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3-09-26 18:24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1-28 17:03
孩子出现分离焦虑,即出现分离性焦虑症,对于症状较轻的孩子通常采用家庭治疗,即家长多与孩子进行沟通、交流。而症状较重的孩子,需要对其进行心理治疗。
1、家庭治疗:分离性焦虑症通常在孩子离开家或亲人时,出现发作性紧张、莫名恐惧与不安,常伴有自主神经系统功能的异常,且还可能出现哭闹。
此时家长需与孩子进行沟通、交流,疏导孩子内心恐惧,不要用冷漠的态度或打、骂的方式面对孩子的恐惧以及哭闹,同时家长也可在有空的时候带领孩子多做户外活动,尤其是体育锻炼和游戏,给孩子更多的陪伴;
家长要知道孩子会有拒绝分离的表现,是因为孩子产生了分离焦虑。孩子在和父母建立产生亲密情感后,又要*与他们分离时,比如家长送孩子上学,孩子就会用伤心痛苦的情绪以及大哭来表示拒绝与父母分开。这是婴幼儿焦虑症的一种类型,多发生在刚入学的孩子身上孩子从家庭进入到幼儿园,环境上产生了巨大的变化,这被称为是“心理断乳期”。
2、心理治疗:以支持性治疗为主,如心理医生耐心听取孩子的诉说,并予以同情和安慰,逐渐消除其顾虑和恐惧感,逐渐让孩子适应与依恋对象的分离,让孩子有充足的时间适应。对年龄稍大的孩子,也可以进行肌肉和精神的松弛训练等。
3、降低亲子依恋强度:在生活中要适当地放手,让孩子独立做一些事,使其感受到成就感,知道自己能独立完成,自己是可以的。
还有让孩子多出去接触其他小朋友及其家长(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试着让孩子和其他小朋友一起玩耍,找到自己的玩伴,与其他小孩子建立友谊,从而降低孩子对父母的依恋强度。
4、其次,家长可以根据孩子的个性特点,来区别对待、对症下药。幼儿园是孩子第一步进入较正规的集体生活环境,肯定有种种的不适应,但这对培养孩子的社会适应能力起着决定性作用。所以,家长要根据孩子的上学之后的反应,给孩子良好的反馈。比如,如果孩子是暴躁型的性格,家长可以采用冷处理的办法,让他自己先冷静一下,然后用鼓励的方法让孩子慢慢平静下来。如果孩子是压抑型的,想去接触但又不好意思迈出第一步,那么家长就要联合老师,不断地给孩子新的刺激,激发孩子的好奇心和新鲜感,让孩子明白新的环境也有自己喜欢的事情可做。
5、家长要利用孩子“结果选择”的心理,多给孩子提供独处的空间。孩子的很多行为产生的原因都是因为这个行为的结果可以给他带来好处,当家长多给孩子提供独处的时间后,孩子会发现原来自己可以脱离自己的父母单独的生活和玩耍,那么分离焦虑也会大大减弱。比如,家长可以多给孩子买一些绘本、积木或者是画笔等等,让孩子可以全身心的投入,家长也可以片刻的离开,以便让孩子逐渐地融入独处的空间。
家长也可以在与孩子分离之前,跟孩子具体地说明自己之后与孩子见面的明确时间,让孩子能够通过对父母的信任感受到安全感。
孩子的分离焦虑很常见,家长不能一直将孩子框在自己的羽翼之下,家长要采取合适的方法,引导孩子建立社交关系,完成每个发展阶段的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