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冲突就没有戏剧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3-07-10 04:33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3 00:12
戏剧是时代的综合而简练的历史记录者。——莎士比亚
所以,我们首先要了解戏剧冲突的概念。
戏剧冲突的概念:戏剧冲突就是在人与人之间展开的一种不同*、不同*的冲突,其特点是尖锐的、激烈的、有声有色触目惊心的,没有任何调和的余地。
2. 理解《雷雨》 中的典型的戏剧冲突。
存在的矛盾冲突有:周朴园与鲁大海——父与子 的矛盾冲突,鲁侍萍与周萍——母与子的矛盾冲 突,鲁大海与周萍——兄弟之间的矛盾冲突,以 周朴园为代表的资本家与以鲁侍萍为代表的下层 劳动版人民之间的矛盾冲突,资本家与工人之间的 阶级冲突,资本家的冷酷、虚伪、自私和下层劳动妇女的善良、正直、 坚韧两种思想性格的对立冲突。
以周朴园为代表的资本家与以鲁侍萍为代表, 地下层劳动人民,资本家与工人之间的阶级 冲突是最本质的冲突。
权悲剧反映了社会的阶级剥削、阶级压迫以及 由此而产生的阶级对立,暴露了半殖民地半 封建社会的罪恶。
时间上:因为一场戏必须在一定的时间内演完,这种时间上的*使戏剧的故事情节在时间上必须环环紧扣,冲突必须集中,紧凑而不拖拉,这样才能大大强化戏剧的吸引力。
空间上:要求高度集中,戏剧场景不能太多。
因此,戏剧在情节安排上是环环紧扣的。戏剧是由一连串前后呼应、环环紧扣的矛盾组成的,一个矛盾解决了一个矛盾马上又出现了,故事情节总是在复杂的曲折的矛盾中不断推进。戏剧冲突必须扣人心弦,波澜起伏,使观众一直处于紧张和期待之中。
三一律规定剧本创作必须遵守时间、地点和行动的一致,即只允许有一个的故事线索,发生的时间不能超过一天,即24小时,必须只有一个地点。法国古典主义戏剧理论家布瓦洛把它解释为“要用一地、一天内完成的一个故事从开头直到末尾维持着舞台充实。”
优点:剧情集中,紧凑。 缺点:人物类型化,千篇一律,千人一面。
三一律是从亚里士多德的《诗学》引申出来的。在《诗学》中,亚里士多德论述了戏剧行动的一致性,认为戏剧“所模仿的就只限于一个完整的行动”,但并不排斥使用次要的情节。他也提到“悲剧力图以太阳的一周为限”,但这只是指演出时间的长度。
16世纪,亚里士多德的观点被阐发、曲解。意大利理论家基拉尔底·钦提奥在1545年首先提出“太阳运行一周”指的是剧情的时间。其后,洛德维加·卡斯特尔维屈罗在注释《诗学》时又进一步阐述了剧情时间与演出时间必须一致的观点,并认为戏剧“必须真正限于一个单一的地点”。此外,戏剧行动的一致性也被加上了排斥次要情节、只能有一条情节线的*。
在17世纪,法国古典主义戏剧理论家(-D).N.布瓦洛把三一律总括为“要用一地、一天内完成的一个故事从开头。
代表人物亚里士多德直到末尾维持着舞台充实”,并以此作为不能违背的结构法规。把三一律作为一种戏剧结构的方式,有助于使剧本的结构集中、严谨,运用这种结构方式也造就了不少成功的剧作。但是,把它作为一种法规,对戏剧创作则是严重的束缚。
18世纪以后,特别是浪漫主义剧作家,一再攻击这一法规,其创作实践也已突破了这一法规。
“三一律”是十七世纪古典主义的产物,它是当时法国宫廷中的文人学者根据路易十四的*意图而制订出来的,最后总结性地反映在古典主义理论家布瓦洛的《诗艺》中。在此书的第三章中写道:"不过我们要遵守理性制定的规则,希望开展情节,处处要尊重技巧;在一天、一地完成一件事,一直把饱满的戏维持到底。"这是对"三一律"最简明的概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