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祥林嫂悲剧的原因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6 00:08
我来回答
共4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20 23:18
林嫂悲剧命运新探
吴小进 作于 2004年12月5日
--------------------------------------------------------------------------------
祥林嫂悲剧命运新探
吴小进
[摘要]本文从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说”来探讨祥林嫂这一悲剧形象的命运。
[关键词]祥林嫂 悲剧命运 马斯洛 需要层次说
序论
在中国乃至世界文学作品的著名人物画廊中,鲁迅《祝福》中的祥林嫂无疑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关于祥林嫂的悲剧命运,人们大多严格地从社会学的角度加以分析,认为其悲剧的产生是由社会因素所致。有的教学参考资料更提出了这样的观点:*《湖南农*动考察报告。中论述了旧中国的妇女被套上了封建政权、族权、夫权和神权这四条绳索。鲁迅笔下的祥林嫂的悲剧正是这一观点最形象生动的写照。祥林嫂是“四权”的受害者,她的婆婆、大伯、堂伯身上体现了族权;柳妈和四婶身上以及神庙体现了神权;未出场却压在祥林嫂心中的祥林和贺老六体现了夫权;而鲁四老爷更是“政权”的代表,因为农村中的封建地主是国家赖以统治的基础。
我认为,这种把文学中的“这一个”简单地与某一理论观点划等号的做法,其本身就是值得商讨。诚然,“人就其本质来说,是各种社会关系的总和”①。祥林嫂的悲剧有其深刻的社会根源:顽固的封建礼法,封建政权象征的鲁家,剥夺人身自由的婚姻制度,信鬼敬神的迷信思想等。然而,如果仅从社会学的角度来作一般的解释,是远远不足以阐释祥林嫂“这一个”(黑格尔)的悲剧,不能阐明作为主体性的“文化的人“是如何走向衰亡的。因而这里提出的祥林嫂本身的性格组合和作为具体有主体性的“文化的人”的看法,应该成为我们从新角度研究祥林嫂悲剧命运的一个出发点。
这里我们特别强调了“文化的人”这一概念,因为它是与“社会的人”的概念相关的一个极为重要的补充。当我们仅从社会学批评角度去把握人、理解人、分析人而往往失之片面和庸俗时,若变通一下视角,必然会豁然开朗,这就是文化视角的功能。所要指出的是,文化在这里是指一定人文背景之下的思想观念、心理人格、性格组合等的综合沉淀。而“文化的人”就是这种积淀之下的由每一个如老黑格尔所说的“这一个”构成的。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需要层次说”②,尽管不尽完美,但我仍觉得,它为我们研究“人”尤其是作为文学典型的人,提供了一个比较科学的新方法。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说认为,根据人们的基本需要可按它的重要性排成不同的层次,首先,是生理的需要,而后是安全、爱与归属、尊重的需要和自我表现等需要。按照这一观点,一个人如果能严格遵循由低层次需要向最高需要逐个满足的话,那无疑就是一个具有健全人格的主体性的“人”了。祥林嫂作为“老中国儿女”(茅盾语)之一分子,虽然不可能具有健全的人格,但我们可以这一学说作为参照,从而透视出祥林嫂悲剧的效应:在当时社会大背景下,这个悲剧形象的主体性的真实面目及其悲剧产生的文化心理人格动因。
一、从生理需要层次分析
