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4 18:09
共2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30 10:16
“职业生涯没有目标不行,目标太多不行,目标总变也不行。对目标的处理方法是:选择、明确、分解、组合,加上时间坐标。”
人们常常将职业规划视作职业生涯的一个开端。职业规划这种事情,小蛙的建议是越早做越好,这样的话会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去根据自身实际情况的变化来修改和调整,因此在你的大学时代便可以开始着手做自己的职业规划了。
要做职业规划,首先得明白职业规划究竟是什么?包含哪些要素?
职业规划是你对未来职业生涯的愿景,不过这个愿景建立在你对自己和职业有充分准确的认识和理解的前提下。具体需要考虑的要素可以分为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
l 内部因素
1. 你具备哪些知识和技能?以及你决心学习和培养什么技能?
所有计划的制定都建立在对自我充分了解的基础上。
知识和技能是职业选择和发展的基本依据,这个通常和自己所学专业挂钩。在平时的课程学习中,除了能积累到相关的专业知识,同时也可以get很多附加技能。举几个例子:
建筑——绘画、设计
新闻——摄影、写作、office办公软件
金融——计算、数据分析
广告——摄影、设计、做PPT
……
对于应用型学科来说,比较容易从专业课上获得一些附加技能,而对于那些基础型文理科专业而言,可能难以从专业课程的学习中获取技能,因此可以选择通过其他途径有意地学习和培养一些实用的技能。
2. 你的兴趣和爱好在哪些领域?
人们常常说应当找一份自己热爱、真正感兴趣的工作,但其实能达到这点很难。难在两处,一是你喜欢的工作未必适合你,二是你也许根本不清楚自己的兴趣点所在。所以制定职业规划前可以先判定自己的兴趣方向,比如你喜欢音乐但没法成为歌手,那你可以选择去文化传媒公司或者音乐类软件/app公司,或者你喜欢打游戏又无法成为职业选手,那你可以选择进入一家游戏公司。
不过其实在这点上存在一个观点分歧。经过大量实验和实践验证,兴趣并不适合作为选择工作的第一标准(尽管大多数传统生涯理论都这么认为),成就动机才是最应该考虑的因素。
美国杜克大学行为经济学教授,《不理性的力量》一书的作者Dan
Ariely和他的同僚进行了一个有趣的实验。他在校园里刊出“玩乐高赚现金”广告,很快就来了不少自愿者。这个实验有AB两个对照组,A组的参加者被告知要执行一个任务,就是将手上的积木组成一个标准的机器人。第一个成品完成可以获得2块美金,第二个完成可得到1.89美金,总之每完成一个机械人都可以赚钱,但每次金额减少11美分,当参加者觉得不值得继续下去的时候可以随时喊停。至于B组的规则和A组几乎一样,唯一不同的是,A组完成的每一个机械人都会被收好保存起来(至少在实验过程中),但B组参加者开始组装第二个机器人时,实验人员会宣称积木不够用,就当着他们的面把刚刚完成的第一个机械人拆散。两组自愿者都宣称自己是乐高迷,但A组平均每人组装10.6个机械人,赚取14.40元,他们在实验结束后的问卷中都表示这是个有趣的活动,有机会还想参加。但可怜的B组结果却完全不同,平均每人只完成7.2个,赚11.52元,而且很多人在问卷中表示,这个活动不怎么样,不会有下次了。 显然,工作能带给我们的绝不只是生理需求,而是有更深一层的,属于心灵上的满足和乐趣。这除了解释老鼠“反不劳而获”的行为,也同样解释了有些家财万贯却仍热中工作的人背后的动力。换个角度来说,就算从事的是你有兴趣的活动(好比组乐高),也确实可以从中获利,但工作本身若无法为你带来成就感(组好的积木立刻被拆掉),无法让你觉得有意义,这工作也难以持久投入。
(原文链接:http://bbs.career001.com/read.php?tid=29973)
也就是说,兴趣若不能转化成成就动机,那么这份工作可能依然无法称得上是“适合的工作”。像电竞行业的职业选手,可能最初只是将打游戏视为休闲爱好,但在反复的训练、比赛中,职业选手早已将赛事的奖杯与荣耀视为成就感的来源,即把普通的休闲爱好转化上升到成就动机。
因此关键还是要寻到自己的成就动机,或者将休闲爱好转化为成就动机。
3. 你的性格是怎样的?适合与人打交道,还是与物打交道?
性格主要决定的是你适合在怎样的环境工作。普遍来讲,外向型性格适合与人打交道的工作,比如人力资源、公关、销售等等,内向型性格适合与物打交道的工作,比如会计、编程等等。
美国著名人力资源顾问罗杰·安德生研究发现:98%的成功人士之所以成功,是因为他们从事的职业与自己的性格相适应,相反,失败者们则总是想在自己性格不适宜的领域获得成功。
所以在职业规划时应该充分考虑到自己的性格因素,如果拿捏不准,也可以去做一些专业的职业性格测试。(MBTI职业性格测试:http://www.welefen.com/lab/mbti/)
4. 你对未来的职业有什么憧憬和期待?你想过一种怎样的生活?
请你设想五年后、十年后、甚至二十年后的你理想的生活处境,是安安稳稳悠闲自得,还是风风火火功成名就?
