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公共生活领域中的社会公德的基本特征有哪些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5 16:03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5 18:50
社会公德是社会主义道德体系的基础,加强社会公德建设,形成良好的道德风尚是社会主义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内容。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指出,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要大力倡导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纪守法的社会公德。同时提出了加强社会公德建设要遵循的基本原则,为社会公德建设指明了方向。?
??一、充分认识社会公德的本质和特点?
??社会公德,是指社会全体成员都必须遵守的维护社会正常生活秩序的最基本的公共生活准则,是调节公共生活领域中人与人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社会公德涉及人们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它依靠社会*、习俗和人们信念的力量,调节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规范人们的言行,起着维护社会秩序稳定,促进社会风气好转的重要作用。社会公德如何,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着一个国家、一个地区、一个城市、一个单位的道德水平和文明程度。一个人社会公德意识的强弱,也是一定程度上反映着他的精神境界和思想素质。?
社会公德具有共同性、群众性、继承性等一系列特点。?
??1.社会公德具有共同性。?
??社会公德是全体社会成员都必须遵循的社会生活行为准则。人们生活在同一个社会里,就需要有一个公共生活的秩序。那些反映了人类维护公共生活秩序愿望和要求的公共生活准则,不具有明显的阶级性,是对一个合格社会成员在道德上的起码标准和最一般的要求。因此,它具有共同性的特征。比如,不管是哪个阶层的人,不管是从事什么职业的人,到了公园就是“游客”,到了商店就是“顾客”,到了电影院就是“观众”,到了火车、汽车、飞机上,就是“旅客”,都要遵守这些公共场所的规定,如果破坏了这些公共场所的行为准则,就会造成社会生活秩序的混乱,受到人们的谴责。人类共同的社会生活,要求社会中每个成员都要共同遵守公共生活准则,养成自我约束的道德规范,这就是社会公德,它是社会主义道德体系的基础,也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
??2.社会公德具有群众性。?
??社会公德,是全社会共同利益的反映。它维护社会的正常生活秩序,使社会生活能正常进行。它不仅对社会全体成员都是必要的,而且需要社会全体成员共同维护和遵守。因此,社会公德具有广泛的群众性。在人们的社会生活中,维护社会公德,就会得到群众的支持和赞扬;破坏社会公德,就会受到群众的反对和谴责。在现代社会里,公共生活领域不断扩大,人们相互之间的社会交往频繁,社会上少数人不讲社会公德的现象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因此加强社会公德建设,提高全体公民的社会公德水平,已经成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中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我们每一个人都要从自身做起,强化社会公德意识,自觉遵守公共道德,促进社会风气好转。?
??3.社会公德具有稳定性和继承性。?
??社会公德是在社会生活中逐步积累起来的维护正常生活秩序经验的结晶,是社会进步、人类文明的标志之一。社会公德一旦形成之后,就具有相对的稳定性。许多历史形成的良好的公共道德规范在当今社会公共生活中仍然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例如,讲究文明礼貌,待人要诚实守信,在公共场所要遵守秩序,爱护公共设施等等。每个时代的社会公德观念总是在继承沿袭过去公共道德有益方面的基础上,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丰富、发展和创新的。?
??二、社会主义社会公德的主要内容?
??六中全会《决议》提出,讲社会公德,要求做到: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纪守法。这五句话简明扼要,言简意赅,涵盖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这三种基本关系。在社会主义社会里,社会公德具体来说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维护人与人之间互相尊重、合作互助的规范,包括助人为乐、见义勇为、举止文明、讲究礼貌等美德和风尚。?
??助人为乐,就是要关心人,体贴人。别人有困难,乐于帮助;人们之间有纠纷,热心调解;别人有缺点,能善意地指出等。能否做到这一点,是一个人心灵美丑的表现;能否形成这种社会风气,是社会文明程度高低的体现。建国几十年来,我们国家开展的救灾捐助活动、希望工程、助残活动等等,以及雷锋、徐虎等一大批先进人物为他人排忧解难的模范事迹,无不体现了在社会主义社会里,人们之间互相关心、互相帮助的高尚道德情操。?
