次,齐国人。鄙天下人多污身以事大夫家,不愿屈节做人家臣。孔子特叹赏之。
曾点 字子皙,曾参之父,就是拿着大棒差点把孝须儿子打死的那位。孔子曾使诸弟子各言其志,独称曾点“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的潇洒。可是谁想像得到,就是这位高蹈脱俗之人,竟因为一棵瓜秧子差点要了儿子的命!
颜无由(《家语》作颜由) 字路(《家语》作季路)。颜回的爸爸,父子俩共师孔子。颜回死后,他打过孔子的车的主意,想讨来给儿子做棺椁。孔子没给。
高柴 字子羔,齐国人。小孔子三十岁(《家语》作四十岁)。长得比较侏儒,身长不足五尺。相貌丑陋。孔子以为愚,不怎么看重他。曾被子路提携,作了个费郈宰的官。后来卫乱,子路死,高柴逃归。孔子反又赞他明大义善保身。
漆雕开 字子开,(《家语》作子若),蔡国人。小孔子十一岁。习《尚书》,不乐仕。孔子以是悦之。
司马耕 字子牛(朱熹《四书集注》谓名犁)。向氏,字子牛,向罗之子,司马桓魋之弟,孔子七十二弟子之一,华夏族,春秋时期宋国人。前481年,因桓魋专权,司马牛交出封邑,离开宋国到齐国。桓魋出奔齐国,司马牛又到吴国,赵简子、陈成子召他,司马牛没有去,在鲁国城门外去世。
樊须 字子迟,鲁国人,小孔子三十六岁。曾向孔子请教农业方面的知识。孔子以是薄之。子迟曾问仁。孔子答:爱人。问智。孔子答:知人。
有若 字子有,鲁国人,小孔子四十三岁(《家语》作三十三岁)。博学强识,雅好古道。长相肖于孔子。孔子死后,门人思之不已,便把他当作孔子,以师礼事之。只是他徒有孔子的长相,没有孔子的学问,众门人有问,他答不出,众人怫然,又把他赶下了师座。
公西赤 字子华,鲁国人。小孔子四十二岁。束带立朝,娴宾主之仪。曾言其志说: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愿 为小相焉。孔子认为他很谦虚。
巫马施 字子旗(《家语》作巫马期,字子期。《论语》亦作巫马期),陈国人,小孔子三十岁。
梁鳣 字叔鱼,齐国人。小孔子二十九岁(《家语》作三十九岁)。到三十一岁时,他老婆也还没给他生个儿子出来,于是生心想休了她,后听同门商瞿劝说,未行休事。两年后得子。
漆雕徒父 (《家语》无此人,却有个叫漆雕从,字子文的。疑为误笔,如三豕己亥故事。)
壤驷赤 字子徒。(《家语》作字子从,古从字与徒字相近,亦疑为彼此笔误。)
公良孺 字子正,陈国人,贤而有勇。孔子周游列国时,曾赞助了五辆牛车并从游。
秦商 字子丕(《家语》作丕兹),鲁国人。其父名堇父,与孔子父叔梁纥俱以勇力闻名。
孔忠(《家语》无之。而有一个孔弗字子蔑的,应与之是一个人)。
以上为《史记》版孔门七十二圣(外加五个编外人员)名单。
扩展资料:
孔子曾带领部分弟子周游列国前后达十三年,晚年修订六经即《诗》《书》《礼》《乐》《易》《春秋》。相传孔子曾问礼于老子,有弟子三千,其中贤人七十二。孔子去世后,其弟子及其再传弟子把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语录和思想记录下来,整理编成儒家经典《论语》。
孔子在古代被尊奉为“天纵之圣”“天之木铎”,是当时社会上的最博学者之一,被后世统治者尊为孔圣人、至圣、至圣先师、大成至圣文宣王先师、万世师表。其思想对中国和世界都有深远的影响,其人被列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随着孔子影响力的扩大,祭祀孔子的“祭孔大典”也一度成为和中国祖先神祭祀同等级别的“大祀”。
参考资料:孔子-百度百科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7 06:03
