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3-09-28 00:55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9-28 03:37
西汉末年,王莽秉政,为了满足其托古改制的*需要,他征集当时学识渊博、通晓天文乐律的学者百余人,在著名律历学家刘歆的主持下,系统考证了历代度量衡制度,完成了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度量衡制度改革。这一改革取得了两个方面的成果,其一是建立了我国古代最系统、最权威的度量衡学说,这一学说主要 内容被收入《汉书·律历志》,成为历*订度量衡制度的理论依据。其二是监制了一批度量衡标准器,为推广其度量衡制度提供了实物依据。
定西出土新莽铜丈、铜衡杆及石、二钩、九斤、六斤、三斤铜环权,均刻有新莽颁发标准度量衡器的铭文81字。铜丈形制与《汉书·律历志》所记“其法用铜,高 一寸,广二寸,长一丈,而分寸尺丈存焉”相符,实测为229.2厘米,短1.1~1.6厘米,当是后来因素造成的。铜衡杆长64.74厘米,重2442 克。五枚权上还刻有自重铭文,如石权铭“律石权,重四钧”,律指黄钟之律。诸权外径约为孔径三倍,与《汉书·律历志》所记相符。实测石权重29950克, 据此新莽一斤约为249.6克。新莽铜丈为新莽时标准量器之一,出土时已折为两截,一截稍弯曲,丈面无分寸线纹,丈面又有新莽统一度量衡铭文,可确认是这个时期的标准器。《汉书·律历志》记载“度者,分、寸、尺、丈、引也”;“其法用铜,高一寸,广二寸,长一丈,而分寸尺丈存焉”。出土的铜丈全长 229.2厘米﹐宽4.7厘米,厚2.4厘米;应是《汉书》所记的长一丈、广二寸、高一寸的量值。而与文献记载误差范围较大,考其原因,当是铜丈出土时已弯曲、折断之故。新莽铜丈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
新莽颁发标准度量衡器的81字铭文为:“黄帝初祖,德匝于虞,虞帝始祖,德匝于新。岁在大梁,龙集戊辰,戊辰直定,天命有民,据土德受,正号即真。改正建丑,长寿隆崇。同律度量衡,稽当前人,龙在己巳,岁次实沈,初班天下,万国永遵,子子孙孙,亨传亿年。”
语译为:黄帝是我(王莽)的初祖,他到新代了,岁星(木星)在大梁星部位的这个月(夏历三月),苍龙星两旁的六个星正指着北斗星的柄端,适逢是戊辰年(王莽居摄三年),夏历十一月改初始元年,夏历十二月改为始建国元年(即公元八年),戊辰这年,应当天下大定,上天命令我拥有所有的人民,根据土德(新以五行 中的土得王),应承继汉代而有天下,因而接受了上天的这个命令,于是确定国号,而即真天子之位。更改每岁正月为建丑(夏历十二月),长寿兴隆,划一尺度、量器、衡称。稽考有据,而且合乎前人所定的制度。苍龙星两旁六颗星正指北斗的柄端,而适逢己巳年(新始建国元年,公元9年)岁星在实沉星部位的这个月(新五月,夏历四月),第一次把这度量衡的制度颁令天下,好让万国永远遵守,后世子孙,享有天下而传之于万亿年代。他的美德现在又辗转到虞代,虞帝舜是我的始祖,他的美德现在又辗转到新代了,岁星(木星)在大梁星部位的这个月(夏历三月),苍龙星两旁的六个星正指着北斗星的柄端,适逢是戊辰年(王莽居摄三年),夏历十一月改初始元年,夏历十二月改为始建国元年(即公元八年),戊辰这年,应当天下大定,上天命令我拥有所有的 人民,根据土德(新以五行中的土得王),应承继汉代而有天下,因而接受了上天的这个命令,于是确定国号,而即真天子之位。更改每岁正月为建丑(夏历十二 月),长寿兴隆,划一尺度、量器、衡称。稽考有据,而且合乎前人所定的制度。苍龙星两旁六颗星正指北斗的柄端,而适逢己巳年(新始建国元年,公元九年)岁 星在实沉星部位的这个月(新五月,夏历四月),第一次把这度量衡的制度颁令天下,好让万国永远遵守,后世子孙,享有天下而传之于万亿年代。可以看出,81字铭文与《汉书·王莽传》所载相符王莽托古改制颁发制书基本相同,《王莽传》记载,王莽登基时:御王冠,谒太后,还坐未央宫前殿,下书曰:“予以不德,托于皇初祖考黄帝之后,皇始祖考虞帝之苗裔,而太皇太后之末属。皇天上帝隆显大佑,成命统序,符契图文,金匮策书,神明诏告,属予以 天下兆民。赤帝汉氏高皇帝之灵,承天命,传国金策之书,予甚祇畏,敢不钦受!以戊辰直定,御王冠,即真天子位,定有天下之号曰‘新’。其改正朔,易服色,变牺牲,殊徽帜,异器制。以十二月朔癸酉为建国元年正月之朔,以鸡鸣为时。服色配德上黄,牺牲应正用白,使节之旄幡皆纯黄,其署曰‘新使王威节’,以承皇 天上帝威命也。”相同铭文还刻于台北故宫博物院藏台北故宫博物院铜嘉量、台北故宫博物院八角形玉壶,甘肃庆阳发现的新莽铜诏版上。可以确定,81字铭文为 王莽颁行天下的“宣言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