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的太湖是怎样形成的?有什么传说啥的没?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5 23:11
我来回答
共2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18 13:58
按照科学家们的说法是因为3万前从地球外面。并落下了陨石。就产生了影响然后慢慢的形成的太湖我不太认同这样的说法就是说如果是。地球外面的陨石产生影响,那太湖有多深大家想一下从地球外面掉下的。石头产生影响,那么石头本身呢?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18 13:58
关于太湖的形成演变,一些学者认为:太湖形成是在全新世最高海面时,太湖平原受到了广泛的海侵,形成了一个大的海湾,以后由于长江口南岸和钱塘江北岸两大沙嘴不断增长,使这一海湾逐渐被封闭,成为泻湖。太湖及其周围的湖群就是由海湾--泻湖演变而来。
近几年来,我们对太湖湖底地形进行了大规模测量,对太湖的形成演变有了新的认识。测量表明,太湖的湖底,十分平坦,湖中既没有深槽也没有大规模浅滩,基本是一个平坦的湖底平原。湖底基本上为坚硬的黄土物质。据测,这层黄土形成于距今1.1万-2万年间。黄土层表面除少量薄层淤泥外,湖水直接侵没在黄土层之上。
从以上湖底地形和沉积特征看,太湖的前身并不是海湾和泻湖,而是一个覆盖着黄土的冲击平原环境。在这黄土平原之上,曾陆续发现大量的古脊椎动物骨骼和古文化遗址。经考察发现,在太湖一带的许多湖泊的湖底,广泛分布着距今2500-7000年间各个时代的文化遗址。又,北宋《吴县水利书》称:“锷城西宁八年(公元1075年),遇大旱,窃观震泽水退数里,清水湖乡千数里,而其地皆昔日邱墓、街井、枯木之根在数里之间。信之,昔为农田,今日太湖也。”这说明在公元1075年干旱时,太湖曾干涸,湖底出现了古街道、古墓地。以上史实表明太湖及太湖平原众多湖泊的形成都是在近期人类历史时期。
太湖平原这些湖泊相继形成,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是气候影响,洪水泛滥,涝水内积。根据这里的孢粉分析及历史资料记载,约1万年以来,太湖平原至少经历了四次相对的温暖湿润时期。第一次距今6千年前后。第二次距今3500-4000年前后,推测当时的气温比现在高1.5-2度左右,当时海平面约比现在高,太湖平原上出现了许多湖泊沼泽。现在所发掘的大部分泥炭即形成于这一时期,这些泥炭层均直接覆盖在黄土之上。第三次大约是距今2千年左右,当时的平均温度亦比现在高1-1.5C度左右,雨量增大,平原河流泛滥频繁。大规模的治理洪水,整治河流,疏通震泽“三江”,就在这一时期。太湖就大约形成和出现在这一时期,湖底多次发现的战国青铜剑及古井等,均表明了湖泊形成的历史。第四次是唐宋时期,据史料推测,平均温度亦比现在高1-1.5度左右。《宋史·五行》记载,苏州郡在这一时期就发生大小水灾16次之多,不少洼地积水成湖。另一方面则是由于海水上涨,海潮倒灌,人类围垦,河道淤塞,宣泄不畅。如太湖出口之一的吴淞江,北宋时宽10公里,海潮可倒灌到苏州城,以后因泥沙淤积和人类围垦,逐步束窄到2.5公里、1.5公里,现在已不到0.5公里,一些地方仅四五十米,排泄遇阻,水涝内渍,致使许多洼地相继集成湖泊。据载,东汉时期太湖面积约1600-1700平方公里,宋时已达2千平方公里,解放前为2500多平方公里,以后虽不断被围垦,现在仍有2428平方公里。总之,长期以来,人们虽没有放弃治理洪水、疏通河道的努力,但由于海潮倒灌,不断围湖造田,使河道排泄受阻,洪涝面积增加,扩大了湖泊,导致今天的太湖形势。
关于太湖,有着许多美丽的传说。据说在盘古开天辟地以前,有一年王母娘娘要做寿。玉皇命四大金刚送去丰厚的礼物。王母看了,非常高兴,笑得脸上皱纹都少了好多。
原来玉皇送给王母的是一个大银盒,里面有七十二颗特大的翡翠,加上千姿百态、颜色各异、用玉石雕刻的飞禽走兽。这盆近看像一个聚宝盆;远望又像一个精美的大盆景。王母爱不释手。
为王母祝寿,照例设蟠桃会。发请柬的人因为喝了点酒,忘记了一个每年必请的重要角色,那就是荣任“弼马温”之职的孙悟空。
悟空一打听,该发请柬的都发了,唯独没有自己的,大为光火。心想:王母娘太过势利,看我官小,竟不请我参加蟠桃会。真是岂有此理!他扛起金箍棒,一个筋斗云翻上天宫,见东西就砸,把天宫砸了个天翻地覆。
他见到玉皇送来的大银盆,火气更盛,抡起金箍棒就砸了过去,银盆从天宫落下,跌到吴越之地,砸出了老大的一个坑。
银盆碎了,化作白花花的洪水,不多不少淹了三万六千顷的面积,汪洋一片的一个大湖。
这湖是从天上掉下来的,“天”字上面的一横,落在下面变成一点,就成了“太”字,所以此湖叫“太湖”。七十二颗翡翠,变成了七十二座山峰,散布在太湖之中;玉石雕刻的鱼虾,变成了太湖里的银鱼和白虾;飞禽走兽化作了太湖的飞禽走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