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用油为什么在冬天会变成固体?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5 23:08
我来回答
共5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5-02 07:09
不会坏的,
中国粮油学会刘立法博士指出:“跟水在0摄氏度下会结成冰一样,液态的植物油在存放温度低于某一点后都会出现凝固现象,任何纯净的液态植物油在存放温度低于凝固点时都会自然凝固,而且即使是同一油品,因生产批次的不同或温度变化程度的不同,它的凝固或浑浊的程度也不同,并不代表油品的质量有问题。特级初榨棕果油与橄榄油以及花生油的凝固点大约为5摄氏度,普通的大豆油则为零下8摄氏度,而调和油根据配料的不同凝固点大多为2-13摄氏度。玉米油的凝固点为-10℃。
专家还指出,食用油并不是在低温下越清澈透明越好,纯正初榨的食用油才是我们应该选择的重点。油品出现凝固现象其本身品质没有任何变化,只要适当温热,就能使其自然融化,可以把油品放在暖气边或是40-60摄氏度的热水中便自然融化。为使用方便可将食用油放在15摄氏度以上的室温环境,则不会发生凝固。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5-02 08:27
一般说来,植物油的饱和脂肪酸含量较低,动物油的饱和脂肪酸含量较高。比如我们熟悉的猪油,平均饱和脂肪酸的含量达到了40%,一般温度低于27℃,猪油就会开始结晶、凝固。
花生油中平均饱和脂肪酸的含量为20%,并且其中的长链饱和脂肪酸(二十烷酸、二十二烷酸、二十四烷酸)的含量比一般植物油都高,因此在8~12℃的温度下,花生油就会开始发朦和析出固体(少部分花生油甚至在15℃以下就会开始发朦)。
大部分菜籽油、玉米油和葵花籽油在0~5℃的温度下不会结晶但会一直发朦,那是油里的蜡脂低温析出的缘故,蜡在油中的含量很低,但是一旦析出就会影响油的外观。蜡脂的存在不会改变油的营养价值,但是很多消费者不愿意接受外观看起来发朦的食用油,因此生产商为了这几个油种在冬季的销售一般会增加一道脱蜡工序(Dewax)。脱蜡就是通过降温将油中的蜡质析出并用助滤剂吸附,然后用板式过滤机过滤掉助滤剂,得到成品。但是脱蜡也不是万能的,如果是持续的低温,这几种油照样会发朦。
南方很多地方冬天的气温会降到0℃左右,花生油基本都是冻成白花花的一片。这反倒也可以用来检验花生油是否掺假。如果花生油到了8℃仍然能长时间保持澄清透明(注意是长时间,因为产地不同花生油的脂肪酸组成也不尽相同,有些花生油可能结冻的很慢),就要考究是否加了大豆油或者菜籽油什么的。(单靠低温时检测食用油是否冻住,来说明是假油是片面的)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5-02 10:01
具体原因:
液体在一定的温度下都会发生液态到固态的物理变化,食用植物油也不例外。食用植物油在一定低温下液态由澄清透明逐渐变为发朦,渐渐出现析出物呈固液混合状态,最后完全转为固态,通俗的说法叫结冻(与水结冰现象类似)。
固态的食用油是能够食用的。
食用植物油冬天凝固的物理变化,不影响产品的品质,食用油中的固体物质是饱和脂,不需要清除,植物油凝固后依然是甘油三脂,没有任何化学变化,温度回升后依然会变成澄清透明状态。只要符合国家标准的产品,可以正常食用。带包装的大品牌食用植物油是经过严格质量管理体系,采用科学工艺生产的,其品质是更有保障的。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5-02 11:53
可能是温度过低,食用油添加一定配料后其中某些地方可能局部的凝固点可能会比较低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5-02 14:01
油也会结冰的啊 他也是有凝固点的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