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6 00:17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22 13:33
人的*是无穷的,终归有人一生都不能明白。他们往往自以为是,倚仗着金钱自居,在平民大众间,摆出高高高高在上的姿势。认为眼界广,眼光远,追求世界富豪式的生活。捡了点皮毛,就当作是对“贵族”生活了如指掌,大有一副自己过得也“贵族”。翘着高傲的头颅,时而又一套不屑金钱,不爱荣华,“悠然见南山”的寒酸。真诚成了肉麻,真不知道受害者的痛苦。“哊,这么可怜啊,那我多捐一点。”好像深居宫廷,不知人间苦难的腔式。接着顺手拿出,不知多少,满不在乎的样子,“这点应该或许有点用”。关爱成了施舍,奉献成了幌子。这样的人总是闭塞在自我的监狱里享受天堂的自由,在金钱的桎梏里炫耀无知。更可怜的是愚昧的人惟命是从这种人生,这种待人处世的方式;只接触了挥霍,听信这样的人只言片语,而去仰慕这种人生,以之为师。“悲惨”简直是为他们而造的,“不幸”简直是为他们而活的。追答世界上从没有一刀切的*,总会有*之差距的,在人们的生活中,财富确实能够给人带来名誉、地位、权利、荣耀等很多好处,但是当一个人要不惜一切去追求财富时,财富就会变成危险的陷阱。其实,穷与富不单以物质财物作为标尺,精神层面也是相当重要的,中国朴素的古代哲学就倡导隐忍惜富。即是权倾朝野富可敌国,也不可张扬、嚣张、横行、霸道,为此许多名贵之家立下家书、家训、告诫子孙———惜富怜贫。如今,这种朴素的传统观念被许多人弃而忘之,取而代之的是石崇斗富、暴殄天物之心态。老子主张“使民无可争之货”。说白了就是绝不要破坏文明社会和谐的心理平衡,优其应保持精神世界的共融合一。可惜,这种古老的传统文明与智慧被庸俗哲学冠以消极颓废。于是追逐财富的*纵使百万人卷入一个永无休止的战争中,造成精神虚脱和危机,泛行世俗的主张越来越高———很不幸“,潘多拉的盒子”打开了,批评是非的标准速转化为物欲时髦,尽管多有倡导平等、公平论调,但在物俗横瘀的环境下,根本难谈精神做主宰的主张。奢谈穷富不分家,也不现实,纯属一厢情愿,也是痴人说梦。你想大凡都是平民、深知生活之艰难,必不可缺的用钱买房、求医冶病、上学求职,都恨自己不是比尔盖次,说实话天下从来没有无缘无故的富有,更没有毫无理由的贫穷,成为富有,也是人家从小到大一点点积赞起来的。也是辛勤干出来的。说到底,贫与富并不重要,关键是社会制度必须更大限度地提供平等竞争的机会;表面上争尊严,其实内心的失衡与混乱,远大于钞票乱飞所带来的精神危机,现在许多人很难回到古道热肠的过去。只有物欲膨张,贪婪,彻底催毁了中华古典文明的平和与中庸。失掉了真诚的感情。结果造成穷人暗地里咬牙,怨天尤人,寻机报复。富人更疯狂地追求更多更美的财富,致使精神世界完全商品化,以使这些人丧失了起码的扶危挤贫之良知。也验证了《箴言》中“信赖自己财富之人,必致哀落”这句话(箴11:28)善行圣德是一面功利性很强的旗帜是弘扬提高广大国民素质的理论基础。实际上,道德素质的兴衰均来自金钱的*。金钱本身在道德上属中性,谈不上善恶。可怕的不是金钱,而是致命的贪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