马斯洛的第一需要层次,即生理需要,它包括饮食、休息、性、睡眠、御寒、避热等内容,依本人之见,在这一方面人和动物一样的,祥林嫂是旧中国的劳动妇女,处于社会最低层的她们是必不可少的,这是人和动物都必须满足的本能的需要。然而,鲁迅笔下的社林嫂连这种需要也是得不到满足的。虽然《祝福》没有叙述更多的关于祥林嫂嫁给第一个丈夫的情形,但从关于她“脸色青黄”的肖像描写中,不难推断其生活的艰辛。而第一个丈夫的亡故,更断绝了她的生计,于是有了来鲁家的第一次做工。然而第一次雇工生活使她在这一层次上又曾有过满足。“口角边渐渐地有了笑影,脸上也白胖“。这里所描写的满足,对祥林嫂来说,第一要义无疑是鲁四老爷给她解决了温饱。请注意,鲁迅先生在这里所表现的深刻倒不在乎写出了祥林嫂在这个层次中的温饱需要的满足与否,而恰恰在于从她这种满足中透露出了一种沉没的悲哀一一旧中国劳动妇女仅仅而且只有在这可怜的生理层次需要上得到一点的满足,正如先生所云:“是暂时做稳了奴隶”③。除了温饱之外,生理层次需要的另一个重要内容是性的需要。这方面,小说似乎并没有提供给读者什么,但这又何尝不是体现鲁迅先生笔力的深刻呢?第一次守寡,二十多岁的祥林嫂很快因为生活的温饱而暂时满足了一切,这难道不足以说明象祥林嫂这样的劳动妇女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已经彻底丧失了性的正常需要了吗?或许这是更可悲的,因为大写的人被变形成了“非人”。
在讨论祥林嫂的其它几个需要层次之前,必须对马斯洛的这一学说作一点取舍。马说就其五个层次的内容本身看,是成立的,也应该成为我们研究“文化人”的一个重要的参照系,但同时,马斯洛又犯了一个一厢情愿的错误,他认为只有在满足了前一个需要之后才会有更高层次需要的产生。按照这样的观点,是不能解释为什么不少科学家和艺术家即使在绝境和精神倍受摧残之时,仍然写出杰出的作品,达到“自我实现”。同时,也不能解释祥林嫂为什么在生理需要已经完全得不到满足之时(沦为乞丐)还会产生爱与归属的需要。所以我认为,五个需要层次的内容是确定的,但这种层次的需要不都是由低向上逐层发展的,有时是可以交叉、立体的。这样来探究祥林嫂的悲剧形象才能臻于合理。
二、从安全需要层次分析
生理需要之上是安全需要,它包括安定、保障、居住、免于恐惧等,在这个层次上,祥林嫂的处境也同样是悲惨的。除了第一次在鲁四老爷家过了一段在她看来是安定、保障的生活之外,她的安全需要就再也没有获得过——在鲁镇被抓走,又被当着牲口一样嫁到贺家奥。而时刻忧愁自己的命运……这一切都使祥林嫂的安全层次需要得不到任何满足。但是对祥林嫂来说,更迫切的安全需要,我们认为不是企求其生活的安定和保障,因为长期的不安全感使她已经习惯和承受了命运的摆布,由于祥林嫂对来世(地狱)的恐惧,而使她产生了一切生理和其他安全需要,但她还是执着地为满足和获得这一特殊的需要而作出最后的挣扎。柳妈关于阴间锯尸的讲述,引起了祥林嫂的这一恐惧感从此她的灵魂受着更为痛苦的折磨,于是她把所有的希望和安全需要寄托于来世——免于遭受锯尸的折磨,关于灵魂有无的苦苦思考和发问,正透露了祥林嫂对来世安全的强烈渴求。然而,这一点极其可怜的又极度愚昧的安全需要,她也无法获得满足,所以她是带着对死后的强烈恐惧感而走到人生尽头的。
三、从爱与归属层次分析
然而,这还不是问题的全部。祥林嫂对来世所寄托的,不仅仅是上文所论及的避免恐惧的安全需要。应该说还体现了祥林嫂的爱的归属的需要。而后者的这种需要就是属于马斯洛需要层次说中的第三个需要层次——爱与归属。按照马说,这个层次包括感情、恋情和归属需要等。在前面讨论祥林嫂“生理需要”层次,我已经说过,非人的恋情和爱情,这方面“爱的需要”层又会被压抑到保种程度是我们所不难想象的。不过祥林嫂也有过爱,贺老六的老实和本分与勤劳体贴使这个感情近于枯竭的女人产生过爱,然而这咱爱却不是“恋情”和“爱情”范畴上的,如同千千万万受封建礼教所制约的夫妇一样,这种爱只能视为一种良知所萌发的恩爱而已。但不管怎么说,这终究是“爱与归属”层次上的爱,而且在短暂的时间内获得了满足,而儿子阿毛的出生更使她有了母爱的寄托。对屡遭不幸的祥林嫂来说,爱的需要获得如此的满足,真是幸运之至。但很快地,厄运再次降临,贺老六和阿毛的相继死亡,彻底摧垮了祥林嫂赖以生存的精神支柱——恩爱和母爱。到哪里再去寻找呢?