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6 00:12
共9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1-21 21:38
幼儿的语言学习是与身边的环境和事物紧密相连的。幼儿利用自身的各种感官感知周围一切事物,继而发展自己的语言。
在培养幼儿口语表达能力的过程中,家长可以利用能够被幼儿接受和理解的优秀文学作品。这一过程要坚持多看、多说、多练的原则,为幼儿提供想说、敢说和能说的良好环境。
家长首先要选择幼儿感兴趣、画面色彩鲜艳、故事活泼有趣的阅读材料。这些阅读材料不仅文字要易于被幼儿模仿和复述,而且故事要有足够的空间让孩子进行想象和讨论。
阅读的第一阶段,可以让幼儿模仿和复述作品中的语句。如《爷爷一定有办法》就是一个易被幼儿模仿的故事。故事中反复出现的“爷爷一定有办法”,“翻过来,又翻过去”,“爷爷拿起剪刀开始喀吱、喀吱地剪”等词句,让幼儿从最初的乐于模仿,渐渐发展为掌握这些词句并运用。再如儿童诗《春雨》,“种子说,下吧,下吧,我要发芽。梨树说,下吧,下吧,我要开花。麦苗说,下吧,下吧,我要长大……”幼儿在阅读之后都能够模仿复述。有些优秀的短文可以让幼儿背诵,借以熟悉规范的词语和语句结构。在幼儿语言的早期学习阶段,背诵和模仿句子造句是提高幼儿口语表达能力的有效方式。
阅读的第二阶段,根据幼儿阅读的接受情况和阅读经验,可以引导幼儿在模仿的基础上进行联想、想象和再创造。在幼儿熟悉故事情节和人物后,可以联系幼儿的生活经验,继续进行诸如“爷爷每天会和约瑟做什么”、“爷爷要带约瑟去哪里”、“种子发芽之后会怎样”、“梨树开花之后会怎样”的讨论。让幼儿有话可说,在提高口语表达能力的同时促进思维发展。有的幼儿常常会一本书一读再读,家长可以有意识地在熟悉故事的基础上,逐渐加入对词语和情节的理解,继而增加对故事中出现的问题的思考。让幼儿从模仿故事词汇的发音慢慢向复述故事、讨论故事人物特点、情节发展等过渡。例如在阅读《我爸爸》时,可以先让幼儿熟悉画面和人物,复述每一页的文字,然后让其联系自己对爸爸的了解,与书中爸爸的表现做比较,说出自己爸爸的特点。
在亲子共读过程中,家长要注意对幼儿的提问方式。提问一定要让幼儿有话可说、愿意多说。例如阅读《彩虹色的花》时,不要问“彩虹色的花有几朵花瓣”这样的问题,避免幼儿用数字进行简单地回答,而应当问“彩虹色的花有什么颜色的花瓣”,这样的提问方式不仅可以让孩子熟悉色彩的名称,还可以尽可能多地进行对话。《爷爷一定有办法》也同样如此,阅读时尽量少问“这幅画上有几个人”之类的问题,可以问“这幅画上有爷爷,还有谁和谁”,接着问:“爷爷知道约瑟的纽扣不见了,是怎么表现的?妈妈呢?奶奶呢?”这样的问话方式可以帮助幼儿把看到的和想到的语句连贯起来,而学会连贯的口语表达方式是语言发展的重要内容。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1-21 22:56
让孩子多去学习文学作品中的一些好词好句,将这些词句运用到表达当中,慢慢的让孩子去练习口语的表达。热心网友 时间:2023-01-22 00:31
首先就是要培养孩子多读书的意识,而且要让孩子明白,书中自有颜如玉,而且也可以将这些文章或者是文字运用到自己平时的作文或者是写作过程当中,而且在读完书之后可以问孩子的读后感。热心网友 时间:2023-01-22 02:22
我感觉沟通能力是需要通过实践来的,多跟孩子说话,多辩论,谁说的对就听谁的,不要站在我是父母,我是权威的制高点去跟孩子交流,要让孩子感觉到你对他的尊重和倾听,然后关于文学作品,要在交流中给他渗透,不要太死板,教条,小孩喜欢听故事, 通过多讲一些文学作品来讲道理热心网友 时间:2023-01-22 04:30
可以,然后孩子在看这种文学作品的时候,给孩子好好解释,让孩子能够有一个好的表达能力。热心网友 时间:2023-01-22 06:55
其实我们可以在平时的时候多和孩子交流,同时也应该让孩子多看一些口语表达的方式能力以及纠正他的发音。热心网友 时间:2023-01-22 09:36
可以经常给幼儿读这种作品。当他可以说话的时候,就可以让他一点一点的读出来。直到最后有感情并且特别流利的表达就好了。热心网友 时间:2023-01-22 12:34
可以经常让幼儿做一些有声阅读,不仅可以增加词汇量,而且也可以促进幼儿的口头表达。热心网友 时间:2023-01-22 15:49
让孩子平时多学,多练,多听,这样就可以培养孩子的表达能力,让孩子出口成章,说的话很有水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