1、颜回(子渊)
2、闵损(子骞)
3、 颜幸(子柳)
4、冉耕(伯牛)
5、冉雍(仲弓)
6、曹血阝(子循)
7、冉求(子有)
8、 颜文(子骄)
9 、狄黑(哲)
10、 颜哙(子声)
11、 冉孺(子鲁)
12、 后处(子里)
13 、琴牢(子开)
14、 孔忠(子蔑)
15、 伯虔(子析)
16、 秦商(子丕)
17 、遽瑗(伯玉)
18、 林放(子立)
19、 县成(子祺)
20、 申枨(子续)
21 、仲由(子路)
22、 宰予(子我)
23 、冉季(子产)
24、 言偃(子游)
25 、卜商(子夏)
26、 曾参(子舆)
27、 燕汲(思)
28、 原宪(子思)
29 、商泽(子秀)
30、 曾点(晢)
31、 秦冉(开)
32 、陈亢(子亢)
33 、申党(周)
34、 商瞿(子木)
35 、高柴(子羔)
36、 荣旗(子祈)
37 、樊须(子迟)
38、 秦非(子之)
39、 有若(子有)
10 、梁鳣(权鱼)
41 、廉絜(庸)
42、 邦巽(子敛)
43、 秦祖(子南)
44、 郑国(子徒)
45 、乐亥欠(子声)
46、 巫马施(子旗)
47 、公西赤(子华)
48、 步叔乘(子车)
49 、漆雕开(子开)
50、 公伯缭(子周)
51、 石人郢(行)
52、 司马耕(子牛)
53 、叔仲会(子期)
54、 颜无繇(路)
55 、公哲哀(季次)
56、 任不齐(送)
57 、南宫括(子容)
58、 公治长(子长)
59、 宓不齐(子贱)
60 、漆雕哆(子敛)
61 、颛孙师(子张)
62 、施之常(子恒)
63、 颜之仆(叔)
64、 奚容点(子晢)
65 、壤驷赤(子徒)
66、 端木赐(子贡)
67 、公孙龙(子石)
68 、公祖句兹(子之)
69 、公西点(子上)
70 、石作蜀(子明)
71、 澹台灭明(子羽)
72、漆雕徒文(子文)
颜回
颜回,鲁国人,颜氏,名回,字子渊,也称颜渊。七十二贤之首,十哲之首,儒家五圣之一,被后世尊称为复 圣。小孔子三十岁,最为孔子钟爱,并一再褒奖之:“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用之则行,舍之则藏,唯我与尔有是夫!”“回也好学,不迁怒,不贰过”。
历代追封追谥
自汉代起,颜渊因为较易查考的关系,除了被列为七十二贤之首外,有时祭孔时独以颜渊配享。此后历代统治者不断追加谥号:唐太宗尊之为“先师”,唐高宗追封太子少保,唐玄宗尊之为“兖公”,宋真宗加封为“兖国公”,元文宗又尊为“兖国复圣公”。明嘉靖九年改称“复圣”。山东曲阜还有“复圣庙”。
闵损
闵损,鲁国人,闵氏,名损,字子骞,小孔子十五岁。以德行著名,孔子称其孝。不仕大夫,不食污君之禄,品格高尚。
闵子骞为人极孝。他少年丧母,父亲娶了继母。继母偏爱自己亲生二子,*闵子骞,子骞却并不告知父亲,避免影响父母间关系。冬天,继母用棉絮给自己的孩子做棉衣,而给他的棉衣填的是芦花。一日闵子骞驾马车送父亲外出,因寒冷饥饿无法驭车,马车滑入路旁沟内。
他被父亲喝斥鞭打,结果抽破衣服露出了芦花。父亲醒悟,想休掉妻子。子骞长跪于父亲面,为继母求情:“母在一子寒,母去三子单。”父亲便不再休妻,继母也痛改前非。
孔子赞曰:“孝哉!闵子骞,人不间于其父母昆弟之言。”后人根据这一段故事,改编出戏剧《鞭打芦花》,并作为《二十四孝》中单衣顺母的主角。
闵子骞为寡言稳重,一旦开口语出中肯。孔子评价:“夫人不言,言必有中。”历代帝王因闵子骞的德行高尚,对其屡有追封:唐朝开元二十七年追封费侯,北宋大中祥符元年封琅琊公,南宋度宗咸淳三年又称费公。
今山东省济南市百花公园内有闵子骞衣冠冢,附近有闵子骞路。另外,在沂水县亦有闵公山,相传是闵子骞当年登高避祸的所在。今韩国闵氏是他后人。