??见义勇为是指对于损害社会利益和人民利益的行为,能挺身而出,伸张正义;对于别人的不幸,能救人之危,解人之难。例如,见人落水,能奋勇抢救;遇到生产中的险情,敢于排险;对于流氓滋事,扒窃偷盗,能挺身而出,保护群众等。?
??文明礼貌是精神文明的具体表现之一,是人与人之间和谐关系的“润滑剂”。文明礼貌不仅反映着一个人的精神面貌,关系着个人的荣誉,也反映着一个国家的社会风貌,关系着民族的尊严。讲文明礼貌是我国人民的优良传统。我国向来有“文明古国”之称,享有“礼仪之邦”的美誉。清初思想家颜元有句名言:国尚礼则国昌,家尚礼则家大,身有礼则身修,心有礼则心泰。就是说,讲文明礼貌,互相尊重,必然有利于国家的繁荣昌盛和安定团结,有利于家庭关系的和睦,也有利于自身的思想修养。在今天,讲文明礼貌就是要求人们做到举止端庄、谦逊礼让、待人和气、尊老爱幼等。?
??2.保护人与人之间正常交往的行为规范,包括诚实守信、言行一致、正直公正等被人们普遍认同的为人处世的原则。?
?? 诚实守信是自古以来被人们称赞的道德,也是为人处事最基本的道德品质之一。它要求人们在交往中要讲信用,心地坦诚,不搞欺诈,言行一致,表里如一,当老实人,说老实话,办老实事。公正正直就是要求人们坚持原则,实事求是,是非分明,办事公道,作风正派,不因私废公。?
??3.维护公共生活秩序的规范,包括遵纪守法、爱护公共财物、保护环境卫生、保护自然环境等。?
??维护社会公共生活秩序是社会公德的一个最基本的要求,是全体社会成员都要遵守的最起码的道德准则,它是维护社会生活相对稳定和谐的不可缺少的因素。维护公共秩序,首先要遵守国家的有关法律条例和企业规章制度,不做违法违纪,损害国家和企业利益的事,并勇于同坏人坏事作斗争。同时还要遵守公共场所各种有关的规定。例如,在马路上行走、乘车要遵守交通规则,骑自行车不带人;在礼堂听报告,要保持安静;在影剧院看电影,不要大声喧哗、抽烟;在体育场观看比赛,不要起哄、乱扔东西;乘车乘船、购物,要按先后顺序进行;去公园游玩,不践踏草坪,不损坏草木,不戏弄动物等。?
??社会公共财物,是我们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条件和物质基础。爱护社会公共财物,既是法律的要求,也是社会公德的要求。爱护公物要求人们爱护国家财产和公共设施,使之最大限度地有益于社会。在现实生活中,社会公德高尚的人,对公共财物总是倍加爱护。为了保护公共财产,许多人甚至献出自己宝贵的生命。可是也有少数人不顾法律道德的约束,见公物就眼红、手痒,想方设法化公为私,据为己有,这些都是违背社会公德要求的。?
??讲究卫生、保护环境既是增进人们身体健康的需要,也是创建优美环境的需要。环境卫生状况直接体现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精神风貌。因此,讲究卫生、保护环境并不是生活中的小事。讲究卫生要求搞好个人卫生和讲究公共卫生。个人要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自觉维护学校、街道、车间、剧院、公园等一切公共场所的清洁卫生。个人应注意做到不在公共场所吸烟,不随地吐痰,不乱倒垃圾,不乱扔果皮纸屑等。并且能主动参加绿化环境、卫生大扫除等社会公益活动,努力创造一个优美、整洁的社会生活环境。近年来,随着工业化进程步伐的加快,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被破坏的状况越来越严重。大气污染、水污染以及土地沙化等问题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保护自然,保护生态平衡,不乱砍滥伐森林,不滥杀野生动物,不乱排污染物,已经成为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表现,更是人们是否具有现代化社会公德意识的重要标准之一。我们油田作为一个资源性生产企业,在勘探开发、生产建设中,同样面临着不少环境保护的问题。我们必须高度重视环保对企业生存发展的制约,认真贯彻《环境保*》,严格执行HSE施工管理制度,从企业长远利益出发,为子孙后代着想,保证环保投入,维护生态平衡,同破坏环境的不法行为做坚决的斗争。?
