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3-09-18 15:35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2-02 22:53
古代战争的目的其实就是为了那一亩三分地
中国人一直属于耕种文明,他们把重点放在土地开拓上。因此,自夏,商,周以来王朝的最重要的事就是土地的使用。住在土地上的大多数人总是对土地有强烈的感情,所以会有落叶归根的说法,大多数人不愿离开自己的土地,自己的土地比什么都好;
甚至是君主的命令和战火也不能阻止人们对土地的爱。因此,中国土地上的大多数农民都是在土地上耕种的农民。在平时,这些人负责繁重的劳动。当战争来临时,他们就是战场上的士兵,人民和士兵之间经常互相转换。
人们一直对战争感到反感。由于农耕文明的春秋收获,很容易形成一种固定的习惯,即在日出和日落中体验春,夏,秋,冬的变化。这是和平时代的礼物,人们大多数人都乐于享受这种礼物,所以他们非常不愿意参加战争。
临时招募的农民士兵也非常担心出兵打仗会耽误耕作,甚至他们会说“我后不恤我众,舍我穑事,而割正夏”有的直接从军队返回家乡开展耕作,最后的战争结束然后人们回归乡间田野,所以大多数农民士兵都会回归家乡。
因此,古代想要组织大战还是非常困难的。大多数人对土地的依恋超越了赢得战争的野心。 战争是为了夺取更多的土地并让更多的牛和马有奔跑的地方。为了让更多的农民士兵享受土地的恩赐,一个国家的部落酋长或君主将承诺人们使用更多的土地,这是人们参与战争的最初目的,如果说“抢钱,抢食物“太粗鲁了,那是因为人们忘记了战争的初衷
。当战争结束时,在血流成河的高山峡谷或草原平原上,人们站在无数的受害者身上,在新的土地上建造驻军,集结成为军事城镇,并逐步向敌人的部落进发,对许多堡垒都发动了战争。这也是自我力量领土之外的军事防线。
它可以作为发动攻击的先锋力量,使战争之火在其他国家的领土上燃烧得更多。春秋战国时期的许多战争,无论是齐,晋还是楚,都经常在敌人的领土上部署战场。目的是保护自己的领土和主体,使战争不会如此迅速蔓延到自己的身上。
征服者在其他人的土地上建造都城,他们能够更有力地控制敌国的领土,侵蚀敌人的文化,更好地控制敌人部落的反叛。成汤灭夏过后,夏朝首都附近的祭司建立了“西毫”,军队建立了军事基地。武丁击败了夏遗民,并在这里建造了一块大邑,形成了一个大规模的唐国地。周人灭了殷商后,他们在洛邑地区建造了首都,并辅以三监,以遏制旧势力的崛起。
周公东征后,“以武庚殷余民封康叔为卫君,居河、淇间故商墟”,将周子人的亲属封印在东夷的土地上,如姜子牙到达薄姑。周人的入侵和对土地的竞争充满了血雨腥风。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们经常在战争失败后被驱逐出境,甚至更远地移动到更远的地方。
例如,大禹在与三苗的战争之后,三苗被驱逐到更偏远的南方。夏桀与成汤失败后,逃往北方成为戎狄,一个逃到江南的土地;而殷商灭亡后,殷商部落直接被流放到朝鲜;更不用说其他的国家了,其实战争成功与否就是看你是否守住了自己的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