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资治通鉴的一些问题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3-09-14 04:35
我来回答
共3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4-29 17:15
-通鉴为宋神宗所定,取意“有鉴于往事,以资于治道”。“鉴”有引为“借镜”之意(以史为镜)。
-《资治通鉴》编修工作艰巨,先由助手搜集资料和编写初稿,然后由司马光综合全书,加以增删,再由司马康检订文字。在资料搜集方面,单是正史有十七种,参考的野史,谱录,别集,碑志等杂史有三百多种,加上龙图阁等藏书,可以想见当时资料之丰富。(M:编纂史书参考前代史书资料是正常且必要的,如《史记》参考《左传》、《尚书》等等)
-《资治通鉴》不是第一部用此种体例编写的史书(M:《春秋》、《竹书纪年》都比它要早)
-《资治通鉴》着重于*与军事的着墨,对于经济、文学、科技方面记载不多,史书普遍会带有史书作者的历史取向,这也是中国史书的通性(M:如《史记》对于人物事情的评价,“太史公曰”;《左传》评价,”君子曰“等等)。学术界不存在所谓“文学体史书”,许多史书的文学价值同样很高,如《汉书》《史记》等。
以上
参考资料:《资治通鉴》宋·司马光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4-29 17:16
通史,借鉴。远比你举的正史更加广泛。史书改成通史较妥,第一是春秋。非文学体,文学书创,史须证据,可以算军政史。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4-29 17:16
通用参考书的意思 哈哈 不要理我 我来混经验乱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