冉耕
冉耕,冉氏,字伯牛。中国春秋时代末(前544年~前439年)鲁国人,是孔子的学生之一,患病早逝,孔子十分难过。伯牛与颜渊、闵子骞、仲弓同属孔门十哲的德行科哲人。
唐朝开元二十七年(739年)封“郓侯”,宋追封为“东平公”,后又改称“郓公”。 曾任鲁国的中都宰,孔子很器重他。在患有恶疾时,不愿见人。孔子于其病危时,特地去探望他,从屋外窗口握住他的手,边叹息边说:“死,是命中注定的啊!可是这样的人怎么会有这样的病,这样的人怎么会害这样的病啊!”伯的德行,与颜渊、闵子骞等并驾,无怪乎孔子哭说这是天命。
冉雍
冉雍,鲁国人,字仲弓,冉耕之宗族。孔子以其为有德行,说:“雍也可使南面。”
仲弓是冉伯牛的“宗族”,生于不肖之父。为人敦厚、气度宽宏,孔门十哲之一,在孔门以德行著称,早年拜师于孔子,孔子称赞他可以做南面王,《论语》记其名与字11次,《论语》并尊冉雍为孔子四大德行特优之弟子。
仲弓曾问政于孔子,孔子教仲弓存心敬恕重修身,办事从大体着想,多举贤才。随孔子周游列国后,回鲁后的第三年(鲁哀公十三年,公元前482年),四十一岁的仲弓当上了鲁国季氏的总管。
冉求
鲁国人,字子有,与以上二冉同族。小孔子二十九岁。是鲁国权臣季氏之管家。多才艺,以政事闻名。孔子称赞其才可于千户大邑,百乘兵马之家,胜任总管职务。
孔门七十二贤之一。冉求是孔子的最好的得意门生之一,在孔子的教导下逐渐向仁德靠拢,其性情也因此而逐渐完善。
冉有曾一度因为为季氏征税而被孔子责备,论语记载:“季氏富于周公,而求也为之聚敛而附益之。子曰:非吾徒也。小子鸣鼓而攻之,可也。”(季氏比周公的嫡裔鲁国还富有,而冉求却为他征更多税。孔子于是向弟子们说:冉求不是我的学生,你们击鼓声讨他的罪状,是可以的。
仲由
仲由,卞人(卞为鲁邑),字子路(又字季路),小孔子九岁。好勇力,性直爽,多直言。孔子容而爱之。以政事闻名。后死于卫国之乱。
孔门七十二贤指的是孔子的弟子。孔子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也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史记·孔子世家》记载:“孔子以诗、书、礼、乐教,弟子盖三千焉,身通六艺者七十有二人。”这“孔门七十二贤”,是孔子思想和学说的坚定追随者和实践者,也是儒学的积极传播者 。
孔门十哲是孔子门下最优秀的十位学生(子渊、子骞、伯牛、仲弓、子有、子贡、子路、子我、子游、子夏)的合称。《论语.先进》载,“子曰:‘从我于陈蔡者,皆不及门也。德行: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言语:子我、子贡;政事:冉有、季路;文学:子游、子夏。’”
扩展资料:
孔子大约在三十岁时,开始收徒讲学。在我国教育史上,以私人身份从事讲学活动四十多年,而且影响最深远的,当首推孔子。相传他有弟子三千人,得意门生七十二人。孔子虽然处于动荡不安的春秋末期,但他对事物的态度,是积极有为的。
在孔子之前,“学在官府”,教育是“有类”的,就是说,授受教育的权利,把持在少数贵族的手里。孔子提出了“有教无类”的进步口号。“有教无类”的提出,打破了“学在官府”的框框,提高了私人讲学的地位,受教育的范围放宽了。这一风气的转变,是孔子对我国文化教育的一大贡献。
孔子的学生只要献给“束脩”(xiu十条干肉)作为见面礼,就可以随孔子读书。当时孔子的学生中,从地区说,有鲁国的颜渊、冉求,卫国的子夏、子贡,宋国的司马耕,吴国的子游,楚国的公孙龙,秦国戎族的秦祖。从出身来说,有贵族出身的孟懿子和南宫适,有贫贱出身的冉壅(yong雍),有商人出身的子贡,还有梁父大盗颜涿聚。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孔子七十二贤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7 07:38
