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原创】22《The Giving Tree》爱心树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3-07-10 03:31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2-06 04:04
giving:给,赠与
代表作有:
《一只会开*的狮子》 1963年
《爱心树》 1964年
《阁楼上的光》
《失落的一角》
《失落的一角遇见大*》
《人行道的尽头》
《向上跌了一跤》
创作风格:作者喜欢用一支钢笔✒️,一张白纸,就开始创作了,简洁的线条,大片的留白,给读者留下无限想象的空间。看似简单的绘画,简短的文字,却蕴含了极为深刻的人生哲理,让读者回味无穷。
《爱心树》讲述了一棵大树和一个小男孩的故事,大树喜欢这个小男孩,每天陪小男孩玩,捉迷藏、荡秋千……男孩逐渐长大,不再玩孩童时玩的游戏了。他需要钱,需要钱去娶妻生子,男孩没有钱,他向大树要钱,问大树:你能给我一些钱吗?大树说我没有钱,但是我有苹果,叫男孩摘下树上的苹果拿去卖钱。卖到了钱男孩就会快活了。男孩果真把树上的苹果全部摘了拿走了。大树很快乐。
过了一段时间,男孩又来了,他没有房子住,希望大树给他一幢房子。大树给不了房子,它只有树枝,叫男孩把树枝砍下来拿去盖房。男孩砍下了树枝,去盖房子。大树很快乐。
又过了很长一段时间,男孩没有来看望大树,当他这次来的时候,他心情也不好,他需要一艘船去远方,离开这个伤心之地。问大树能给他一艘船吗?大树没有船,只剩下树干了,叫男孩把树干砍下来拿去做船。男孩把树干锯了下来,拿走了。大树很快乐,但是心坎里却有些……
过了很久,当男孩再来看望大树的时候,男孩已经是一个小老头了,这次他什么都不需要了,只想找个安静的地方坐坐。大树尽量把身子挺高,让男孩坐下来休息,让他坐得舒服一点。大树很快乐。
结尾在书的最后一页,一幅很小的画面,就是男孩坐在老树墩上,望着远方,沉思着……不知道他是在回忆往事,还是在思考自己的这一生,为什么会走成这样,无儿无女,孤苦伶仃,孤独终老。
从始至终,大树称呼男孩都是叫“孩子”,尽管男孩到了中年,老年,大树对他的称呼都没有改变过。大树就像是妈妈的角色,在妈妈的心里男孩始终都是没有长大的孩子,是不是妈妈不希望孩子长大,这样妈妈才能永远地陪伴在孩子身边,尽情地享受妈妈给与孩子的爱。妈妈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心理,虽然孩子的身体已经长大了,甚至都老了,妈妈还是叫他“孩子”。如果我们自己的孩子长大*,结婚生子,进入暮年,我们还会叫我们的孩子:宝贝、幺儿、孩子吗?
是不是这里的大树妈妈也需要学习成长呢?她有没有给与孩子精神上的一些帮助呢?如果能给孩子精神上的滋养,孩子会不会成长的更有力量,会不会更快乐?
记得听林静老师的一次分享说:童书的创作者不一定是教育工作者,他们写的是自己的人生经历、人生感悟,凝聚的是他们的人生智慧。谢尔比大叔也不是教育工作者,他却能创作出倍受读者喜爱的故事,老少皆宜,蕴含智慧。
养育孩子的关键在“育”,“育”的关键在育心,从小我们要给孩子传递正能量,让孩子懂得什么是爱、担当、责任、善良、尊重、感恩、宽容、乐观、谦虚、朴素、自由、合作、团结、专注、热情、想象、活力、勇气、敬畏、虔诚、纪律、反思、和平……怎么把这些东西传递给孩子呢?故事,书籍自有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