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3-09-23 03:53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1-19 08:52
空有双照,悲智双运——成就菩提心。
前面的「业果」叫作「有相行」,它是一种有相的行为;「空性」叫作「无相行」。我们要把前面「有相的业果造作」,跟第二个「空性的观察」结合起来,叫作「空有双照」,这时候就是——悲智双运,成就菩提心。
我们看「菩提心」是怎么修的呢?
「于诸惑业及魔境,世间道中得解脱。犹如莲华不著水,亦如日月不住空。」
这个菩提心的修学,它就是在凡夫的惑业中——「惑」就是烦恼,「业」就是业力,我们是在很多的烦恼、很多的生死业力,还有在生老病死、冤亲债主种种魔境的果报当中,去追求一种解脱。所以大乘佛法不是逃避,它是在杂染的因缘当中去追求解脱。
怎么解脱呢?「犹如莲华不著水,亦如日月不住空」。
「莲华不著水」是讲他的「空观」。莲花的叶子是不沾染污水的,表示他对果报是不执取的。但是他又像日月在虚空当中活动,而不执著空,这是讲「因地」。这个「中道」是讲「真空妙有」。
到底我们想要「空」,是空掉什么呢?我们的「有」,又是要保存什么呢?我们所要「空」的,是空掉「对果报的执取」;所谓的「有」是「注意你的因地」。如果你空掉「因地」就错了!应该是要「空掉果报,保存因地」!古人说「万法皆空,善恶不空」就是这个道理。
这个「中道」的思想,就是「有相行」跟「无相行」中间的第三条路——「中」——就是中间,不偏于任何一方。
什么叫「万法皆空,善恶不空」?
在菩萨道中,我们经常说「凡事尽心尽力,成败交给业力」。成败就是果报。你要行菩萨道,就不能对眼前的果报、得失看得太重,但是你在因地的时候,你要努力「凡事尽心尽力」,这就是「万法皆空,善恶不空。」
从「中道」实相来说,生命的重点是在「过程」,不在结果!就是在你的过程当中,你是不是能掌握你的因地。当然,你的过程,你要设定一个目标,到底你今生要什么?生命很短暂,你没有目标,生命一下子就这么过去了。
你来生的目标到底在哪里?是要成就人天果报,还是要成就往生净土?你从果报当中,去规划你的生命,做你该做的事情,对于过程中的一切得与失,不要看得太重。所谓的「中道」就是把「空观」跟「有观」两者融合起来。
《皈依的意义与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