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5 19:41
共4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5-23 05:25
随着卫星传送技术的崛起,*电视台在保留出国片机制的同时,开始尝试通过通信卫星来实现与外国新闻机构的契约式节目交换。
这一时期*电视台建立的较为成熟的新闻交换机制有两个:一是与长期为其提供国际新闻的维斯新闻社和合众独立新闻社建立了新闻互购关系,这两家外国新闻机构可以通过设在香港的卫星接收站收录《新闻联播》节目,并进行有选择的发行;二是加入了亚洲太平洋广播联盟(简称"亚广联")于1984年1月开办的电视新闻交换网,该网络分为A区(东亚地区)和B区(东盟国家为主),*电视台所在的A区每周进行5次交换活动,*电视台对外发出新闻的频率是每天2条,此举不但进一步丰富了中国电视新闻国际报道的内容和种类,而且也为*电视台提供了一个对外传播的出口。
此外,*电视台还与海外华侨或外籍华人开办的商业电视机构进行接触和合作,促进其节目通过这些电视台实现在其他国家的"落地",合作方包括美国的纽约宏声传播事业公司、旧金山华声传播公司、洛杉矶斯扬传播公司,以及加拿大的多伦多中文电视台和温哥华国泰华语电视台等。这些地处北美的华语电视台虽然对西方观众没有什么影响力,但却使*电视台制作的中文节目得以被广大华人华侨接收和观看,间接扩大了*电视台的国际知名度,并为其20世纪90年代进一步在北美市场扩大覆盖面打下了基础。
与此同时,*电视台还从1985年开始开设了一些带有对外传播色彩的栏目。创办于1985年3月7日的《华夏掠影》被认为是中国第一个对外专题栏目,但实际上它是各地方电视台和地方*宣传部门向*电视台提供的各种出国片的综合播出平台,内容多为各地摄制的人文风光片或建设成就宣传片。由于*电视台在这一时期并没有专门的对外传播频道,因此《华夏掠影》也并不能真正实现对外播出。但该栏目的设置极大调动了地方电视台制作出国片的热情,也在运作的过程中不断进行对外传播理念的探讨和对外传播人才的培养。开办于1986年12月30日的《英语新闻》栏目是*电视台第一个真正意义上面对外国受众的新闻栏目。
在开播之日,广电部*艾知生先用英文向观众致辞,其后相继是国际新闻、国内新闻和天气预报板块,总时长为15分钟。栏目甫一播出,就受到在华外国专家、外交人员和外商的热烈欢迎,*电视台为此收到大量观众来信。同时,该栏目采用欧美国家流行的双主播和口播导语等形态,亦获得良好反响,并成为包括《新闻联播》在内的其他新闻栏目效法的对象。其实,*电视台并不是国内首个开播英语新闻节目的电视台,上海电视台先行一步,在1986年10月开办了中国第一个英语新闻栏目《英语新闻》。
这一时期对于西方人看待中国的观点和态度产生最大影响的电视栏目是美国公共广播公司(PBS)制作的《看东方》,这档用了三分之一的篇幅介绍中国的电视节目通过卫星总共被全美48个州的518个电视台播出,成为1985年度全美最受欢迎的电视节目之一。
其主持人为出生于中国桂林的美籍华人靳羽西,她因该栏目在促进美国人了解、认识中国上的巨大成功而被媒体誉为"现代的马可·波罗"。[649]随后,靳羽西与*电视台签订合同,开始为其制作一套名为《看世界》的节目,主要内容为向中国介绍世界其他国家的历史文化和风土人情。合作的方式在当时看来对*电视台十分划算:靳羽西无偿提供电视片,中国免费播放;节目总共包括52集短片(实际播出了48集),每集15分钟,分别在每星期日下午和晚上播出英文版和中文版,大约一年播完;每次播出前有3分钟广告时间,其收入双方对半分成。