??三、大力加强社会公德建设?
?? 中原油田勘探开发20多年来,两个文明建设取得了丰硕成果,广大职工家属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思想道德水平不断提高。特别是近几年来,中原油田狠抓精神文明建设,认真实施“四大工程”,广大职工群众的社会公德意识进一步增强。但是,我们在肯定油田社会公德建设取得显著成绩的同时,也要看到目前部分职工中在社会公德方面还存在着一些问题。我们必须按照社会主义社会公德的要求,调动多方面的力量,齐心协力,抓教育,抓实践,努力搞好社会公德建设。?
??1.要从家庭、学校和社会教育入手,从基础抓起。?
?? 社会公德意识是人们在后天通过教育和环境的影响形成的,教育对人们树立良好的社会公德意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公德建设是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需要从孩子抓起,从基础抓起,常抓不懈。?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培养良好的社会公德意识,良好的家教是第一步。在家庭教育过程中,家长首先应经常教育孩子树立高尚的道德情操,让孩子懂得在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中该说什么、该做什么和不该说什么、不该做什么,让孩子从小养成良好的公德意识。同时,家长要做遵守社会公德的模范,言传身教,以自身的良好行为影响孩子,让孩子在潜移默化中从小养成自觉遵守社会公德的文明习惯。?
??学校要把德育放在首位,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原则,把重点放在实践上。结合实际、因材施教,并开展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主动地、愉快地接受社会公德的教育。如目前教育中心组织成立的“小交警”、“植绿护绿”、“矿容监督”三支小分队,常年活跃在百里油区执勤,纠正交通违章行为,保护绿色草坪,清洁环境卫生,既为社会公德建设做出了贡献,也培养了青少年学生自身的社会公德意识,对促进油田社会公德建设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提高人们的公德意识,需要社会各方面的共同努力。各级党政组织在日常的思想*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设中,要把对职工群众的社会公德教育列为重要内容。要通过演讲会、报告会等丰富多彩的形式,对全体职工进行社会公德教育,并作为评选文明家庭和文明员工的重要内容之一。商场、车场、影剧院等公共场所,要通过各种形式,对“顾客”、“旅客”、“观众”等进行社会公德意识教育。?
??增强公德意识,就要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一个人在不同场合总是要扮演不同角色。但不论扮演何种角色,他的一言一行都会体现出个人社会公德高低。当前,社会上有一种矛盾现象:有的人一面抱怨环境卫生差,但自己却随地吐痰,乱扔果皮纸屑;一面感叹人情冷漠,但当别人需要帮助时,自己却缺乏应有的热情;一面指责服务部门服务态度差,但他为别人服务时却态度粗暴。大量现象表明,我们社会中的不少人有一定的社会责任感和公德意识,只是由于不能严格要求自己,不能脚踏实地地从自己学习、工作、生活中的小事做起,“见小善而不为”,自觉或不自觉地使自己的公德意识减弱,有形无形地污染和损害整个社会的风气。可见,只要我们人人从自身做起,不仅对别人,更要对自己进行严格约束,增强公德意识,就会变成强大的社会力量,在全社会形成更加良好、纯洁的公德和风尚。从我做起,就是要努力提高个人素质,不断增强社会公德意识。要自觉遵守公共秩序,精心爱护公共设施,在相互交往、待人接物方面举止文明,讲究礼貌。在社会公共生活中,当他人发生困难时,要发扬助人为乐的精神,忧人之忧,救人之急,解人之难,慷慨助人。把别人的困难当作自己的困难,把帮助别人排忧解难当作自己的义务。要自觉地同违*公德的不良行为作斗争。?
