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02章 “对立统一”的世界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3-07-10 03:03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3-01 17:51
What: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天下都知道美是什么,丑当然也存在了;都知道善是什么,也一定知道什么是不善。
有美,因为有丑来承托;有善,因为有不善比对。
Why:
第一章,我们了解世界的本源,提出了“有”和“无”的概念。这一章讲的是认知万物规律的方法。那就是 二元对立 ,我们身处于一个二元对立的世界里。
42章:“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讲了万事万物都有阴阳两面,《易经》里面讲:“ 一阴一阳之谓道 ”是万事万物的根本。
举个例子:我们经常看的电影。
我自己的奇怪的现象,豆瓣上超高评分的,很多都是纪录片、剧情片或者小众片,但是很多都没有看过,甚至不想去看(我个人不常看,不代表大众),为什么?
我自己去研究了一下,可能原因如下:
因为一般纪录片,是以真人真事、真实生活为背景来表现,通过展现真实为本质并引发思考。
首先大脑天性是懒惰的,所以会偏好那不需要动脑的选择;
其次由于还原本质,以叙事为主,所以减少了艺术加工,如果你觉得电影平淡无奇,那是因为冲突不够,或者冲突过于老套习以为常(韩剧的白血病?车祸?失忆?亲生兄妹?)
所以罗伯特·麦基在《故事》里面也讲到:所有的电影它的核心价值观都是二元对立的价值观,只有二元对立的价值观才有冲突,冲突越激烈给人留下的印象越深刻。
在这里做老子也给我们列举了很多对立的规律:
“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
这不都是二元对立的元素么:美丑、善恶、有无、难易、长短、高下、前后…”
有和无,举个例子:
第11章:“三十辐共一毂(gǔ),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shān zhí)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yǒu)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
车轮之间是空的,才能插到车轴里,有车之用;我们用的锅碗瓢盆,里面是空的,才能装进东西,有器之用;我们住的房子,这就更不用说了,里面是实心的,那怎么住人呢?
难和易,举个例子:
第64章:“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大树都是从小树苗生长起来的;高楼都是从地基开始建造的;千里之行,从你迈出去的第一步开始的。所以第63章:“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不就是讲难易的比较的真理么。
长和短,举个例子:
庄子曰过:“我生有涯,而知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
“长”作无限,“短”作有限。生命有限,知识无限,用有限的生命去追随无限的知识,完了。
当然庄子不是要说不用学了,及时行乐吧,而是告诉我们学习不能简单的用知识“越多越好”来看,而要学会甄别知识是否合道(真理),摒弃悖道知识这样的过程。
(大脑懒惰作祟,这里就不一一举例了...)
How:
所以圣人: “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弗居。”
身教重于言教,知行合一,言行一致,顺应万物生长而不干预,创造万物而不占有,恩泽万物而不作为依仗,有功而不居功自傲。“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正因为不居功自傲,所以功德才永存不灭。
历史上,王阳明就是“ 立德、立功、立言 ” 知行合一集大成之伟人。
道理听起来简单,往往我们不这么思考,是因为我们不习惯站在对立的角度去看待问题,而老子就是指出对立面的重要性,他们的力量是相等的。阴阳相和,才能看到一个整体,这就是换位思考。
曾仕强教师用六个字对老子思想的囊括:
“道可,道非,常道。”
解释一下:“当有人说可以的时候,就有人说不行,这才是正常的现象。”
用哲学的话来讲就是:“ 相比较而存在,相对立而发展。”
(非正解,且趣品)
扫码关注,回复“ 道德经 ”,获得我自整理
王弼本《道德经》无注解畅读原文。
论道论道,不论不谓之道也
有对《道德经》感兴趣的朋友也欢迎链接,一起共读论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