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程已传几代?是否已断代?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5 17:26
我来回答
共3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22 09:35
二程已断代。
二程,即程颢和程颐,河南洛阳人,他们的学说也称为“洛学”,与同时代的张载所创的“关学”颇有渊源,二者理学思想对后世有较大影响,南宋朱熹正是继承和发展了他们的学说。他们的理学思想主要见于《遗书》、《文集》和《经说》等,均收入《二程集》中,中华书局1981年出版该书校点本。
程颢字伯淳,又称明道先生。程颐字正叔,又称伊川先生,曾任国子监教授和崇政殿说书等职。二人都曾就学于周敦颐,并同为宋明理学的奠基者,世称二程。 死后葬于洛阳伊川二程墓。
简介
生于宋仁宗明道元年,卒于宋神宗元丰八年。字伯淳。学者称明道先生。中国北宋思想家,理学奠基者。官至监察御史里行。嘉祐年间举进士后,任鄠县及上元县主簿、晋城令。有治绩,官至太子中允、监察御史里行。曾参与王安石变法,后因反对新法,被贬至洛阳任京西路提点刑狱。与先后被贬至洛阳的文彦博、吕公著、司马光等相互联系,继续反对新法。哲宗即位,司马光执政,荐程颢为宗正寺丞,未及行即病逝。嘉定十三年(1220),赐谥纯公。淳祐元年(1241)封河南伯,从祀孔子庙庭。程颢早年受父程珦之命,与弟程颐和周敦颐问学,由此立志于孔孟之道,又泛览诸家。由于他和程颐长期在洛阳讲学,故他们的学说亦被称为洛学。
程颐[yí],(公元1033年—1107年),生于宋仁宗明道二年,卒于宋徽宗大观元年。字正叔。学者称伊川先生。中国北宋思想家,理学创立者之一。曾任国子监教授和崇政殿说书等职。。十四五岁时,与兄程颢同学于周敦颐。在游太学时,作《颜子所好何学论》,主管太学的胡瑗惊异其才。
程颐
程颐
王安石当政时,未被起用,与兄程颢在洛阳讲学。司马光执政时,被荐为崇政殿说书,与修国子监条规。在为哲宗侍讲期间,敢以天下为己任,议论褒贬,无所顾忌,声名日高,从游者日众。其后,程颐因反对司马光的新党执政而被贬,任西京国子监守。不久削职,被遣送至四川涪州,交地方管制。程颐在被贬期间,完成著作《周易程氏传》。徽宗即位,得以赦免,但不久又受排斥,遂隐居龙门,遣散门徒,不久病死于家。至南宋,追谥正公。
二人都曾就学于周敦颐,并同为宋明理学的奠基者,被世人称为“二程”,是北宋著名的理学家和教育家。
二程的心理学思想较为丰富,在他们的思想体系中的地位也至关重要,因此后世称为“身心之学”或“心性之学”。他们的最高哲学范畴是“理”,它作为绝对本体而衍生出宇宙万物;他们的最高心理范畴是“心”,它作为“理”的等同物而产生人的形体:“有是心,斯具是形以生。”
二程的理学思想对后世有较大影响,南宋朱熹正是继承和发展了他们的学说。他们的心理学思想主要见于《遗书》、《文集》和《经说》等,均收入《二程集》中,中华书局1981年出版该书校点本。
在学风上,两程提出了“穷经以致用”的主张,突破了汉学不敢独立思考的墨守成规的治学方法,不失为一大进步。当然,在理学后来被定为属于支配地位的意识形态以后,就长期束缚了人们的思想,妨碍了知识分子的思想开放,阻碍了自然科学的发展,故其消极面仍然是不可忽视的。
二程之所以能成为旷世大儒,除了与他们自身的渊博学识分不开外,也与他们的人生经历密不可分。
二程出身于“名门望族”。他们的高祖程羽,是宋太祖赵匡胤手下一员将领,也是赵光义的幕僚之一,以后又做过宋真宗的老师,官至兵部侍郎,死后赠封少卿。曾祖父曾任尚书虞部员外郎,祖父则为吏部尚书。两程的父亲程珦[xiàng]又以世家的荫庇,照例做了一个“郊社斋郎”,得到了晋升机会,由此起家,连续做了几十年的*和地方官,官至太中大夫,到了暮年,才因老病退休。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22 09:35
