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5 19:47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16 20:55
1 概况
2013年8月20日,受持续强降雨影响,贵阳市开阳县南龙乡翁朵村鱼田组发生2起滑坡灾害,造成区域内多处房屋、耕地和道路受损,其中6户28人的居住房屋不同程度损坏,但未造*员伤亡。灾害点的地理坐标为东经107°04′49.3″,北纬27°01′15.5″。
2 地质灾害特征
2.1 区域地质环境条件
2.1.1 气象及水文
灾害发生地属于中*带湿润温和气候区,气候温和适宜,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湿润多雨。灾害性天气有伏旱、倒春寒、夏旱、暴雨、冰雹、秋雨绵绵、凝冻等。年平均气温13.3℃,极端最高气温为33.7℃,最低气温-7.7℃;多年平均降水量为1019.4mm。每年5~9月为雨季,11月至次年3月为枯季。这里属长江流域乌江水系,发育一条北西走向溪沟,调查时流量约15 L/s。
2.1.2 地形地貌
调查区为侵蚀中中山斜坡沟谷地貌,沟谷沿北西方向延伸,区内地形起伏大,总体地势两边高中间低,海拔780~1016.1m,相对高差236.1m。滑坡地质灾害群发育于溪沟左岸斜坡中下部,斜坡自然坡度30°左右,坡面上残坡积层厚度0~5m,乔木灌木生长茂盛。鱼田组居民分散居住于滑坡体上。
2.1.3 地层岩性
区内出露地层由新至老为:
(1)第四系残坡积层(Qel+dl):岩性为碎石土夹块石,碎石含量50%以上,碎石岩性主要为泥岩、泥质白云岩,块石岩性为灰岩,块度0.1m×0.1m×0.1m-2.5m×2.5m×2.5m。该层厚度0~5m,分布不连续。
(2)寒武系下统清虚洞组
岩性主要为灰、深灰色中厚层块状灰岩,岩体完整性较好。该层厚度150~400 m,属于硬质岩类工程地质岩组。
(3)寒武系下统金顶山组
岩性主要为灰*页岩及紫红色钙质泥岩,岩体呈碎裂状。该层厚度100~250 m,属于软质岩类工程地质岩组。
(4)寒武系下统牛蹄塘组
岩性主要为黑色炭质页岩夹灰绿色砂质页岩,岩体呈碎裂状。该层厚度100~200 m,属于软质岩类工程地质岩组。
2.1.4 水文地质条件
根据区内出露的地层岩性、地下水动力条件及含水介质特征,调查区地下水类型分为松散岩类孔隙水、碳酸盐岩岩溶水、基岩裂隙水。其中松散岩类孔隙水赋存于残坡积层碎石土夹块石的孔隙之中,富水性弱;岩溶水赋存于寒武系下统清虚洞灰岩的溶洞、裂隙中,富水性中等;基岩裂隙水赋存于寒武系下统金顶山组、牛蹄塘组中的风化裂隙中,富水性差。
调查区地下水以大气降水为主要补给源,降水通过裂隙渗入补给地下水,地下水接受补给后,从西向东径流,以泉的形式排泄于地势低洼地带,调查区出露3个下降泉。
2.1.5 地质构造与地震
调查区地质构造复杂,发育两条性质不明断层:①走向70°左右,长度约2.5km,影响宽度约300m;②走向35°左右,长度约1.5km,影响宽度约100m;两条断层相交于溪沟左岸斜坡中下部。受断层影响,节理裂隙极为发育,两组主控裂隙产状为250°∠75°及70°∠60°,裂隙宽1~5cm,裂隙间距0.1~0.5m,局部切穿岩体,岩体完整性差。
根据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颁布的《中国地震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工作区地震基本烈度为Ⅵ度,地壳稳定性良好。
2.2 灾害特征及影响范围
2.2.1 灾害特征
2起滑坡灾害中1号滑坡位于溪沟上游左岸,2号滑坡位于溪沟下游左岸(图1)。
1号滑坡灾害特征:1号滑坡为一残坡积层推移式滑坡,所在位置原始斜坡坡向为45°,坡度30°左右。滑坡剪出口标高776m,后缘标高885m。滑坡平面形态呈舌形,纵长约300m,横宽约200m,滑体平均厚度5m,总体积约30万m3。滑坡主滑方向为45°,控滑结构面为岩土接触面,滑体物质主要成分为黏土夹碎石,碎石含量约50%,结构松散。
该滑坡目前特征较明显,具体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拉张裂缝
滑坡后缘发育一条拉张裂缝,裂缝呈弧状,长度约60m,裂缝宽度10cm左右,碎石土充填。据当地村民介绍,该裂缝初现于2010年6月,有逐年变宽趋势。
图1 滑坡灾害全貌图
(2)局部滑塌
滑坡体上于2013年5月25日暴雨过后,出现4处小规模滑塌:
① 位于滑坡中上部右侧农田中,滑塌范围长约25m,宽约40m,滑移方向0°,靠坡顶一侧形成高0.2m的错落坎。
② 位于滑坡中上部居中土路下方,滑塌范围长约12m,宽约10m,滑移方向45°,形成高约1.5m错落坎。
③ 位于滑坡下部右侧村民聂绍富家民房后,滑塌范围长约5m,宽约30m,滑移方向20°,滑距5m,造成一蓄水池前移5m,房屋柱子部分被掩埋。
④ 位于滑坡中部左侧水泥路下方,滑塌范围长约13m,宽约10m,滑移方向90°,造成一株杉树滑移5m,形成高约2.5m错落坎。
