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山适不适合地震的???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3-09-22 17:48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1-30 08:41
一、历史地震
根据连山县志有关地震记载,共3次:
(一)明朝万历37年(公元1609年),“十月县治地震,有声如雷,凡百余始息”;
(二)*7 年2月(公元1918年),连山地震;
(三)1962年3月19日地震。
从此3次地震记载情况看出,后两次的地震均不在连山县,一是南澳地震。另一者为新丰江地震。而(一)则是连山县小震,因当时连山县县治在连山旧城,县衙正是在震中区内,况且地震震级不大,其烈度约为Ⅳ度。
二、现代地震
自1970年以来,广东省建立地震台网以后,特别是在连山县附近的连南台建立之后(1982年撤消此地震台),于1976年7月1日及7月3日分别记录到连山县附近发生2.2级及1.9级地震各一次,震后直到1993年8月之前未记录到连山县的地震活动。自1993年8月1日之后,小地震活动开始活跃,韶关地震台其记录到小震56次(到9月14日止),其中ML≥2.0级56次,ML≥3.0级地震16次,最大3.6级。1999年1月26日2.7级地震。
(一)1993年地震观测和分析
1、微观位置
1993年8月23日3.5级地震的震中位于连山县太保镇附近,根据吉田流动台网测定,1993年8月28日地震的位置为:1993、8、28、07、07 112°10′ 24°40′
2、启动地理位置
震中烈度为Ⅳ度,Ⅳ度区范围:北起连南县五角坪,南至连山县三水附近,西至连山县大富,东达连南里八洞,为椭圆形,长轴为28公里,短轴11公里,长轴东北40°,Ⅳ度区面积为240平方公里,震中位于旧城以南的断裂附近。
微观震中位置与宏观震中位置基本一致。
3、地震序列
连山地震由于记录台较远(最近为140公里),仅能记录到1.9级以上的地震,故序列中起始震级为2.0级,地震活动可分为两个时段:第一段是8月7日之前,第二段是8月17日之后。在8月8日至8月16日均无地震,似可认为8月17日至9月5日的地震为本次地震的主要序列,而8月7日之前的地震则是本序列的前震,因此,从地震活动来看,地震可能有两种情况:
(1)是地震活动就此慢慢衰减而平静。此时,小震活动以一个地震活动幕形成而衰减。
(2)地震还会起伏,地震活动以2个或多个活动幕的形成,但不管地震活动以一个或多个活动幕的形成,其地震活动水平(强度)不会比目前最大地震高1级。
4、震源体积小。根据流动台资料(共记录到37个地震),其纵横波时差为1.8~1.9秒,从而看出,震源体的变化很小,约2~3公里。
5、震源机制。根据远、近的记录,大部分P波初动很不清楚,直到目前为此,地震次数(指 ML≥3.0级)不多,无法做震源机制结果。
(二)1993年地震调查情况
参加这次调整的有广东省地震局、清远市科委、清远市地震办公室和连山县科委等单位,调查地区有四县:连山、连南、连县、江华(湖南省),13个乡、镇或管理区、2个水库(其中一个土坝、一个混凝土力坝)。
这次连山震群有感地震多次,我们印象较深的是8月23日的地震,因此,调查以8月23日为主。现就有关宏观现象及烈度区分叙述如下:
Ⅳ度区;
太保镇:卫生院药架上药品震落在地上;镇文化馆放在架上的录像带震落在地;镇上及附近多处的电灯(吊在天花板上)摇摆;中学大多数人惊跑室外;震感群众较多,特别是住楼下的人感觉震动强烈;震时有狗叫。
吉田镇(连县城):高楼村其700人,有90%的人知道有地震(震时有感);有一柚树,震时柚子无,风自摇;村民煮东西,震时屋上灰正掉在锅里;企业办公室,木厂房围墙原已倾斜,震时倒塌;村民虞某在床上睡觉,蚊帐钩震时摇摆,并感到南北向的晃动;一农户养的两条狗有十年,过去从未自跑离家,地震前离家出走2天,8月24日才回家。
大坪镇(连南县):李某感到瓦片响,床动得利害;本镇几乎全部人(或大部人)都感到地震;阳台花盘有些晃动;地震时,稻田里的水起水波。
旺洞口:唐某反映,门有轰轰响,窗门晃动沙沙作响;睡在床上,人好象向上翻。
牛路水:23日地震时,发现一稻田无风起波浪的现象。
旧城:一妇女洗衣服时正地震,水溪激起水浪;80户约500人,其中大部分人感到地震。
Ⅲ度区:
永和镇:有较多的人感觉地震动;口盅里有牙刷晃动。
大富乡:乡长反映,震时有微弱的闷雷声,玻璃窗有响声。
禾洞乡:感到有震,衣柜有响声。
(三)1993年地震趋势意见
经震宏观、前兆等方面的调查,并根据邻省、区及全省地震前兆资料的分析,初步判断趋势意见如下:
小震群的地震活动还未结束,类似的地震还会发生,目前还未发现有破坏性地震发生的迹象。理由如下:
1、历史上无破坏性地震发生;
2、省内、外未发现有明显强震的前兆异常;
3、地质构造规模较小;
4、震源体较小;
5、宏观调查未发现有明显的强震前兆异常;
6、小震活动增强不明显;
7、地震活动为震群型。
三、连山地震情况记录
(一)1609年10月(明万历37年)发生县治地震,有声如雷,凡百余日始息。地震烈度为Ⅳ度左右,震级不大,震中在连山县治(太保旧城)附近;
(二)1918年2月(*7年)发生地震,震源震中不在连山县,属南澳地震;
(三)1962年3月19日发生地震,震源震中不在连山县属新丰江地震;
(四)1976年7月1日及7月3日,广东省地震台网分别记录到连山县附近发生2.2级地震各1次。
(五)1993年8月1日-1993年9月14日,韶关台记录到连山县发生地震56次(其中ML≥2.0级56次、ML≥3.0级16次,最大3.6级)。震中位于连山县太保镇附近,8月28日地震位置为:1993、8、28、07、07 112°10′ 24°40′。震中区烈度为Ⅳ度,烈度区呈椭圆形,面积240KM2。
(六)1999年1月26日4时23分31秒发生2.7级地震1次,地震位置为北纬21°51′,东经11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