闵损 ( 子骞)、冉耕 ( 伯牛)、冉雍 ( 仲弓)、冉求 ( 子有)、仲由 ( 子路) 、宰予 ( 子我)、端木赐 ( 子贡) 、言偃 ( 子游)、卜商 ( 子夏) 、颛孙师 ( 子张)、曾参 ( 子舆)、澹台灭明 ( 子羽)。
宓不齐 ( 子贱) 、原宪 ( 子思) 、公冶长 ( 子长) 、南宫括 ( 子容)、公皙哀 ( 季次)、曾蒧 ( 皙)、 颜无繇 ( 路)、商瞿 ( 子木) 、高柴 ( 子羔) 、漆雕开 ( 子开) 、公伯缭 ( 子周)、司马耕 ( 子牛) 。
樊须 ( 子迟) 、有若 ( 子有)、公西赤 ( 子华) 、巫马施 ( 子旗) 、梁鳣 ( 叔鱼)、冉孺 ( 子鲁) 、曹恤 ( 子循) 、伯虔 ( 子析)、冉季 ( 子产) 、公祖句兹 ( 子之) 、秦祖 ( 子南) 、漆雕哆 ( 子敛) 。
颜高 ( 子骄)、漆雕徒父 ( 子文)、壤驷赤 ( 子徒)、商泽 ( 子秀)、石作蜀 ( 子明) 、任不齐 ( 选) 、公良孺 ( 子正) 、后处 ( 子里) 、秦冉 ( 开)、公夏首 ( 乘)、奚容箴 ( 子皙)、公肩定 ( 子中) 。
颜祖 ( 襄)、鄡单 ( 子家) 、句井疆 ( 子疆)、罕父黑 ( 子索)、秦商 ( 子丕) 、申党 ( 周) 、颜之仆 ( 叔)、荣旗 ( 子祈)、县成 ( 子祺)、左人郢 ( 行)、燕伋 ( 思)、郑邦 ( 子徒)。
秦非 ( 子之)、 施之常 ( 子恒)、颜哙 ( 子声) 、步叔乘 ( 子车)、原亢籍 ( 籍)、乐欬 ( 子声) 、廉絜 ( 庸)、叔仲会 ( 子期)、颜何 ( 冉) 、狄黑 ( 皙)、邦巽 ( 子敛)、孔忠 ( 子蔑)、 公西舆如 ( 子上) 。
1、颜回
颜回(前521~前481),春秋末鲁国人,颜氏,名回,字子渊,亦颜渊。孔子最得意弟子,孔门德行科的高材生,小孔子三十岁,最为孔子钟爱,却不幸早死。
七十二贤之首,十哲之首,儒家五圣之一,被后世尊称为复圣。为人谦逊好学,以德行著称,异常尊重老师,对孔子无事不从无言不悦。
孔子经常称赞他的德行对他的学行给予很高的评价。孔子说自己不如颜回,一则是谦虚,一则是勉励子贡要迎头赶上。
2、仲由
仲由(前542~前479),鲁国卞(今山东泗水县泉林镇卞桥村)人,字子路(又字季路),小孔子九岁。孔子得意门生,以政事见称。后死于卫国之乱。为人伉直鲁莽,好勇力,性直爽,多直言,事亲至孝。孔子容而爱之。
除学诗、礼外,还为孔子赶车,做侍卫,跟随孔子周游列国,深得器重。初仕鲁, 后事卫。孔子任鲁国司寇时,他任季孙氏的宰,后任大夫孔俚的宰。
卫庄公元年(前480年),孔俚的母亲伯姬与人谋立蒯聩(伯姬之弟)为君,胁迫孔俚弑卫出公,出公闻讯而逃。
子路在外闻讯后,即进城去见蒯聩。蒯聩命石乞挥戈击落子路冠缨,子路目毗尽裂,严厉喝斥道:“君子死,而冠不免。毅然系好帽缨,从容就义。
3、端木赐
端木赐(前520~前456),字子贡,姓端木,名赐,卫国人(今河南浚县人),曾任鲁、卫两国之相,是孔门七十二贤中最有作为者,且列言语科之优异者。
子贡是春秋时期了不起的外交家和商人,被后世奉为“儒商鼻祖”。孔子曾称其为“瑚琏之器”。他利口巧辞,善于雄辩,且有干济才,办事通达。他还善于经商之道,曾经经商于曹、鲁两国之间,富致千金。为孔子弟子中首富。
4、言偃
言偃(前506~前443),字子游,又称叔氏,吴国(今常熟)人,是春秋时孔子唯一的南方弟子。孔门文学科的高材生。《史记·仲尼弟子列传》说他比孔子小四十五岁。