靳羽西曾希望将栏目名称定为"一个世界"(One World),取儒家文化"天下大同"之意,但最终经协商,还是将节目纳入了*电视台已有的《世界各地》栏目,从1986年2月23日开始播出。尽管《看世界》在中国的影响力不及《看东方》在美国的影响力,但这还是令靳羽西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成为极受中国观众欢迎的外籍电视人。1988年2月19日《人民日报》刊登的一条新闻称:"靳羽西女士在中国*已几乎家喻户晓,她为中国观众制作的《世界各地》受到将近三亿中国电视观众的热烈欢迎。"
靳羽西在美国和中国取得的成绩固然不能算是中国对外传播事业的一部分,但她被行业和*打造为20世纪80年代中期中西方电视文化交流的一个象征符号这一事实,昭示着这一时期无论电视从业者还是电视观众均对"开眼看世界"和"让世界了解中国"有了更为强烈的*。从中日合拍《丝绸之路》取得巨大成功开始,中国电视从业者深刻认识到自身与发达国家同行之间的巨大差距。
对于此时的电视从业者来说,与西方电视机构进行广泛而持续的交流与合作不但是履行对外传播职能的*需要,也是自身拓宽视野、提升能力的业务需要。正如曾任《中国日报(英文版)》副总编辑的著名国际新闻记者于友所感慨的那样:我以为,靳羽西这样的华裔能做的事情,我们也应该能做到,我们和靳羽西同是黄帝子孙,我们也有一些业务经验,包括运用现代化新闻工作技术的经验,我们生活在中国,对自己的国家有较多的了解,包括思想意识上的要求。我们有的新闻工作人员有条件像靳羽西一样做好《世界各地》般的报道,关键是也要有靳羽西那样的志愿,掌握到丰富的知识和文艺才能,积极肯干,不怕辛苦。
因此,对于这一时期的电视对外传播来说,当务之急并不是取得立竿见影的效果,而是在与外国同行的密切交流中汲取前沿的理念与方法。*电视台20世纪80年代广泛与知名外国电视机构合作(参见表4.5),并在这种合作关系中不断虚心学习和提高;对海外华人开设的电视机构的供片则以免费提供或低价销售为主。地方电视台也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尽可能地与西方电视机构保持接触与合作,如1987年江苏电视台与联邦德国南德意志电视台建立了节目交换关系,双方还曾合办过《闪闪发光的中国》电视晚会,晚会在联邦德国三套节目的黄金时间播出,吸引了大约2000万观众。
总体而言,这一时期中国电视业的对外传播实践体现出一种较为温和的面貌,与国内电视新闻的喧嚣形成鲜明的对照。这一方面是由于对外传播作为一项极为昂贵的工程需要强大的资金和人才支持,而这一点在20世纪80年代的中国无法得到满足,故从业者只能采用一些"迂回"和"巧妙"的办法,虽然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但中国电视机构只能居于辅助性的地位,难以将国家意图明确地注入节目内容,这显然不完全符合党和国家在80年代初启动外宣工程的初衷。
另一方面,在80年代中后期,中国在国际社会上的地位极大改善,与美国、日本和许多欧洲国家的关系均达到历史最好水平,与苏联的关系也在戈尔巴乔夫上台后得以缓和,这使得国家层面上的对外传播的紧迫性有所松缓,外宣工作者获得了宝贵的学习与思考时间。对于宣传的"内外有别"和"外外有别"原则,以及对海外受众调查的重视,均已经在这一时期外宣工作者的观念中得以体现。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5-23 05:25
带来的改变是影视行业的多元化发展,因为有了广播电视,影视行业不断发展。热心网友 时间:2022-05-23 05:26
首先丰富大家的业余生活,得到了很好的娱乐方式,其次也方便了文化的传播。热心网友 时间:2022-05-23 05:26
信息传播速度快了。几乎可以说是能够实时直播,而不是像之前飞鸽传书,我们接受信息速度大大提高,效率也在逐倍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