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3-09-08 12:58
共5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2-02 23:39
历史上的李鸿章一直是一个极具有争议性的人物,很难说,她到底是功大于过还是过大于功?很多人不明白,被称为铁血宰相了的他,为什么越来越不硬气?但如果我们综合来看清晚期的历史,我们能够清楚地感觉到当时的情况,非他一人之力能够改变,他已经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做到最好。
当时的情况来看,清*内部慈禧太后当政,她虽然把握实权,但在*上并不如武则天,也不如吕雉,也就是说,他有称帝之心,却无称帝之能。也因此,清*内部十分混乱,而慈禧太后有极尽奢靡花银子像流水水一样,导致国库空虚,百姓的生活民不聊生,民间各地起义的队伍不断。
而外有强敌,由于清*的闭关锁国*,致使清*的发展远远落后于其他国家,肉食强弱是必然的。列强们强行打开清*的大门,面对实力如此悬殊的情况,清*在气势上已经败了,慈禧太后软弱怕死,一心只想要各地赔款,为自己赢得一线生机。
面对这两个现实的情况,李鸿章在*上再有主张和手段,也无力改变当时的现状,他只能代表清*一次又一次的卑微求和,一次又一次的后退。再加上当时的官兵多受鸦片侵蚀,辛苦创建的北洋水师也灰飞烟灭,李鸿章曾经火热的报国之心也逐渐冷却下来。很多丧权辱国的条约,经他手而签订,这些都不能怪他,因为这不是他决定签不签的事。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2-02 23:40
在当时的情况下这是没有办法的,想要保全清朝,只能做屈膝投降的事情。热心网友 时间:2024-12-02 23:40
因为他更加的顾全大局,在他看来,自己这样做能够为清朝的发展做出最后的贡献,能够让清朝再维持几年。热心网友 时间:2024-12-02 23:41
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当时的实力完全敌不过境外势力,只能龟缩着慢慢发展自己的实力,争取日后反抗。热心网友 时间:2024-12-02 23:42
只有这样才能给清朝争取生存的机会,当时清朝已经*不堪,他深知若不屈膝投降,只会加快清朝的灭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