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3-09-09 19:23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1-20 12:42
作为一名为人的一生发展奠基的幼儿教师,石利颖深深的感受到职业所赋予自己的艰巨责任与使命,始终高度重视自身的*思想与道德修养建设。十多年来矢志不渝的忠于党、忠诚人民的教育事业,坚定信仰,不懈追求,同时模范履行教师岗位职责与职业道德,热爱幼儿、以生为本、严谨治学、为人表率。“用笑容点亮孩子的心灵,用赞美预言孩子的成功。”是石利颖老师教育行为的真实写照和执著追寻。在此信念指引下,生活上,她耐心了解每一个孩子的需求,用微笑或帮助或鼓励他们克服生活中的难题;工作中,善于观察、准确把握孩子的年龄特点与学科特点,大胆尝试,勇敢创新,将先进的教育理念创造性的应用于自身的教育教学实践,力求使每个幼儿都在自己适宜的教育行为下获得成功的人生体验。在石利颖老师的眼里,每个孩子都是独特的个体,都有着不同的发展轨迹和成长需求,因此,“教育要在了解孩子的基础上,以最优化的方式出现,才能让每个孩子在自己的轨迹上获得最佳的发展”。为了这一承诺与追求,她力求营造宽松、平等的班级氛围让孩子们释放天性、愉快成长,在走进了一颗颗幼小童心的同时,也找到了适合他们发展的教育。面对腼腆内向、不好表现的孩子,石老师总是爱护有加,多与她交流、做她的伙伴,并创造机会鼓励她当众表达表现,用自己的爱与热情感染影响她们,让她们敞开心扉、体验成功、获得自信;常常游离在集体之外的孩子往往有很多独特的兴趣与想法,石老师总会留心观察他们,在满足孩子有益的个性需求的同时,用更加丰富有趣的活动吸引他们参与,让他们感受集体活动的快乐,逐渐走进集体之中。石老师的班上还有一个有趣的现象,越是“淘气”的孩子越是石老师的好朋友和小助手,因为石老师会用敏锐的双眼搜寻他们身上的闪光点,给他们赞美和鼓励,让他们充分展示自己的优势,在积极接纳的班级氛围中,这些孩子也愿意和老师、同学交朋友,为集体和他人服务,并主动调整不适宜的行为。
身边的教师们总是好奇地问她:“面对淘气的孩子,你怎么就不头疼?你有什么办法让他们在你面前就不调皮捣蛋?”石老师直言,她并没有什么好招,而是多年的教育经验告诉她——对待这样的孩子就是接纳、不另眼相看、不要给他们贴标签,要善于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不要吝啬表扬与赞美。要知道,孩子的心是明亮的,你对他们好,他们是可以感受到的,当他们明白“老师像爱其他孩子一样爱我甚至更爱我”的时候,他们对你就会愈加的信服与喜爱,行为开始改观也就是自然而然的事情了。
记得,在她的班中曾有一个令很多老师感到头疼的小朋友,他有着极为敏感的自尊,很难与人相处,稍不如意就会大发脾气,影响班级正常秩序。于是,石老师主动了解、接纳他,发现他的优势,因势利导;当他情绪波动、大发脾气时,有意转移小伙伴们的注意力,使其自然冷静;利用业余时间,积极与家长沟通,向家长建议教育的有效策略……慢慢地,在石老师的引导下,孩子学会了如何与同伴交往,学会了关心他人。七月,当戴上红领巾拿着三好学生奖状的孩子重回幼儿园看望石老师时,石老师的眼眶噙满泪花,她享受着那扑面而来的职业幸福与快乐,高兴于孩子没有忘记幼儿期间关爱他的老师,更激动于教育所赋予孩子们茁壮成长的伟大力量。
“爱是一切教育的基础,只有让孩子感受到老师爱我,才能让他们愿意朝着教师的期望前进。”爱的故事,对于石老师而言总是不胜枚举。石利颖用真诚与热情感动着家长,用关爱与真情滋润着幼儿,实实在在的行动收获到孩子的喜爱、家长的信任、同行与社会的肯定与赞誉。2005年9月《新崇文报》以“爱在蓝天下”为题报道了她以爱育生的事迹;2009年9月《中国教育报》又以“我活在孩子成长的幸福中”为题对她进行了采访报道;2010年石老师作为崇文区师德报告团成员,应邀到本区中小幼院校进行了题为“在孩子成长的幸福中前行”的师德报告,获得一致赞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