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5 19:23
共2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5-04 14:56
教学目标 1、认识8个生字。会写6个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体会诗中的真情实感。 3、懂得热爱家乡,珍惜友情。 教学过程 一、激趣引入 师:刚才有个小朋友一脸兴奋地告诉我,本周六他想邀请几个小朋友到他家和他一起过周末。看来,这个小朋友是想干什么呀? 生:请客。 师:他想邀请小朋友到他家去―― 生:做客。 师:小朋友就是他的客人。“请客”、“做客”、“客人”都有一个――“客”字。对,现在我们就一起把这个“客”请到黑板上的田字格中来。 师范写,提醒“横撇”的“撇”和“捺”要写得舒展才好看,生书写。说说怎么记住这个“客”字,然后生根据同学的发言再写写、记记“客”。 二、初读古诗 1、播放媒体资源中的范读动画,学生注意生字的读音。 2、自读全诗,巡视指导。 3、检查自读,加强识字:抽生读诗,其余听读,评价,正音。 4、利用媒体资源中的认识作者部分,简介作者。 5、师:贺知章在天宝三载(744),辞去朝廷官职,告老返回故乡越州永兴(今浙江萧山),时已八十六岁,这时,距他中年离乡已有五十多个年头了。人生易老,世事沧桑,心头有无限感慨,于是写下了这首《回乡偶书》。谁能说一下诗题的意思? 提示: 《回乡偶书》的“偶书”,不只是说诗作得之偶然,还泄露了诗情来自生活、发于心底的这一层意思。 三、领悟诗意 1、紧扣““客”字”,启发思考 师:老师刚才说这首诗中也有一个“客”字,发现它了吗? 生:“笑问客从何处来”。 2、师:再读读这句诗,思考一下:对这个“客”字你还有什么发现或疑问? 生提问:客是谁?从什么地方来的客?为什么要来? 师:同学们都很会动脑,提出了几个很好的问题。老师再来问你们一个问题:这个“客”是“客”吗? 现在请孩子们仔细读诗或观察插图,去寻找答案。 出示媒体资源中的图片,帮助学生理解。 生自读诗歌,勾画。 4、指名回答刚才的问题。 例:(1)从诗中“笑问客从何处来”这句来看,他是客,那些不认识他的孩子把他当作“客”了。 (2)在插图中也看得出来这个人是“客”,因为他骑着马,马驮了一大包行李,这也是那些小孩认为他是“客”的原因。 (3)他不是客。这首诗是贺知章写自己的回乡经历,他三十六岁外出做官,到八十五岁才告老还乡,你们看第一句诗“少小离家老大回”就是这个意思。 (4)从第二句诗“乡音无改鬓毛衰”也知道了他不是“客”,他就是这个地方的人,还说着这里的话,几十年了都没改变乡音。 5、师:是呀!诗人三十六岁离开家乡,到八十五岁才回来,整整五十年哪!多少个日日夜夜啊!诗人时时刻刻都在思念着自己的家乡,可因为公务繁忙、交通不便就没能回到自己的家乡。而今,终于盼到了这一天!想了多少年,梦了多少年,家乡的一切还如我想像中的一样吗?大家一起来读――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生读诗句。 6、师:能说说诗句的意思吗?指名答,例:我小时候离开家乡,年纪大了回来;两鬓的头发已经疏落了,但家乡的口音没有改变。 7、师:面对“鬓毛衰”的作者,“儿童”是怎样的呢? 生: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8、师:理解诗句的意思吗?同桌相互说说。 同桌练说。 师:谁愿意来交流交流? 指名回答,例:村里的小孩见了我把我当作远方来的客人,笑着问我从哪里来。 四、感悟诗情 1、师:如果你就是贺知章。离开家乡几十年之后,回到了自己的家乡,遇到询问自己从哪里来的儿童,请你想象一下,你当时的心情会怎样? 生说感受。 2、师:是啊,岁月在少年的脸上留下了深深的皱纹,日子给乌黑的头发染上了白霜。漂泊在外的游子已不再是从前的模样,家乡的人与事每天也在变幻,但唯一不改的是游子的那颗回家的心,唯一不变的是对家乡深深的爱。请同学们带着这种深深的爱、浓浓的情再次朗诵全诗。 生自由练读。 3、指名读,师适时指导语气和节奏。 少小/离家/老大回,↗ 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 笑问/客从/何处来。↘ 提示:这首诗写自己回到久别的家乡时的喜悦与感慨。首行点明是回乡之作,“少小离家”与“老大回”句中自对,突出了诗人离乡之久,回乡之晚,概括地写出了自己四十多年久客他乡的事实。朗读时,可以把语速放慢一点热心网友 时间:2022-05-04 16:14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未改鬓毛衰。---------唐朝诗人贺知章的《回乡偶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