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5 23:36
共2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7 20:53
中国*党面貌的历史性变化,最根本的,就是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为标志,端正了党的指导思想,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路线和组织路线,并以此为起点,坚定地依靠广大干部和群众的集体智慧。
从各个方面深入总结了历史经验,通过拨乱反正和全面改革,勇敢地走自己的路,在探索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实践中开创了党的事业新局面,
开拓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境界,并在这个过程中加强和改善了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使党赢得人民群众衷心拥护,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
扩展资料:
1978年12月召开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党和国家历史上的一次伟大转折。这次会议的成功召开,是历史发展的产物,是与会同志共同努力的结果,特别是与*所起的重要作用分不开的。
如果没有*的推动和指导,这个伟大的转折就不可能在那个时候顺利实现。而今,在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即将闭幕之际,我们不能不想起*对那次会议和历史转折所起的关键性作用,深切地缅怀这位时代伟人的丰功伟绩。
1、开展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
粉碎“四人帮”之后,党和国家面临在思想、*、组织等各个领域全面拨乱反正的任务。广大干部和群众强烈要求打破思想上的禁锢,尽快扭转局面。
在这样一个历史关头,*的思路十分明确。他认为,要开创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首先就必须打破思想的禁锢,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解决思想路线问题。他明确指出“两个凡是”是错误的。
1978年5月10日,**党校内部刊物《理论动态》首先发表《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文章。第二天,《光明日报》以本报特约评论员的名义公开发表。这篇文章引起巨大反响,同时也受到坚持“两个凡是”的一些人的批评和压制。
对此,*认为,这是关系到坚持什么样的思想路线的大问题,于是旗帜鲜明地给予了支持。
正是在*的领导和支持下,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才轰轰烈烈地开展起来,形成为一次全国规模的思想解放运动,彻底冲破了“两个凡是”的束缚,大大地解放了全党和全国人民的思想。
到1978年下半年,真理标准大讨论如火如荼,*深入到人民群众之中,先后去了一些省份,引导人们进一步解放思想,摆脱“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束缚,从实际出发,寻找适合中国实际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道路。
1978年9月,*到东北三省及河北、天津走了一圈,他自己称之为“到处点火”。一路上,他发表了许多重要观点,史称“北方谈话”。
在“北方谈话”中,*提出,“四人帮”要搞的“穷社会主义”荒谬至极,只有努力发展生产,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才能体现社会主义的优越性。
他振聋发聩地指出:“我们太穷了,太落后了,老实说对不起人民。”因此,“要迅速地坚决地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要一心一意搞建设”。许多关于国家发展的重大问题在“北方谈话”中实现了破题,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打下了良好的思想基础。
2、把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
把全党工作的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一心一意搞现代化,发展生产力,这是十一届三中全会实现的最根本的历史性转折。*为这一转折的实现,作出了重大的贡献。
*从“文化大*”的深刻教训出发,从中国同世界发达国家包括周边国家和地区的差距越拉越大的严酷现实出发,认为中国再不能“以阶级斗争为纲”了,必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集中力量把国民经济搞上去,尽快改变我国的落后面貌。
早在1977年下半年*主要领导人在广州起草*全体会议文件时,*一开始便提出,文件应以什么为纲?怎么才叫工作的纲?这个问题值得研究。揭批“四人帮”可以叫纲,但这是暂时的,我们还有长远的考虑。
之后,他明确地讲,看起来现在以揭批“四人帮”为纲可以,但是很快就要转,要结束,要转到经济建设上来,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再不能提“以阶级斗争为纲”了。
正是从上述考虑出发,为了使党的工作在这次*全会上发生一次根本性的转变,*在*工作会议召开以前,提出应该在讨论经济工作之前,首先讨论一下全党工作重点转移的问题。
*工作会议开得空前热烈,生动活泼。在*、陈云等同志的推动下,在与会同志的共同努力下,会议果断地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作出了坚决把全党工作的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的重大决定,
并围绕这个问题,审查和解决了历史上遗留下来的一批重大问题和一些领导人的功过是非问题,决定发扬民主,加强法制,健全党规党法,严肃党纪,实行改革开放。
可以说,正是*关于实行工作重点转移的重大倡议,使这次*工作会议为三中全会的召开作好了准备,使三中全会开成了一次具有伟大转折意义的重要会议。
3、改革开放的宣言书
12月13日下午4时,*在*工作会议闭幕会上作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重要讲话。
*对这个讲话非常重视,在10月份出访日本之前,他就找有关的同志谈了自己的意见,让他们围绕工作重点转移问题,起草一个初稿。这个初稿在*工作会议之前就写了出来。
但会议进展很快,工作重点转移的问题顺利地得到了解决,会上又提出了很多新的问题,需要及时地作出回答,例如:如何评价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如何处理全面拨乱反正、纠正“文化大*”的错误和维护*的历史地位、实现安定团结的关系,
如何解决会上提出的人事变动的要求以及可能会由此引起的国际反应,等等。这些问题不解决,认识就不能统一,全党就不能很好地团结起来、顺利实现工作重点的转移。
*根据会上提出的新问题和国内外的反应,自己用铅笔写了一个约500字的提纲,然后找有关同志谈想法。后来,他又几次约见起草者,谈了一些修改意见,最后作了一些修改和润色加工。