他22岁时离乡北上,拜孔子为师。谦虚好学,擅长文学,曾任鲁国武城宰,用礼乐教化民众,境内到处有弦歌之声,深得孔子赞赏。后学成南归,从游弟子无数,被誉为传播东南文化第一人。
唐代起先后被封为吴侯、吴公、吴国公及先贤言子等。清康熙间特设五经博士一员,由其后裔世袭。言偃对吴地文化的繁荣作出了很大贡献。
5、曾点
曾点(生卒年月不详),字子皙,亦称曾皙,春秋时期鲁国武城(今平邑县魏庄乡南武城、一说嘉祥县满硐乡南武村)人。曾参之父,孔门弟子七十二贤之一。与颜回之父颜路、孟子之父孟孙激等并祀于曲阜孔庙后部的崇圣祠。
《论语》载 他和子路、冉有、公西华侍坐孔子,谈个人志趣时,他“铿”然一声,停止鼓瑟,说暮春时节,换上春装,和五六位志同道合的成年人, 带上六七个少年,去沂河里洗洗澡,在舞雩台上吹吹风,然后唱歌回来。
孔子听后大加赞赏,喟然叹曰:你和我想的一样!鲁国大夫季 武子死,曾点吊唁“倚其门而歌”,被称为鲁之狂士。739年(唐开元二十七年)追封“ 宿伯”。
1009年(宋大中祥符二年)加封“莱芜侯”。1530年(明嘉靖九年)改称“先贤曾氏”。曾点墓在其故里南武城。孔子独称曾点“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的潇洒。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孔门七十二贤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孔门弟子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7 09:29
你好很荣幸地回答你的问题:孔子传说有三千弟子,孔子认为“受业身通者七十有七人”。又一说:贤人七十二。# 姓名 字1 颜回 子渊2 闵损 子骞3 冉耕 伯牛4 冉雍 仲弓5 冉求 子有6 仲由 子路7 宰予 子我8 端木赐 子贡9 言偃 子游10 卜商 子夏11 颛孙师 子张12 曾参 子舆13 澹台灭明 子羽14 宓不齐 子贱15 原宪 子思16 公冶长 子长 # 姓名 字17 南宫括 子容18 公皙哀 季次19 曾蒧 皙20 颜无繇 路21 商瞿 子木22 高柴 子羔23 漆雕开 子开24 公伯缭 子周25 司马耕 子牛26 樊须 子迟27 有若 子有28 公西赤 子华29 巫马施 子旗30 梁鳣 叔鱼31 颜幸 子柳32 冉孺 子鲁 # 姓名 字33 曹恤 子循34 伯虔 子析35 公孙龙 子石36 冉季 子产37 公祖句兹 子之38 秦祖 子南39 漆雕哆 子敛40 颜高 子骄41 漆雕徒父 子文42 壤驷赤 子徒43 商泽 子秀44 石作蜀 子明45 任不齐 选46 公良孺 子正47 后处 子里48 秦冉 开 # 姓名 字49 公夏首 乘50 奚容箴 子皙51 公肩定 子中52 颜祖 襄53 鄡单 子家54 句井疆 子疆55 罕父黑 子索56 秦商 子丕57 申党 周58 颜之仆 叔59 荣旗 子祈60 县成 子祺61 左人郢 行62 燕伋 思63 郑国 子徒64 秦非 子之 # 姓名 字65 施之常 子恒66 颜哙 子声67 步叔乘 子车68 原亢籍 籍69 乐欬 子声70 廉絜 庸71 叔仲会 子期72 颜何 冉73 狄黑 皙74 邦巽 子敛75 孔忠 子蔑76 公西舆如 子上77 公西葴 子上参考资料:《史记·仲尼弟子列传》颜回(前521~前481年)春秋末鲁国人。字子渊,亦颜渊, 孔子最得意弟子。《雍也》说他“一箪食,一飘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为人谦逊好学,“不迁怒,不贰过”。他异常尊重老师,对孔子无事不从无言不悦。