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4 18:25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31 23:56
陈騊声字陶心,福建省闽侯县(今福州市)人,1899年9月6日出生在一个读书人家庭,祖父和父亲都是前清举人。3岁时,父亲逝世,母亲扶养他们兄弟四人,历尽艰辛,所以他从小就立志读书,图报亲恩。他曾写过一首诗:“我幼颇苦读,扬名思显亲。木屐与纸伞,上学乐津津。伞下尚咿唔,不觉雨沾巾。”于城东小学毕业时,陈騊声名列前茅,升入三牧坊第一中学。19岁中学毕业,由其三哥资助学费考取北京工业大学应用化学科,学习四年,名列第一。1922年毕业后,由俞同奎校长推荐到山东济南黄台溥益糖厂酒精厂工作,时年24岁。
1927年,溥益糖厂因军阀混战,原料不足,不得已宣告停工,陈騊声自此转入大学任教,因为他有丰富的实践经验,深受学生的欢迎。1930年下半年担任实业部*工业试验所酿造研究室主任,对传统酿造的改进做出了贡献。1932年公费赴美国留学,获理学硕士,又在美国威斯康星大学研究院进修发酵化学后,赴欧洲各国考察微生物工业,颇多心得。返国后仍回所工作,不久在上海中国酒精厂任总化学师,技术上又超越了当时重金聘请的英国专家,名噪一时。“八一三”日本侵略军侵华,工厂被炸,陈騊声在炮声隆隆下,仍从事著述,并在各大学授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曾受轻工业部委托,到东北帮助糖厂、酒精厂复工,又到西北勘察甜菜糖厂的建厂地址,今日包头糖厂巍然耸立于黄河之滨,其中也有陈騊声一份功劳。
1950年,陈騊声担任江南大学食品工业系教授,1953年就任上海第一地方工业局化验室顾问,由于液体曲研究成功,遂成立了上海轻工业研究所发酵研究室。其后,研究谷氨酸发酵又获成功,上海市科委给予高度重视,认为工业微生物是大有发展的学科,遂将发酵室由轻工所分出来,成立了上海工业微生物研究所。不久,“文化大*”开始,陈騊声受到*,1969年恢复工作。
1982年陈騊声调到上海科技大学,创立了生物工程系,任系主任。1985年开始为名誉系主任、教授。
陈騊声历任中华化学工业会理事,上海化学会理事、理事长,上海化学化工学会副理事长、顾问,中国化学会理事,上海微生物学会理事,中国微生物学会理事,中国微生物学会酿造学会名誉理事长,中国食品协会理事,上海食品协会理事,上海市第六届政协委员,上海市第七届*。1956年他加入了九三学社。1978年被评为上海市先进工作者,同年还荣获全国科学大会重大科技成就个人奖。他的专著《中国微生物工业发展史》荣获1977—1981年全国优秀科技图书奖。1990年荣获国家教育委员会荣誉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