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文讲述的卢沟桥事变发生在1937年7月7日,又叫“七七事变”,它的意义在于()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5 16:13
我来回答
共5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6 12:45
意义:七七事变是日本帝国主义全面侵华战争的开始,也是中华民族进行全面抗战的起点。
1936年,日本华北驻屯军以卑鄙的手段占领丰台,将下一个目标定在了卢沟桥。七七事变爆发前夕,北平的北、东、南三面已经被日军控制:北面,是部署于热河和察东的关东军一部;西北面,有关东军控制的伪蒙军8个师约4万人;东面,是伪“冀东防共自治*”及其所统辖的约17000人的伪保安队;南面,日军已强占丰台,*迫中*队撤走。
这样,卢沟桥就成为北平对外的唯一通道,其战略地位更加重要。为了占领这一战略要地,截断北平与南方各地的来往,进而控制冀察当局,使华北完全脱离中国**,日军不断在卢沟桥附近进行挑衅性军事演习,一场暴风雨即将来临。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6 12:46
“卢沟桥事变”揭开了全国抗日战争的序幕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6 12:46
宛平城的中国驻军奋起抵抗,史称"卢沟桥事变"(也称"七七事变")。中国抗日军队在卢沟桥打响了全面抗战的第一*。“卢沟桥事变”充分暴露了日军的险恶用心,也强烈地再现了中*民誓死卫国的抗争精神。
卢沟桥(Lugou Bridge)亦作芦沟桥,在北京市西南约15千米处丰台区永定河上。因横跨卢沟河(即永定河)而得名,是北京市现存最古老的石造联拱桥。
卢沟桥全长266.5米,宽7.5米,最宽处可达9.3米。有桥墩十座,共11个桥孔,整个桥身都是石体结构,关键部位均有银锭铁榫连接,为华北最长的古代石桥。1937年7月7日,日本帝国主义在此发动全面侵华战争。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6 12:47
标志着全面抗战的爆发。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6 12:48
在相当长的时间里,一般史论的重点,在于研究这一“偶发事件”为何演变成中日两国全面的长时间的战争状态。以“事件”之因,来探求战争之果,如此短促的逻辑结构——显微镜般的考察,事件“事实”越清晰,其在历史进程里的意义却可能越模糊。
“卢沟桥事变”,何尝不是一系列前因之结果,作为一种转折性的因素,它又导致一系列的后果。如此,才是正当的历史观。因而,时至今日,当我们有条件以相对丰富的史实为基础,可以拉开足够长的时间与足够大的空间,在中国自身现代化过程与全球性格局的互动关系里,重新审视这一事件的价值,我们的结论,当然不同。
领导以北伐为标志的国民*的蒋介石及其国民*,需要解决两大结构性矛盾:对内求国家统一,对外求民族平等——这实为辛亥*之后中国所面临的国家性难题。
北伐成功后,蒋介石的选择是:对内继续消灭反侧,对外暂时忍耐待时。亦即“先安内,后攘外”。这一道路,历史学家郭廷以先生的评论是:“在步骤上亦自言之成理,岂奈为势所不许可。”
所谓“势所不许可”,以中日两国关系观察,“九一八事变”后的不抵抗,失去东三省,按“后见之明”的研究者的历史复盘:日本执政当局亦有文官集团与军人集团之别,当时国民*虽*力全面对抗日本,但完全的不抵抗,反作用于日本当局,遂使军人集团气焰日彰。
其结果,军人集团一路狂飙,演进至“卢沟桥事变”之时,完全控制日本政局。其扩张之心侵略之行,再无国内的制衡之力。内外之间,略有闪失,稍微失衡,后果便难以收拾。
“九一八事变”,以及东三省之失,再次昭示中国现代化转型之艰难。如果说晚清中国遭遇三千年未有之变局,亦即传统中国如何走向现代国家,其特殊之处,按历史学家金冲及先生所论:近代中国一切社会矛盾中,最主要的是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