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3-07-12 17:52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1-25 20:22
影响创新的因素
一、思维方式
思维方式对创新影响最为直接。面对纷繁复杂、乱无头绪的信息和事端时,给你提供思维策略,使你思路清晰的唯一办法是逻辑思维。面对咄咄*人、富有挑战性难题时,能激发你走出困境的唯一办法是非逻辑思维。逻辑思维是理性的标志。创新的大厦必须要靠逻辑思维的支架来支撑。非逻辑思维是创新的启辉器,创新的光芒要由它来点燃。在逻辑思维中,辨证逻辑思维对创新来说是最重要的,它是研究客观世界内在本质的科学,在整个创新过程中,它居于指挥、统帅和*的位置,其形式有分析与综合,抽象与具体、演变与概括。相对辨证逻辑思维,要注意克服的是非对即错的形而上学思维。有些人的想法容易走极端,这个人不是好人就是坏人,不是对就是错。非对即错思维使人的思维孤立和简单化,严重影响创新活动的开展。
二、想象力
想象力能提高创新的层次,因为它不受已有事实的局限,也不受逻辑思维的束缚,所以它能拓宽创新的视野,插上创新的翅膀,尽情高飞。想到的未必都能做到,但做到的却首先要想到。因此有什么样的想象力,就有什么层次的创新。缺乏想象会使创新之源枯竭。
三、态度
积极的态度是创新的润滑剂,被动、消极的态度是创新的灭火器。具有积极的态度的人,会主动安排计划,主动克服困难,集中力量进行创新。具有消极态度的人只对发生的情况做出反应,而不想主动进入一个新情景,去创造一个新环境。他们认为环境的改变和创新,要依靠外部条件的变化。外部条件变化了,好的结果会主动送上门来。如果未变,就认为时间不到,应耐心等待。还有一种消极表现为怕他人批评,怕自己的观点受到嘲笑。这个通病使大多数人丧失了创新能力和创新机会。实际上,有创新能力的人是不太在意别人批评的,他们善于评估别人的批评,会从别人的批评中吸取对自己解决问题有益的东西。
四、意志力
创新就是要走别人没走过的路,创新本身就是否定,就是要挑战旧说,建立新论,因此必然要面对困难和荆棘,这就要求创新者必须具有较强的意志力。爱迪生为了发明电灯,仅是为寻找一种合适的灯丝,就先后试验了6000多种材料。缺乏意志力,创新将半途而废。的确,创新的天空下搭建的不都是夺冠者的颁奖台,也有前驱者的绞刑架。创新者不光要面对“掌声响起来”的瞬间,更多的是面对“无人喝彩”的孤寂之途和失败之旅。
五、胆识、勇气
一个人虽有丰富的想象力和一定的创新思维能力,但如果没有世俗观念的勇气,那么他潜在的创新能力就难以形成现实的创新能力。缺乏胆识、魅力的根源就是缺乏自信心。缺乏自信心就会怀疑自己的能力,比如,害怕与人比较,害怕自己显现愚蠢,怕犯错误,怕失败。实践证明,大部分有较强创新能力的人都很自信,坚信他们的理想信念和工作能力。
六、习惯
习惯是人们已经熟练掌握的不假思索的自动调节的反应行为或适应性行为。思维有习惯,观察有习惯,感觉、味觉以及人的兴趣都有习惯。习惯一旦形成,主体便对其产生路径依赖,并总能找到某些理由来捍卫它们,从而可能对我们开展创新活动产生正面或负面影响。大多数习惯是一种非创造性的因循守旧的方式,从而成为创新的障碍。当然如果养成了创新习惯,那是一件再好不过的事情。
七、独立或从众心理
创新需要独立思考,要有自己的主见,否则就难以创新。从众心理在一定程度上会磨灭我们的个性,妨碍我们产生创见,压抑个人的独立思考和创新精神。从众心理的外现就是随声附和,它是人们屈服于群体压力或环境压力所产生的一种“随大流”的行为。
八、时间观念
许多人认为自己太忙了,完成自己本职工作已经很不错了,哪有时间去创新?创造、创新要太多时间,不专职去研究,是搞不了创新的。这种吝惜时间的心理不利于创新。实际上,再忙也可以创新。只要花点时间,静下心来反省一下手头工作,再想办法改进工作,也许就会有创新出现。工作创新是事半功倍的事情,不仅能带来工作硕果,而且可以节省宝贵时间,提高工作效率,让你不疲于奔命。还有一种时间观念也不利于创新,那就是不珍惜时间,认为来日方长,时间有的是,不抓紧时间进行创新,结果让创新的机遇擦肩而过。
九、文化氛围
社会环境、文化氛围对创新非常重要。社会鼓励创新、支持创新,以创新为光荣,那么创新就会百花齐放。但如果像欧洲受宗教统治的中世纪,创新被视为异端邪说加以禁止和*,如提出太阳中心说的哥白尼受到教皇的*,宣扬太阳中心说的布鲁诺被活活烧死,创新之路就将异常艰难,整个社会就会万马齐喑,所以欧洲的中世纪又称黑暗的中世纪。综观以上创新能力的障碍,有许多都是由历史形成的消极、落后的文化氛围的影响和束缚造成的。要铲除创新能力的障碍,就要从认识和营造先进的文化氛围入手,重视个人的先进文化修养和个人所在单位的先进文化氛围的营建,千方百计在社会上形成开放包容、倡导创新的大气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