人世间是寻不到的,祥林嫂现在所能做到的唯有寄托希望于来世能有一个爱的归属——与老实本分的丈夫和可爱的阿毛在地狱里大团圆。然而,这又是极其矛盾的,究竟是要获得那能免于锯尸恐惧的安全需要呢?还是要获得这种“爱的归属”之需要呢?这时的祥林嫂产生了真正意义上的“人格*”,经受着常人所不能理解的痛苦和困惑。而当她从“我”这里不能得到也许是她永远也得不到的关于灵魂有无的解答时,祥林嫂悲剧命运的一个核心,就是她在不能获得上述两个层次的需要之后的“心死”,而如果象诸多教学研究者那样津津乐道于祥林嫂在祝福声中悲惨地死去(其实那只是纯粹生理上的死亡),这恐怕只能本末倒置。
四、从尊重需要层次分析
前面说过,祥林嫂并非是一个具有完备健全人格的个体,和众多的旧中国底层劳动妇女一样,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和爱与归属需要才是她所能自觉地意识到的并获得它而苦苦挣扎的需要,尽管最终连这些起码的需要也不能获得。也可以这么说,这三个需要层次和她为之所付出的代价,似乎构成了祥林嫂悲剧命运的全部。那么祥林嫂到底有没有更高的两个层次的需要呢?如果有的话,她又曾否获得?我是这样去理解的:主观而论,象祥林嫂这样不觉醒的妇女不可能自觉意识到更高层次的生存需要及其所包涵的人格价值。是否可以这样说,以祥林嫂为代表的中国劳动妇女,在这方面的不自觉展现了一种令人悲叹的“集体无意识”。然而客观而论,祥林嫂固然不具有健全人格意义上的尊重需要层和自我实现需要层,但祥林嫂身上又确切无疑地表现这两个需要层。
先探讨一下祥林嫂的尊重需要。马斯洛认为这个层次中包括了名誉、威望、自我尊重等内容。我们暂还看不出祥林嫂曾有过“威望”的需要,这或许是她不健全人格的一个佐证。但她实实在在有个名誉需要,她之所以那么“出格”地抗婚,除了出于“自我实现”需要之外,另一个需要的原因是,祥林嫂以自身的反抗来维持作为寡妇贞节的名誉。不过“山里人”的野蛮成婚是不会顾及“立由牌坊”的,祥林嫂抗争也自然是徒劳的。祥林嫂也瘟有过一次企望他人尊重的需要:再寡之后,鲁四老爷嫌她伤风败俗,四婶便不让她沾手祭祀的器皿。“她讪讪地缩了手……”只有在这时,她才朦胧地意识到这世界上还需要有人尊重,自惭形秽和对来世的恐惧感与归属感,催使她捐了门槛。鲁迅先生把这女人身上的三个不同的需要层次集中于此一处,耐人寻味:在具备健全人格的身上,这三种需要会显现出一种阶梯层次,而在祥林嫂身上,则完全是处于同一层面上的,因为在鲁迅看来,与其说祥林嫂的捐门槛是为了满足尊重需要,毋宁说是为了让人们认同她暂做稳了奴隶的地位,她所需要的不是一种健全人格的尊严,而恰恰是一种奴仆的体面,说到底,这种尊重需要已经降格为一种竭力想求得“暂时做稳奴隶”的安全需要。这是怎样一种畸形可悲的尊重需要啊!
反过来看,祥林嫂第一次满足的打短工时,她何尝有过尊重需要,被*嫁时,她感到了这是对人的极不尊重吗?鲁镇上麻木冷漠的小市民把她作为嘲弄对象时,她又感到人的尊严的丧失了吗?至于最后沦为一个被“弃在草芥堆中的,看厌倦了的玩物的时候,除了仅有的一点点本能的生理需要之外,别的我们也看不见了。总之除了四婶唤起了她“奴性的体面”之外,她再也未曾产生过尊重需要过,这也是旧中国劳动人民特别是妇女人格不健全的一种共同特征。
五、从自我实现需要层次分析
最后,探讨一个祥林嫂的“自我实现需要层次”。按马斯洛的观点,这个需要层次是自我发展最后潜在的一个实现,满足了这个需要,才能达到和实现最高的人格理想,这样看来,祥林嫂不应该也不可能有这个需要层次的。然而,如果换一个角度来看,就会发现,虽然祥林嫂的主体意识不可能自觉地产生自我实现的需要,但在客观效应上,祥林嫂不自觉的在进行“自我实现”。祥林嫂不可能意识到自己赖以生存的人生信条是什么,但她立身处世的准则恰恰是统治阶级为了使国民就范而提倡教化的理学主导意识,当被婆家卖到贺家奥时,祥林嫂“可是异乎寻常”,主演了一出被不少人认为是“具有反抗性”的闹剧。但可悲的是,祥林嫂的这种反抗并不是真正的人格觉醒,在这里,“从一而终”、“一女不嫁二夫”的思想使这个人格的尊严已丧失殆尽的,女人开始了本能的反抗,而这种反抗是用来完成她的“自我实现”,证明她的最高人格理想——“从一而终”的贞节观。