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4 16:36
共5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8-30 09:20
围城的结局是一场留白艺术,并没有给出最终的结局,要去思考更多关于生活的问题,最后在一阵老式自鸣钟的“当、当……”声中结束。像过去一切杰出的现实主义作品一样,它没有提供什么关于社会和人生出路的明确结论,但他描写的生活本身,“深于一切语言,一切啼笑”。
方鸿渐和孙柔嘉在返回上海途中结了婚。这对双方来说,都不能算做令人激动的结合,加以失业造成的对于前途的焦虑,使他们婚后不断发生争吵。这种争吵在返沪途中还较为单纯,定居上海后,由于双方家庭和亲族的介入,矛盾更复杂了。
在婆媳、翁婿、妯娌、亲朋、乃至主仆之间,一度曾发生了一系列龃龉和纠纷。最后,方、孙的矛盾终因前者辞去报馆资料室主任而面临再次失业时激化了。方鸿渐刚刚建立起来的新家解体,再次冲出一个“围城”,又来到一个“围城”的入口──方鸿渐打算投奔在重庆当官的赵辛楣谋取职业,这肯定也是一条前途未卜的坎坷不平的道路。
但是没有预料到的是其后所带的各种问题,本想着已解决人生中一件大事,岂料又陷囹圄,难得自拔。现实的爱情有别于童话的完美结局,这种结局,正好是现实的未完待续。
扩展资料:
多层意蕴
一方面,作者在小说中刻画了一大批三四十年代的知识分子形象。他们游离于当时的抗日烽火之外,虽然都是留学归来,受到了西方文化的熏陶,但他们没有远大的理想,又缺乏同传统势力和思想斗争的勇气,结果甚至无法把握自己的生活。
像主人公方鸿渐、“冷若冰霜、艳若桃李”的苏文纨、庸俗贪财的学术骗子李梅亭、柔顺之下深藏心机的孙柔嘉等……作者以机智的幽默和温情的讽刺,剖析了这群人的个性与道德上的弱点,揭示了他们的精神困境,所以有人评论《围城》是“现代的《儒林外史》”。
另一方面,作者通过对方鸿渐经历的叙述,传达出自己对于生活的思考。要理解这层意蕴,需要首先了解“围城”的含义。作品在人物的对话中作了提示。
第三章中,褚慎明说英国有句古话:“结婚仿佛金漆的鸟笼,笼子外面的鸟想住进去,笼内的鸟想飞出来;所以结而离,离而结,没有了局。”苏文纨说:“法国也有这么一句话。不过,不说是鸟笼,说是被围困的城堡,城外的人想冲进去,城里的人想逃出来。”
第五章中,方鸿渐说:“我还记得那一次褚慎明还是苏小姐讲的什么‘围城’。我近来对人生万事,有这个感想。
譬如我当初很希望到三闾大学去,所以接了聘书,近来愈想愈乏味,这时候自恨没有勇气原船退回上海。我经过这一次,不知道何年何月会结婚,不过我想你真娶了苏小姐,滋味也不过尔尔。狗为着追求水里肉骨头的影子,丧失了到嘴的肉骨头!跟爱人如愿以偿结了婚,恐怕那时候肉骨头下肚,倒要对水怅惜这不可再见的影子了。”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8-30 09:20
方鸿渐在颇有心计的孙柔嘉的计谋下,向孙柔嘉求婚。婚后两人为了生计先去了香港,见到了赵辛楣,赵辛楣要帮助方鸿渐,但是孙柔嘉阻止两人来往。于是他们就一起回到上海,在上海两个人因为很多事,过的很不愉快,方鸿渐在报社工作,薪水很低,于是打算应赵辛楣邀请去重庆谋职。这时孙柔嘉请她姑母给方鸿渐找了一份高薪的工作,但方鸿渐觉得孙柔嘉和她姑母在贬损自己的人格,动手打了孙柔嘉,孙柔嘉愤然离家而走。方鸿渐回到空荡荡的家里,心里一片茫然无措,他想起来苏文纨曾对自己说过的一个比喻。说恋爱就像一座城,外面的人想进去,里面的人想出来。方鸿渐想,生活何尝不是一座这样的城呢,自己在这几年已经走过了多少这样的城?假如他娶了唐晓芙,如果他得到了他想要的爱情,其结果是不是也是一座他想逃出来的城呢?热心网友 时间:2023-08-30 09:21
围城的结局也是一场留白艺术,并没有给出最终的结局,它留给我们去思考更多关于生活的问题,正如“围城”本身标题一样。 我觉得方鸿渐并非不爱孙柔嘉,但这种爱有别于对唐晓芙的,这种爱是在经历几段感情之后获得的片刻安逸,这份爱对他来说安全妥当,也许这正是方鸿渐想要的一座庇护自己的婚姻围城。但是没有预料到的是其后所带的各种问题,本想着已解决人生中一件大事,岂料又陷囹圄,难得自拔。现实的爱情有别于童话的完美结局,这种结局,正好是现实的未完待续。热心网友 时间:2023-08-30 09:21
方鸿渐和孙柔嘉在返回上海途中结了婚。这对双方来说,都不能算做令人激动的结合,加以失业造成的对于前途的焦虑,使他们婚后不断发生争吵。这种争吵在返沪途中还较为单纯,定居上海后,由于双方家庭和亲族的介入,矛盾更复杂了;在婆媳、翁婿、妯娌、亲朋、乃至主仆之间,一度曾发生了一系列龃龉和纠纷。最后,方、孙的矛盾终因前者辞去报馆资料室主任而面临再次失业时激化了。方鸿渐刚刚建立起来的新家解体,他再次冲出一个“围城”,又来到一个“围城”的入口──他打算投奔在重庆当官的赵辛楣谋取职业,这肯定也是一条前途未卜的坎坷不平的道路。小说在一阵老式自鸣钟的“当、当……”声中结束。像过去一切杰出的现实主义作品一样,它没有提供什么关于社会和人生出路的明确结论,但他描写的生活本身,“深于一切语言,一切啼笑”。——引自热心网友 时间:2023-08-30 09:22
我记得最后有滴滴答答的钟声,从我个人的角度,我觉得这体现了作者对主人公的同情和对时间的珍惜,人得一生很短,但是方鸿渐却娶了他不爱的人,两个人的婚姻其实名存实亡,浪费了大的光阴却是不可再来的,唯有把握当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