2号滑坡灾害特征:2号滑坡为一残坡积层推移式滑坡,所在位置原始斜坡坡向为45°,坡度30°左右。滑坡剪出口标高700m,后缘标高810m。滑坡平面形态呈近矩形,纵长约300m,横宽约300m,滑体平均厚度3m,总体积约27万m3。滑坡主滑方向为30°,控滑结构面为岩土接触面,滑体物质主要成分为黏土夹碎块石,碎块石含量约75%,块石为坡顶坠落的灰岩,结构松散。
该滑坡特征较明显,具体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拉张裂缝。滑坡中上部左侧发育三条拉张裂缝。一条裂缝发育于村民李国平家院子中,呈长条状,走向120°,长度3m,裂缝宽度2cm左右。据当地村民介绍,该裂缝初现于2011年6月,有逐年变宽趋势。第二条裂缝发育于村民刘士兵家院子中,呈长条状,走向130°,长度6m,裂缝宽度0.5~1cm。据当地村民介绍,该裂缝初现于2012年1月,有逐年变宽趋势。第三条裂缝发育于村民刘士兵家房屋墙体上,房屋结构为砖混,第四条裂缝呈长条状,产状230°∠20°,长度1.5m,裂缝宽度0.5~1。据当地村民介绍,该裂缝初现于2012年1月,有逐年变宽趋势。
图2 1 号滑坡灾害特征
(2)局部滑塌。滑坡体上于20年前发生一次滑塌,于2013年5月25日暴雨过后又出现3处小规模滑塌:
① 位于滑坡中上部居中水泥路上方农田中,滑塌范围长约15m,宽约10m,滑移方向0°,靠坡顶一侧形成高3m的错落坎。
② 位于滑坡中上部右侧民房后,滑塌范围长约15m,宽约10m,滑移方向40°,形成高约2.5m错落坎,该点为本次造成灾害的主要点。
③ 位于滑坡中上部右侧水泥路下方,滑塌范围长约3m,宽约2m,滑移方向320°,造成水泥路半边悬空。
2.2.2 影响范围
1号滑坡直接威胁坡体上鱼田组、铁钉山组居民住户9户52人及乡村公路260m生命财产交通安全,2号滑坡直接威胁坡体上鱼田组居民住户11户63人及乡村公路240m生命财产交通安全。综上,受滑坡灾害影响的共计居民住户20户113人及乡村公路500m。
在特殊气候或工程活动影响下若滑坡整体下滑时,会对危险区内的村民20户113人造成严重威胁;若发生滑坡局部滑移时,会对坡体上行人及民房造成危害。
图3 2 号滑坡灾害特征
2.2.3 灾害发生的原因
1号滑坡、2号滑坡所处位置均为平直陡斜坡,区域上属于“上硬下软”地层组合类型,残坡积层较厚,结构松散,透水性饱水性强。下雨时,雨水渗入残坡积层,造成滑带土饱和软化,天晴时,水位骤降,被水浸泡的后缘土体在内部孔隙水压力和地下水动力以及土体自重的共同作用下,产生向沟谷临空面方向的变形滑移,并对下部坡体产生推移作用。
3 地质灾害巡查监测
南龙乡翁朵村滑坡之前为一地质灾害隐患点,由于开阳县国土资源局双流镇国土所对其进行长期监测,平时每周巡查一次,下雨时则加强巡查密度,并作好监测记录,对地质灾害的变形情况作详细的记录。
险情发生后,及时启动预案,实施应急避让。开阳县国土资源局会同南龙乡*当即决定启动预案,组织相关人员赶赴现象,设立警戒线和警示标示标牌,划出危险区域,组织群众撤出到安全地带。
4 经验与启示
(1)巡排查要到位,反应要迅速。重点对各地质灾害隐患点、学校、城镇、村寨等群众密集区域详细排查,确保无遗漏、不留盲区、不留死角,这是有效应对突发事件的关键,对于滑坡、崩塌地质灾害的应急处置尤其重要。此次崩塌点由于地处村寨背山,山势险峻、树木丛生,很难对危岩体裂缝进行详细监测和发现,如果巡排查不到位,*部门反应不迅速,就有可能贻误最佳撤人、救援时机。
(2)建立健全完善的应急管理系统确保防患于未然。建立了完善的群测群防监测预警预报系统和地质灾害汛前排查、汛中巡查、汛后复查制度和灾情速报、汛期值班等工作制度,一旦发生地质灾害灾险情,立即启动应急预案。此次险情当发现有崩塌发展加剧迹象时,县国土资源局和乡*在第一时间上报县委、县*,为人员安全撤离赢得了时间,并及时成立应急避让工作领导小组应对应急处置情况,县、乡、村党员干部严阵以待,并于当日晚全部投入救援救助工作,为及时撤离危险区群众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3)应急调查,科学防灾。为切实了解崩塌危险隐患的危害程度和发展趋势,及时邀请地质灾害防治专家开展专业性勘察,建立了县级地质灾害防治专业技术支撑新模式,较好地推进了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处置工作,并将专家有关监测防范措施反馈县、乡(镇)*,提高了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针对性,加强了地质灾害防治专业化与科学化管理水平。
(4)抓好地质灾害宣传培训是成功避险的前提。开展经常性的地质灾害宣传培训工作,能够增强群众的主动防灾意识,提升群测群防自救互救能力。近年来,县国土资源局每年汛期前组织乡镇分管领导、村组干部、监测员等进行地质灾害防治知识培训,将地质灾害简易监测、临灾处置、应急避险等基本常识传授给基层干部和群众,增强了受威胁全体群众的防灾意识。在此次应急避险过程中,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将受威胁群众撤出危险区,为成功避险赢得了宝贵时间,得力于防灾知识普及的成效,得力于群众的相互协助与配合,得力于群众的防灾避险意识和自救互救责任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