这种关乎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选择,没有绝对的好与坏,你只需要不断反思自己究竟希望从工作中获得什么?是金钱?名誉?还是成就感与满足感?然后你需要为此设定阶段性目标和计划,并且一步步去实现。
l 外部因素
1. 当前社会经济环境下,各行业的发展趋势
2. 同一行业不同公司的经营状况和发展前景
3. 不同职位的上升空间
4. 地域因素
5. 社会大环境(经济、*等)
外部因素其实就是所谓的现实性因素,是在职业规划时必须考虑的。举例来说,如果你想进入互联网这种热门行业,你在职业规划时就需要将提升职业竞争力纳入考虑;再比如有些工作只有在一线城市才有大的发展空间,比如广告业、时尚行业等;同样的工作在不同的公司也有不同的性质,像甲方和乙方的公关就有区别,不过现在公关和广告界普遍出现了“去乙方化”趋势,也是不得不考虑的现实因素之一。
在考虑和分析到以上职业规划的因素后,同学们在大学期间就应该尽早为此做相应的准备,从多个方面从发掘和培养自己的职业兴趣,一边不断丰富自己的履历,一边适时调整和修改自己的职业规划。小蛙可以给大家讲一个真实的案例故事。
John是某985大学天文系的研究生,今年6月份毕业。从他的本科阶段到研究生,一直都有很自律,并在逐渐明确自己的生涯规划——虽然是理科生,但他希望毕业后可以回家乡广东,从事咨询管理工作或者市场运营方面的工作,不仅有薪资方面的期望,而且还对公司的品牌影响力和工作的社会地位有所要求。
单以他的研究生阶段为例,他从研一到研二一直在学生社团联担任常务副*的职务,负责微信公众平台的运营和管理,1年内实现关注人数从0到15000人的飞跃,并且通过策划组织多场大型活动额外自学了很多技能,比如视频拍摄和剪辑、编程和网站搭建等等,以上这些都可以为他的职业选择提供更多的可能性。在研一和研二的两个暑假,他分别去了德勤管理咨询和怡安翰威特咨询做实习生,为毕业后的工作积累相关经验。最终他也如愿获得了华为产品经理的工作offer,算是实现了他职业规划的第一步。
John说过:“华为是我设想的职业规划第一阶,算是跳板,将来有机会还是希望能够去到互联网公司做产品或者从事咨询管理工作。不过其实最初我也对将来的工作选择很没头绪,然而在这一系列的学生工作经历和实习经历中我发现自己这个理科生好像在文科和商科方面也有些用武之地,而且这也很适合我的性格,能带给我成就感,也算是一步步确定了自己的职业发展方向吧。”
所以其实大学的生活有很多样性的选择。你可以选择按部就班地上课下课,轻轻松松度过,只图顺利毕业,至于能找到一份怎样的工作随缘就好;你也完全可以像John一样主动去丰富自己的大学生活,寻找和发掘自己的职业兴趣,为自己的职业规划尽早做准备。
在大学期间你可以为你的职业规划做以下准备工作:
l 学生工作和社团活动的经历并非可有可无,不仅仅是为简历增添光彩,也是最有效的获得附加技能的途径,最关键的是能有机会通过尝试多种类型的工作以发现自己的爱好或特长
l 利用假期时间去实习,亲身去体验某一份工作对你的吸引力和成就感有多大
l 多多参加社会实践,锻炼能力,也是增加阅历和见闻
l 学会搜集信息,包括行业信息、公司信息和职位信息
l 通过社交媒体(领英、微博、知乎等)“勾搭”感兴趣行业的大牛,关于行业或者职业生涯的问题都可以向他们咨询,这是做职业规划时可参考的一手资料
l 咨询专业的求职服务机构,获得一些建议,通过培训和辅导提升求职竞争力
l 大量阅读,以知识弥补经历的短板
l 自己多做点东西,比如参加比赛,发表期刊论文,参加导师研究项目等等
l 坚持锻炼身体
l 当然最关键的还是掌握一些重点的职业规划技巧:
目标取向:想要一个怎样的人生 做一份怎样的工作能实现这样的人生 大学要怎样度过才能获得这样的工作
长中短期规划:从职业生涯的发展进程来看,职业生涯主要分为职业准备期、职业选择期、职业适应期、职业稳定期和职业结束期五个阶段,而对于大学生来说需要考虑的是职业准备期、职业选择期、职业适应期这三份阶段。应当为这三个阶段制定具体详细的目标和实习计划。
自我定位:可以参照职业锚进行相应的职业匹配(职业生涯规划领域公认的“锚理论”)
技术或职能型职业锚:一般有工程、技术、营销、财务分析、系统分析、企业计划等方向。
管理能力型职业锚:负责管理领域的事物,需要较强的分析能力、人际能力、情绪控制力。
创造型职业锚:要求有自主性、管理能力,甚至有一定艺术天份。
自主型职业锚:摆脱组织约束和追求施展个人特性的职业特征。
安全型职业锚:追求稳定和安全的特征。
服务型职业锚:追寻帮助他人的特征。
挑战型职业锚:选择新奇、变化,和困难程度高的工作。
生活型职业锚:喜欢宽松、自由时间的特征。
总而言之,职业规划不单单是一页纸,它是一个让你充分认识自我和目标行业的途径,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最重要的是要有这个不断反思和适时调整的过程,最终的目的还是实现自我提升。
在迈入职场前的大学时代,小蛙希望同学们都可以尽早树立职业规划的意识,早早为自己的职业生涯做好充分准备哦!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30 10:17
我觉得你首先应该明确自己日后想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这个需要结合自己的特长和天赋。我把人生的道路归纳为三个方面,一、从政;二、从商;三、从专家学者。你必须先确定自己走哪条路,然后按照自己的理想去努力!人生的谱写就象写作文一样,先定好文章的题目,再列出小标题,然后再写出大纲,最后逐步丰富和完善。俗话说:功夫在诗外,业余时间是你最关键的时间,当你充分的利用好别人在玩游戏、谈恋爱、吃喝玩乐所浪费的时间,你就会觉得你比别人棋高一筹,同时你也就会觉得自己很充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