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5 16:09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6 07:02
因为乐毅的优点,正与曹操和诸葛亮当时所崇尚的价值观相吻合。
一、受命于危难,以一己之力帮助燕国报仇雪恨
公元前314年,齐国趁着燕国子之之乱(子之是燕国重臣,窃取了大权),以帮助燕太子匡扶王室为名,出师占领燕国全境。其后,齐军撕下仁义之师的面具,倒行逆施,“杀其父兄,系累其子弟,毁其宗庙,迁其重器”,完全是一副侵略者、掠夺者的形象。
在燕人的反抗及各诸侯国的施压之下,齐军不得不撤出燕国。但此时的燕国已满目疮痍,百废待兴。立志重建家园、报仇雪恨的燕昭王(上文的太子)发布求贤令。在公元前311年,魏国名将乐羊之子—乐毅来到燕国,被燕王任命为亚卿,全面负责国政。
经过君臣近三十年的努力,燕国逐渐恢复了元气。在公元前284年,趁着齐闵王为政失道、民怨沸腾之际,燕国联合秦、韩、赵、魏,五国以乐毅为总指挥联合攻齐。在济水西岸,联军摧毁齐军主力;其后半年之中,乐毅带领燕军摧枯拉朽,几乎占领齐国全境(只剩下即墨和莒城)。
卧薪尝胆二十余年,燕昭王终于报了当初的灭国杀父之仇。而这一夙愿的实现,几乎全靠乐毅一人之力。
而曹操和诸葛亮所处的军阀混战年代,弱肉强食、以力量较高下,名臣良将如同良禽,为了名利纷纷择木而栖。胸怀大志,果断抛弃荣华富贵,投奔明主,以主公的理想为己任,以一人之力力挽狂澜,乐毅的这一特征,正符合曹操心目中的模范臣子标准,也与诸葛亮对自己的定位不谋而合。
二、功高震主而不骄,君臣关系堪称后世典范
乐毅在占领临淄后,燕昭王亲自到前线劳军,并封乐毅为昌国君。
其后燕军围攻即墨、莒城三年不下,燕国朝廷有人嫉妒乐毅的功劳,向燕昭王诬陷昌国君是在养寇自重,故意留下两颗钉子,企图自封为齐王。
燕王为了表示对乐毅的信任,召集朝臣、大设酒会,公布自己曾立下誓愿:谁若能替燕国复仇,自己愿与其平分国土。如今凭乐毅一人之功拿下了齐国,即使立其为齐王,自己也毫无怨言。
然后,燕昭王当众将诬陷乐毅的大臣斩首,并安排了盛大的仪仗,派队伍前往齐国,封乐毅为齐王。乐毅则感激涕零,誓死不受,再三跪拜表达自己的忠心。君臣和谐,各诸侯国对燕国更加敬重。
燕昭王与乐毅,互相信任、互相尊重、毫无猜忌、坦诚相待,堪称古代君臣的典范。曹操当然做梦也希望自己有这样的能臣、忠臣;诸葛亮则时时刻刻以乐毅为榜样,希望自己能够得到同等的评价。
三、君子交绝,不出恶声;忠臣去国,不洁其名
乐毅还在齐国前线时,燕昭王去世,与乐毅关系不怎么融洽的燕惠王继位。他听信齐人的反间计,以为乐毅意图谋反,下令召其回国。乐毅自知将会蒙受不白之冤,连夜只身逃往赵国。
乐毅在赵国备受重用,燕王担心他有朝一日会倒戈相向,找自己报复,于是派人前去安抚并委婉表达不满,指责乐毅抛弃燕国,有负燕昭王的信任。
乐毅给燕王回了一封信,这就是著名的《报燕书》。在信中,他以春秋时期的伍子胥为例,这位名臣能够因吴王阖闾的信任,帮助吴国占领楚国都城;最终却因吴王夫差的猜忌,惨遭抛尸大江。自己之所以不辞而别,就是怕遭受同样的命运,自己身死事小,若因此害得过世的燕昭王背负*忠臣的恶名,自己将万死难辞其咎。
最后,他还说道:“吾闻古之君子,交绝不出恶声,忠臣去国,不洁其名。”即俩人绝交,也不会说对方的坏话;忠臣离开自己的国家,绝不会为了给自己开脱,而指责过去的国君。他借此向燕惠王表示,自己绝不会对燕国不利。
燕惠王也投桃报李,封乐毅留在燕国的儿子为昌国君。乐毅余生来往于燕赵之间,为维持两国的友好付出了自己的努力。
乐毅是历史上少有的功高震主还能全身而退的案例,这固然体现了其超一流的*智慧,更是出于他绝不背叛对自己有知遇之恩的燕昭王的高尚品德。跟上文两点一样,曹操需要的就是这样的人,诸葛亮也是可以这样的标准要求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