以德行著称,孔子称赞他“贤哉回也”,“回也,其心三月不违反、仁”(《雍也》)。不幸早死。汉高祖东巡祀孔子时以颜回配享,后历代因之。唐贞观二年(628年)诏称“先师”。开元二十七年(739年)追封“兖国公”。明嘉靖九年(1530年)改称“复圣”。在曲阜城内建有复圣庙,俗称颜庙。 闵损(前536~?年)春秋末鲁国人。字子骞。在孔子弟子中,以德行与颜渊并称,而其孝悌之德尤以为人所称颂。《先进》赞扬说:“孝哉闵子骞!人不间于其父母昆弟之言。”他物资*寡少,仕途观念淡薄。《雍也》载,当季氏请他当“费宰”时,他断然谢绝,说:“善为我辞焉,如有复我者,则吾必在汶上矣。”《史记·仲尼弟子列传》也说他“不仕大夫,不食污君之禄”。唐开元二十七年(739年)追封为“费侯”。宋大中祥符二年(1009年)加封为“琅琊公”。南宋咸淳三年(1267年)改为封为“费公”。明嘉靖九年(1530年)改称“先贤闵子”。 冉耕:(约前544~?)春秋末鲁国人。字伯牛。为人端正正派,善于待人接物。在孔子弟子中,以德行与颜渊闵子骞并称。因恶疾早逝。孔子哀叹其“亡之,命矣夫!”(《雍也》)开元二十七年(739年)追封为“郓侯”。宋大中祥符二年(1009年)改封“东平公”。南宋咸淳三年(1267年)改封为“郓公”。明嘉靖九年(1530年)改称“先贤冉子”。 冉雍:(前522~?)春秋末鲁国人。字仲弓。品学兼优。为人度量宽宏,“仁而不佞孔子称其“可使南面”,即可担任封国之君(《雍也》)。后来荀子更敬重他。《荀子·十二子》称:“下则法仲尼、自弓(即仲弓)之义”,将他和孔子并提。唐开元二十七年(739年)追封为“薛侯”。宋大中祥符二年(1009年)加封“下邳公”。南宋咸淳三年(1267年)封为“薛公”,明嘉靖九年(1530年)改称“先贤冉子”。 冉求:(前522~?)春秋末鲁国人。字子有,亦称冉有。性格活泼爽快多才多艺,以擅长“政事”著称。长期为鲁国季氏改革田赋。孔子称赞他是“千室之邑,百乘之家,可使为之宰也”(《公治长》)。因为“季氏富于周公,而求也为之聚敛而附益之”,孔子斥之曰:“非吾徒也,小子鸣鼓而功之,可也。”(《先进》)但仍是重要弟子之一。唐开元二十七年(739)追封 “徐候”。宋大中祥符二年(1009)加封“彭城公”。南宋咸淳三年(1267年)进封为“徐公”。明嘉靖九年改称“先贤冉子”。 仲由:(前542~前480)春秋末鲁国卞(今山东泗水县人)。字子路,又字季路。性格爽直,为人勇武,信守承诺,忠于职守,以擅长“政事”著称。对孔子的言行,虽然常提出意见,但却是个好弟子。曾协助孔子“堕三都”,都跟随孔子周游列国。《史记·仲尼弟子列传》载孔子话说:“自吾得由,恶言不闻于耳。”仲由后做卫国大夫孔悝之蒲邑宰,卫国贵族发生内讧,因参与斗争而被杀害。唐开元二十七年(739年)追封“卫侯”。宋大中符二年(1009)加封“河内公”。南宋咸淳三年(1267年)封为“卫公”。明嘉靖九年改称“先贤仲子”。 宰予:(生卒年不详)春秋末鲁人。字予我。以擅长辞令著称。曾多次受到孔子的批评。当他反对“三年之丧”的葬礼时孔子责备他是“予之下不仁也”;他白天睡觉,孔子说他是“朽木不可雕也”;当他问五帝之德时,孔子就说这不是你所能明白的问题。后来孔子发现了他的优点后又说:“吾以言取人,失之宰予”。《史记》说他死于“田常作乱”。唐开元二十七年(739年)追封“齐侯”。宋大中符二年(1009)加封“临淄公“。南宋咸淳三年(1267年)进封为“齐公”明嘉靖九年改称“先贤宰子”。 端木赐:(前520~?)春秋末年卫国人。姓端木,名赐,字子贡。曾经商于曹、鲁之间,富致千斤。在孔子弟子中“最为富益”。他性格活泼,办事通达,以言语著称,擅长外交活动。唐开元二十七年(739年)追封“黎侯”。宋大中符二年(1009)加封“黎公“。