然而,她终于未能“自我实现”,这反抗是苍白的,因为她用以反抗的武器恰恰是统治阶级提倡教化的夫权思想和贞节观,这就注定了她是不可能实现其人格理想的。不过,“从一而终”的“自我实现”之失败,还不足以彻底摧垮她,儿子阿毛的出生,再一次萌发了祥林嫂的“自我实现”的需要,循着“既嫁从夫,夫死从子”的规范,她把所有的希望都集中于阿毛一身,对她乃至世界的妇女来说,把儿子哺育成为有出息的人,就是她生命价值的最高“自我实现”。把握住这一点,我们才能理想为什么祥林嫂在阿毛死后那近乎痴呆的情态。总之,无论是反抗野蛮婚姻也好,还是寄托望于儿子阿毛也好,祥林嫂的“自我实现”只能是一种不自觉的在封建的“三从四德”礼教之麻醉之下的需要。在祥林嫂身上,她可能是最高层次的,但在我们看来,这种“自我实现”不仅不是高层次的,而是一种病态的、畸形的。
在结束本文之前,需要说明的是,我试图用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说”来探讨祥林嫂这一悲剧形象的命运,并不意味着否定造成其悲剧产生的社会因素,并且在一定程度上,我也认同它的主导的、决定的作用。确实,封建社会及其礼教这张呈巨大而无形的“网”使得祥林嫂无法逃脱其必然的悲剧结局,但是,问题的结论并不仅于此,我们认为,更全面而又更符合鲁迅先生深邃的创作意图的结论是:在几千年来的封建制度的大背景之下,作为主体的祥林嫂为了获得和满足她把能意识到的或意识不到的各种层次需要,而一次次的挣扎,而痛苦和困惑,而终于心死,而走向生理死亡,其本体原因正是因为从“生理”直到“自我实现”这五个层次需要恰恰都得不到满足和实现:(1)生理需要层——从温饱的缺乏直至沦为乞丐(2)安全需要层——对做安稳了奴隶而不得的反抗和对死后的恐惧(3)爱与归属——对来世能否寄托恩爱和母爱的疑惑(4)尊重需要层——对再嫁而推动失去贞节名誉抗争以及对失去奴仆体面的难堪(5)自我实现需要层——抗婚的失败和儿子阿毛的矢折。总之,没有一个需要层能稍微改变一下她的处境,正相反,每一个层次需要的不满足,都成了导致祥林嫂悲剧命运的必要条件。照马斯洛的说法,一个人当最起码的需要不能得到满足时,就会引起一系列病变,由此我们不难推断出,当祥林嫂任何一个层次的需要都得不到满足和实现时,作为主体的祥林嫂之衰亡才是唯一的必然结局。这也是祥林嫂悲剧命运的最深刻的导因。
注释:
①《小说美学》,吴功正著,江苏文艺出版社,1987年版第8页。
②《青少年生理与心理》朱新春主编,上海教育出版社,1995版第188页。
③鲁迅《坟·灯下漫笔》,见《鲁迅全集》第1卷第213页,人民文学出版社第1981版。
参考资料:
1、《小说美学》,吴功正著,江苏文艺出版社,1987年版
2、《青少年生理与心理》朱新春主编,上海教育出版社1995版
3、《中国现代文学实用教程》,汪锡铨,曹全林主编,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4、巴人著,《鲁迅的小说》,1956年版
参考资料:吴小进 作于 2004年12月5日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20 23:18
造成祥林嫂悲剧的原因:
首先,祥林嫂不是被柳妈*死的。柳妈只不过是她死亡的一个催化剂而已,柳妈只是加速了祥林嫂的死亡,她不是造成祥林嫂悲剧的根本原因。但是,柳妈让祥林嫂去捐门槛之后,大家对祥林嫂的态度却没有变,这使得祥林嫂的心再一次收到了严重的打击,从而加速了祥林嫂的死亡。
其次,祥林嫂也不是被鲁四老爷*死的。就算没有鲁四老爷,也会有张四老爷或者是王四老爷*死祥林嫂的。鲁四老爷只是受封建文化影响颇深,以为祥林嫂是个不幸之人。但是,鲁四老爷的凶残以及冷酷无情是造成祥林嫂悲剧的重要原因。
再有,封建思想是造成祥林嫂死亡的很重大原因。正是因为受到了封建思想的影响,大家才会认为祥林嫂有“克夫”之相,才会把被拐卖的罪过强行推给祥林嫂,才会认为祥林嫂的改嫁是个罪过 。