从讲话稿的起草过程来看,这个讲话完全是在*的直接指导下,根据他的思想写成的。其中许多重要的话,都是他本人的原话。
讲话围绕全党工作重点的转移,着重讲了解放思想、发扬民主、向前看、研究和解决新问题4个方面的内容,提出了一系列重大的原则和*。
*的这篇讲话,不仅提出并回答了*工作会议与会者关注的、涉及历史转折的一系列根本问题,为*工作会议作了总结,而且为十一届三中全会提供了指导思想,因而它实际上成为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主题报告。
它的主旨和一系列重要观点,为全会所接受并被写入全会公报,成为指导全面拨乱反正和制定改革开放新*的总的指导方针。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党的十五大报告将这个讲话誉为“开辟新时期新道路、开创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理论的宣言书”。
由于*工作会议作了充分准备,12月18日至22日召开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全面认真纠正“文化大*”中及其以前的“左”倾错误,坚决批判了“两个凡是”的错误方针,高度评价了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
确定了解放思想、开动脑筋、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指导方针,果断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作出了把党和国家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实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党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
4、深刻改变中国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以*为核心的第二代*领导集体,以巨大的理论勇气和*远见,启动了发展社会主义的改革巨轮。他们不唯书,不拘泥于前人的个别结论,一切从实际出发,一切从历史条件和时代要求出发,开创了一条改革开放的强国之路。
经过近四年的拨乱反正和改革开放现代化建设,到党的十二大胜利召开,党已经从遭受“文化大*”的严重挫折转变到了领导全国人民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局面;
国家已经从冤案遍地、百业待兴、是非颠倒、问题成山的境地,走上了全党全国人民聚精会神搞建设的光明历程。
具体地说,*上,结束了长期社会*,实现了安定团结生动活泼的*局面;经济上,通过党的工作重点的坚决转移,改革开放现代化建设的举措引起了世界关注;
思想上,冲破了长期存在的教条主义和*的严重束缚,重新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组织上,整顿和加强了各级领导班子;
文化上,在纠正了长期存在的“左”的错误后基本走上正轨,并开始得到发展,初步出现繁荣景象。对此,全党和广大人民群众无不为之欢欣鼓舞。
这些巨大的变化,充分说明以*为核心的第二代*领导集体在治党、治国、治军中干出了实绩。
尤其是*上的远见卓识和宽阔胸怀,以及他驾驭宏观全局的高超本领和处理复杂问题的卓越能力,使全党全国人民深信不疑:这个领导集体是靠得住的,是我们党的希望,国家的希望。
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伟大意义和深远影响,已经和正在随着改革开放伟大实践的发展越来越充分地显示出来,并将贯穿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全部进程。
今天,在党的新一代*领导集体的领导下,我们取得了一系列新的历史性成就,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了坚实基础。
我国经济总量跃升到第二位,社会生产力、经济实力、科技实力迈上一个大台阶,人民生活水平、居民收入水平、社会保障水平迈上一个大台阶,综合国力、国际竞争力、国际影响力迈上一个大台阶,国家面貌发生了新的历史性变化。
在中国*党领导下,中国人民正在奋力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我们将继续高举*理论的伟大旗帜,坚定不移地沿着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开辟的正确道路,
积极应对前进道路上的困难和挑战,持续深化改革开放,大力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凝聚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力量,开启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征程。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中国*党第十一届*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7 20:53
中国*党面貌的历史性变化,最根本的,就是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为标志,端正了党的指导思想,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路线和组织路线,并以此为起点,坚定地依靠广大干部和群众的集体智慧。
从各个方面深入总结了历史经验,通过拨乱反正和全面改革,勇敢地走自己的路,在探索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实践中开创了党的事业新局面,开拓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境界,并在这个过程中加强和改善了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使党赢得人民群众衷心拥护,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
社会主义中国面貌的历史性变化,最根本的,就是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的否定“以阶级斗争为纲”的理论和实践、科学评价伟大领袖*同志和*思想、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引领下。
我国实现了从“以阶级斗争为纲”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从封闭半封闭到改革开放、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深刻转变,拥有十几亿人口的中国创造了并继续创造着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社会主义中国以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崭新面貌巍然屹立在世界东方。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中国*党第十一届*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