??2.要充分发挥社会*在社会公德建设中的导向作用。?
??社会公德作为一种社会规范,不像法律那样具有国家强制力,它的贯彻执行靠的是人们的自觉性和社会*的监督。人们行为的自觉性也离不开社会的监督。所以,形成强大的社会*,对于规范和教育每一个社会成员都很重要。离开了社会*的监督,社会公德就会失去它自身的规范和教育作用,就不能让社会成员自觉地遵守它。这需要做好两方面的工作:一是树先进典型,宣扬真善美,用社会*的力量弘扬正气。油田各单位要把社会公德建设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定期进行检查。对模范遵守社会公德的集体和个人,要充分利用报纸、电视、广播、宣传栏等宣传工具大张旗鼓地进行宣传,使大家树立讲求社会公德光荣,违*公德可耻的意识。有了榜样的示范作用,就会加深人们对社会公德的理解,提高人们遵守社会公德的自觉性,进而形*人遵守社会公德的良好风气。二是谴责不讲公德的行为,鞭挞丑恶现象。如对乘坐公共汽车与老人争座位,随意践踏草坪,随地吐痰,随手乱丢垃圾等现象,要充分利用各种*宣传工具进行曝光。要积极引导全体社会成员用社会*的力量对不遵守社会公德的行为进行同声谴责,以此来约束人们的行为,使不遵守社会公德的行为无立足之地。?
??3.要重视对公共场所的规范管理和有效监督,使其制度化、规范化、法制化。?
?? 文明行为习惯的养成除了靠个人主观的自觉性外,还应发挥“他律”的约束作用。在我国,著名的张家港市、大连市以及华西村都取得了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双丰收。这些地方取得成功的经验之一就是非常重视市(村)容监督,对违反公共场所管理规定的行为及时进行纠正或处罚。这说明规范的管理和有效的监督是加强社会公德建设必不可少的措施。要达到管理规范和监督有效,可以逐步把一部分社会公德建设的内容纳入制度和法制化管理。实践证明,把一些通过社会公德进行劝戒、约束难以奏效的严重危害社会秩序的“缺德”行为,纳入法制规范调整的范围是完全必要的。现在,一些国家或地区已把社会公德同法律法规相衔接。例如,新加坡就有这样的法规:随地吐痰罚款200新元,随地扔一个烟头罚款1000新元。香港的法律也规定,从楼房向外抛弃垃圾也属违法,可判罚款500港元或监禁3个月。有的国家或地区甚至通过了社会公德保*。这些做法我们都可以借鉴。当前,油田已经制订了有关矿容矿貌和公共场所等监督管理办法,为我们加强社会公德建设提供了依据。油田城建监察、*等有关部门,在巩固已经取得的成果的基础上,要抬高起点,严格管理、严格督察,使油田的社会公共生活秩序更加规范有序。?
??4.要重视社会公共设施建设。?
?? 培养公民的社会公德意识,除了各种形式的教育以外,环境对人们公德意识的影响也是不容忽视的。实践表明,同一个人在不同的环境中会产生不同的行为。如果他在好的环境中,会自觉地严格要求自己,不容易发生不符合社会公德的行为。相反,在差的环境中,就会放松对自己的要求,可能会做出违*公德的行为,即产生所谓的“环境效应”。从这个意义上讲,加强社会公德建设,必须注意加强公共设施建设,努力改造和优化我们的社会生活环境,充分发挥“硬件”对“软件”的影响和促进作用。各单位在搞好生产建设的同时,要不断加大对环境建设的投入,建立与当今社会公德要求相配套、相适应的社会公共设施,为职工群众创造更加优美舒适的工作和生活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