还有,古片中演到 ,祥林嫂是在大雪中倒下的,即使这样,我们也不可以说她是死于饥饿或者是寒冷,因为这样说太过片面了。高中的课文中说道,祥林嫂是因为穷死的,这样的说法更不为准确。
真正让祥林嫂死亡的原因是两个方面:一个是封建思想的影响,第二方面就是当时社会上大多数人的冷酷与无情。这些才是造成祥林嫂悲剧的根本原因,鲁迅写这篇文章的根本原因就是在于刺激当时人们麻木的心灵。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20 23:19
祥林嫂的悲剧,还表现在她不仅受到封建主义*上、经济上的压迫,更遭致封建礼教与神权迷信的残酷精神虐杀。封建礼教要求妇女“从一而终”,但封建族权又允许出卖守寡的媳妇。祥林嫂要遵奉礼教守寡,可宗法势力又强迫她再嫁,她无论如何行事都是错的。由此可见封建礼教的极端虚伪。小说中的鲁四老爷—— 一位“讲理学的老监生”,便俨然是封建礼教的化身。祥林嫂第一次到鲁家帮工,鲁四老爷就皱起了眉头,分明“讨厌她是个寡妇”。祥林嫂被婆家抢走,鲁四老爷只说了句:“可恶!然而……”佣人被绑架,他不免感到有损自己的尊严和役使的利益,但一想到祥林嫂的婆家有权处置守寡的媳妇,他也就不好再说什么了。他的一言一行,完全是从维护封建礼教出发的。因此,当第二次失去丈夫、死了孩子的祥林嫂再来帮工时,鲁四老爷便视之为“败坏风俗”的“谬种”,吩咐祭祀、祝福之类的事情决不许祥林嫂沾手。祥林嫂周围的世界,也被封建伦理道德所支配。“镇上的人们也仍然叫她祥林嫂,但音调和先前很不同;也还和她讲话,但笑容却冷冷的了。”祥林嫂全不理会这些事,她心中怀着一位仁慈母亲的巨大悲哀,只是直着眼睛,和大家讲述儿子阿毛被狼吃掉的惨事。开始,镇上的人们颇有些同情,但不久,“便是最慈悲的念佛的老太太们,眼里也再不见有一点泪的痕迹。”祥林嫂哪里知道,在那个冷漠的世界里,她的悲哀“经大家咀嚼赏鉴了许多天,早已成为渣滓”。正当她被心灵的创痛苦苦地折磨时,迷信的柳妈又对她讲述阴间的惩罚,这更使她感到极大的恐怖。为了“赎罪”,祥林嫂不惜将积年的工钱到土地庙去捐了一条门槛,自以为能够恢复“人”的地位。不料,在冬至祭祖时,她又一次遭到主人的断喝:“你放着罢,祥林嫂!”这一打击使她的精神趋于崩溃。从此,她的记忆与体力大不如前,终被鲁家赶走,沦为街头的乞丐。到了这等地步,鬼魂和地狱的梦魇仍然咬噬着她的心。她不仅生前哀苦无告,还须怀着更大的恐惧走向死亡。从肉体到精神都被封建礼教与神权迷信摧残虐杀,正是祥林嫂悲剧的根本所在。
祥林嫂的悲剧还在于,她一生顺从封建礼教,到头来却被封建礼教活活吞噬;她受尽封建礼教与迷信的*,却又被摧残麻木得自觉和不自觉地去维护封建礼教与迷信。比如,她反抗再嫁,固然表明不愿被婆家当做牲口一样地出卖,要维护自己作为“人”的起码的尊严,但支配她采取“出格”的反抗的内在原因,还是那种“从一而终”的封建观念。祥林嫂花了极大的代价去捐门槛,也表明她信服了神权迷信,要以门槛作为替身,“给千人踏,万人跨”,好赎了自己一世的“罪名”,免得死后到阴间再受酷刑。封建势力的高压与愚弄,就是这样残害、扭曲了祥林嫂的灵魂。通过这一完整的悲剧性格,《祝福》异常深刻地揭露了封建礼教道德极端虚伪、残酷的本质,向整个封建宗法制度提出了强烈的控诉。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20 23:19
封建社会需要妇女守正吃苦耐劳不要妇女在外边做大生意(丢财),女人一辈子为的是什么就是把日子过好把孩子教育成才,不能扔三撇四乱跑一气作为丈夫承担起家庭责任,不能让女人在外挣钱破婚姻问题。所以从这方面看封建社会妇女命弱不主张上外跑风男人也就放心了。今天是改革时期、知识暴炸时期无论是男人女人都在外惩能挣大钱把家庭放在一边不管孩子生存情况,造成家庭破裂很多这就是改革开放年代和封建社会区别,所以改革人都需要命硬都是风水大人也就都爱离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