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3-08-17 13:51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7-27 07:18
最早的装甲运兵车,能运一个加强排的“履带车”
a1914年一战爆发后,英、法等参战国开始积极研发坦克,点亮了陆战之王的科技线,不过很少有人了解装甲运兵车这条科技线也是在同一时期点亮的,英国的“履带车”就是早期作品之一(Pedrail Machine)。
提出履带车的是Murray Sueter海军上尉(他后来升至中将)和发明家Bramah Diplock,出发点无非就是前线战场陷入阵地战,机*配合着铁丝网大量收割士兵生命,于是人们纷纷设想一种既可以运兵机动又能提供一定防御力的车辆,说到底就是装甲运兵车。
这两人在1915年1月向军方提供了设计,当时丘吉尔领导的委员会审查了方案并提出12辆订单,它们不是生产型,而应该算是用技术探索的原型车。
“履带车”最初的设计采用铰链式底盘结构,这个版本被称为MK 1,它的底盘简单地说就是一前一后串联两台履带式拖拉机,用2台汽油发动机提供动力,在前后两个独立底盘上建立个贯穿的运兵平台,使用一个控制室控制两台发动机,车辆的转向通过偏转履带的方向实现,整个运兵车的前后和两侧提供装甲板进行保护,上方的运兵平台并不是和底盘刚性连接,在越野的时候前后两段车体根据地形各自在一定范围内运动,与现在的铰链式越野车一样。
车厢内设置一些座位供步兵乘坐,另外计划用于作战。设想中“履带车”将带着士兵在战场上缓慢机动,利用装甲保护自身和搭乘的步兵,利用机*扫射敌人,在合适的位置释放士兵步行作战。
MK 2版本将运兵平台改为前后两个,分别位于两台拖拉机之上,这种设计允许越野的时候两个部分分别以更大的幅度运动,但显然不合适,上面搭乘的士兵缺少依靠,在满是弹坑的战场上颠簸很大。
MK 3是相对成熟的版本,它回到了MK 1的直通运兵甲板设计,车重约25吨,全长约12米,高约2.3米,使用2台46马力劳斯莱斯发动机驱动。宽敞的直通运兵甲板就像是大巴车一样,运兵能力达到50人,相当于一个加强排。
运兵车的正面、两侧都有铆接的装甲板保护,装甲厚度8毫米,它并没有完全封闭舱室,与顶棚之间留有较宽的缝隙,可供士兵用轻武器向外射击,或者****,顶棚也带有装甲,装甲厚度6毫米,该车计划安装火炮,预计为一门12磅炮。
“履带车”的装甲运兵思路其实完全正确,现在全世界都在用,问题在于车辆本身的设计出了问题,太追求运兵数量导致车体尺寸不得不设计得很大,而当时的技术条件无法满足,加上战场环境恶劣,实用性达不到要求。军方在1916年取消了订单,已经建造的原型车被用于其他实验,曾安装火焰喷射器尝试喷火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