少年“二程”离开黄陂后去了洛阳,但后裔仍然集中于武汉市黄陂区附近。据黄陂“二程”文化研究会介绍,原来,“二程”的嫡系子孙中有几支大概在明洪武年间又从外地迁回了黄陂,分居在黄陂前川街道的的18个村民居委会,一共近2万人。除此之外,黄陂附近的县市,如孝感市的丰山镇、武汉市新洲区的李集镇、红安县的二程镇等地,也散住着一些“二程”后人。
经该会几年的走访调查,黄陂一带发现了由外迁来的几支比较大的支系。影响力最大的第一支,是本报曾经报道过的程家墩一支,被族人尊为一世祖的程尚仁是“二程”的第20代孙,他有三子,其中长子一言的后人世代居住黄陂程家墩。第二支是程颐的7世孙程梧之的儿子程万二,于明洪武二年奉诏从洛阳迁来,落脚于黄陂的姚集镇。第三支是程颐的8世孙程德用之长子程祖一,常思返先祖故里,于明洪武2年从河南洛阳迁来黄陂西黄孝河边的老屋湾,改湾名为“港边程”(后归孝感管辖)。程祖一的14世孙程金榜带着全家人,坐乘牛车迁居回了黄陂李集镇创建家园,人称“牛车程”,如今传了十几代人。第四支是程文炳、文焕两兄弟从江西迁来黄陂长堰地区的鹿儿山,创建“路边程”。第五支是同样也是明洪武初年从江西迁来的程旺祖,子孙定居于黄陂区的六指街道。
这些至今还居住在黄陂的程氏家族,基本上都是以农业为生,有家谱证明为“二程”后裔的。他们迁居来此的*根基和条件,正是因为这里是先祖“二程”的出生地。有的家谱甚至记载着为守护二程遗迹、供奉二程祠堂而迁居的目的,这自然也是仰慕先祖最直接的一种方式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22 09:36
二程,即程颢和程颐,河南洛阳人,他们的学说也称为"洛学"。
二程夫子随父离开黄陂后,就再也没有回到黄陂。直至元末明初,他们的子孙念其先祖程颢、程颐根基是黄陂,有不少人陆续迁居黄陂。在明朝洪武年间,迁居黄陂的一共有三支人马。
1、一支是程颐的七代孙程梧之子万二,据《古贤程氏宗谱》程氏黄陂派序中记载“明洪武二年,吾祖万二从河南洛阳至安徽六安霍山过籍到黄陂插草为标。叔伯兄弟八人以万字排号,万一居孝感,次房万二看中巴陵市畈,市畈田地大殷,因住其地。万三、万四住新洲等地,其余几房未详。”而“巴陵市畈经堂乃程氏公祠,满清同治末年改为吉言祠,清朝末年,庙墙损坏,恐废没提倡重修,卖程家林子祖田六斗六升,按户事实捐款。”由上可知,谱中的巴陵市畈应是现在姚集程家林子一带。故姚集程家林子的始祖为万二。
2、“程颐七代孙万一于明洪武二年从河南洛阳迁居黄陂西黄孝河边的老屋湾,改湾名为港边程(后定县界时,划归孝感县管辖。笔者)。据《据《北环程氏宗谱》卷二原序记载(23):北环程氏宗谱》卷二原序记载(23):长祖第十四代孙程天赐,怀念先祖二程夫子的出生地黄陂,带着儿子由港边湾(程)迁黄陂李集镇泡桐地区的驻程岗定居,传三代。长祖第十四代孙程金榜带着全家人,座乘牛车迁居到黄陂李集的民安集地区创建家园,取湾名牛车程。此地田地宽阔,全家人勤扒苦做,农业生产蒸蒸日上,人丁兴旺,传十二代,发展成五百多人的大湾村。故,这些湾组的始祖是万一公。
3、是元末明初,程颐的嫡系八世孙程德用之长子祖一,迁居黄陂*堰地区的鹿儿山,创建路边程。据《古贤程氏宗谱》载“祖一,号顺泉,自江西迁楚北陂邑崇义乡子强村鹿儿山周家社下创业,垂统家声,丕振以传后世,瓜瓞绵绵,而荻贤之庇阴矣。”据史料考证,鹿儿山周家社下就是现在的路边程。因这里山青水秀,土地肥沃,良田成畈,男耕女织,子孙发展昌盛。
湖北黄陂地方族谱记载:
二程夫子的后裔在黄陂大地上繁衍生息发展到一万五千余人,据考察初略登记,解放五十多年来,程氏家族分居的三十五个湾(组),大学生近三百人,其中博士生3人,研究生10余人,留学生5人。这些人中,任县团级以上党、政、军干部的有15人,大专院校任教授的22人,在中国人民*部队、*队中任连级干部的17人,其中一人被国家*授予“全国优秀人民*”称号。党的第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在改革开放方针的指引下,他们积极投身经济建设,发展成为百万元以上的民营企业家有20余人(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