明嘉靖九年改称“先贤端木子”。 言偃:言偃(前506~?)春秋末年吴国人,一说鲁国人。名偃,字子游。性情豁达,为人行事不拘小节,在孔子弟子中,以“文学”著称,主张用教化治理社会。他为了贯彻孔子的“君子学道则爱人,小人学道则易使”的主张,在做武城宰时,便以礼乐为教,使境内有弦歌之声。唐开元二十七年(739年)追封“吴侯”。宋大中祥符二年(1009年)加封“丹阳公”。南宋咸淳三年(1267年)进封为“吴公”。明嘉靖九年(1530年)改称“先贤言子”。 卜商:卜商(前507~?)春秋末年晋国温地(今河南温县)人,一说卫国人。字于夏。性格勇武,为人“好与贤己者处”。以“文学”著称,曾为莒父宰。孔子逝世后,他到魏国西河进学,主张国君要学习《春秋》,吸取教训。以防止臣下篡权。提出过“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的思想,还主张做官要先取信于民,然后才能使其效劳。李俚、吴起都是他的弟子,魏文侯也尊以为师。相传《诗》、《春秋》等书,均是由他传授下来。唐开元二十七年(739年)追封“魏侯”。宋大中祥符二年(1009年)加封“河东公”。南宋咸淳三年;(1267年)进封为“魏公”。明嘉靖九年(1530年)改称“先贤卜子。” 颛孙师:(前 503~?)春秋末年陈国人。名师,字子张。为人勇武,性情偏激,但广交朋友。他主张“士见危致命,见得思义,祭思敬,丧思哀”(《子张》),重视自己的德行修养。唐开元二十七年(739年)追封为“陈伯”。宋大中祥符二年(1009年)加封“宛丘侯”。政和六年(1116年)改封“颖川侯”。南宋咸淳三年(1267年)进封“陈国公”,升十哲位。不久又称“陈公”。明嘉靖九年(1530年)改称“先贤颛孙子”。 曾子:(前 505~前432)春秋末年鲁国人。字子舆,被尊称为曾子。性情沉静,举止稳重,为人谨慎,待人谦恭,以孝著称。齐国欲聘之为卿,他因在家孝敬父母,辞而不就。曾提出“慎终(慎重地办理父母的丧事),追远(虐诚地追念祖先),民德归厚”的主张。又提出“吾日三省吾身”的修养方法。据传以修身为主要内容的《大学》,是他的作品。唐开元二十七年(739年)追封“郕伯”。宋大中宋大中符二年(1009)加封“郕侯”(一作瑕丘候)。元至顺初年,加封为“郕国宗圣公”。明嘉靖九年改称“宗圣”。在山东嘉祥县南建有曾子庙。 澹台灭明:(前 512~?)春秋末年鲁国武城(今山东平邑县南)人。姓澹台,名灭明,字子羽。相貌丑,品行端正。史记·仲尼弟子列传》说他“行不由径,非公事不见卿大夫”。后来游学于江淮,弟子多达300人,名扬各诸侯国。因其貌丑,孔子开始曾以为才薄,当发现其优点后,则自称“以貌取人,失之子羽”(《史记·仲尼弟子列传》)。唐开元二十七年(739年)追封“江伯”。宋大中祥符二年(1009年)加封“金乡侯”。明嘉靖九年(1530年)改称“先贤澹台子”。 宓不齐:(前 521或502~?)春秋末年鲁国人,一说宋国人。字子贱。他注意修养,有君子之德,《公冶长》载孔子称赞他为“君子哉若人”。《吕氏春秋·察贤》记载,他为单父宰时,用“无为而治”的办法来治理,结果是“身不下堂而单父治”。当他向孔子述其政绩以后,孔子称赞说:“惜哉!不齐所治者小,所治者大则庶几矣。”(《史记·仲尼弟子列传》)意即殓不齐还可以做更大的官。唐开元二十七年(739年)追封“单伯”。宋大中祥符二年(1009年)加封“单父侯”。明嘉靖九年( 15 3 0年)改称“先贤宓子”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7 11:37
七十二弟子、三千贤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