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历史教学中存在的几个误区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4 17:45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27 23:17
新课改对中学历史教学的目标要求有了新的变化,即“从根本上说,中学历史学科的课程目标是要让学生通过历史学习认识生存现状,不是为了学习历史专业知识而是为了提高生存智慧,不是为了了解过去而是为了开拓未来。”基于这种认识,历史课堂教学本应按照新课标的要求,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目标,开展有效的学生活动,使课堂真正洋溢生命的色彩,创设合理的问题情境,使课堂充满活力和魅力,真正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总之,在教学教学过程中,力求把每天的每一次教育教学行为都调整到最佳效率状态,让学生学的更轻松,教师教的更有效。但是,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却有一些与新课程改革理念南辕北辙的现象,存在着几个误区。下面做一盘点,和同仁们交流探讨。
一、“戏说”历史。
有位教师教学《思想的活跃与百家争鸣》一课,导入时播放了吴克勤《老子说》MTV,音乐摇滚,人物活跃,说辞戏谑,执教老师引导学生舞之蹈之唱之,自己也不顾30几岁的“高龄”加入舞蹈的行列,摇头晃脑,且以为得意。笔者为这位老师的探索精神和大胆尝试表示赞赏,但同时又很是担忧:历史教学以游戏导入,会给学生什么样的心理暗示?会给学生带来什么样的历史观?他是在游戏历史,还是在游戏历史教学?历史课本是严谨的知识性很强的学科,如若开“戏说”或“游戏”的先例而以为得意,又不自知,历史教学会走向何方?还有的老师,把并无史实依据的野史、传说在课堂上讲授,依此吸引学生的眼球。岂不知兴头已过,学生得到的仅仅是似是而非的历史噱头罢了。一句话,历史不容“戏说”啊。
二、课堂“秀”。
“秀”,
网络用语,是英文单词“show”的音译,为“展示,炫耀”之意。在历史课改中,一些教师追求形似忽视了神似,把课堂变成了展示自我的一场场“秀”,而对学生的得失关注不够。这种课,最显著的特征是热闹,热闹的背后是假。比如,为了追求师生互动,用满堂问来代替满堂灌;为体现学生“主体”,采取课堂上老师退居幕后,以完全放手让学生活动的“牧羊式”教学取代传统“填鸭式”教学等等。这种作秀式的历史课堂教学,表面上符合新课程的要求,实际上肤浅化的活动并未真正起到锻炼学生思维能力的目的。这样的课堂教学显然是低效或无效的。课堂“秀”还不如“满堂灌”,可以休也。
三、报告式。
也可叫“易中天”式。就是把教室变成了报告厅(讲坛),教师备课不可谓不深刻,也不可谓不透彻,甚至也不可谓不生动,唯一的缺点就是教师一味自家表演,学生成了“配角”,甚至可有可无。这样讲课的居然有在全国教学大赛中的获奖者。这种教学很有欺骗性——神采飞扬的授课者加上备课的深刻与丰富使听课的教师自叹不如。但是拿有效课堂的标准去衡量、检验这种课,显然是不合格的:一是没有互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可是新课改的“必须”啊;二是太过深刻,可能的结果是学生听不懂,嚼不烂,更记不住;三是信息量大太,一幅一幅地展示文字、图片、视频、动画,学生走马观花,无所作为;四是还有些随意,难免“野史”“戏说”。试想:易中天先生水平够高了,用“百家讲坛”的方法教学历史,能达到历史课的教学目标吗?
四、说教倾向。
在历史课的三维目标当中,有“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如教学“史记与司马迁”时就有意志品质方面的教育,教学“都江堰”时,就有培养科学精神、增强民族自豪感方面的教育。但一些老师把“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简单化了,和思想教育、伦理教育、*教育、品德教育画了等号,以说教代替历史教学。自己也还很疑惑:我是历史老师,怎么替*老师、班主任干活了啊?历史课上成了伦理课、*课,岂不是笑话?我们知道,历史教学中的思想情感教育一定要建立在历史意义充分理解的基础上;思想情感教育与史实分析之间的过渡要自然,自然流淌,水到渠成是也。“以史为鉴”,历史教学之思想情感教育宜于润物无声、潜移默化,专门的、刻意的、生硬的、牵强的、生搬硬套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说教不但越俎代庖,还容易落入形式主义、教条主义的泥潭。
五、“题解”历史。
这种情况在一些高中的课堂上广泛而很有“市场”地存在着。其显著特点是把一节节的课、一个个教学内容变成了一个个题目。老师课堂上的主要工作就是讲题目:老师热衷于把一课书设计成若干个知识点和若干个题目,做诸如“几大点几小点”“怎样穿靴戴帽”“怎样不失分”等等做题技巧讲解;学生呢,上课就是听老师讲解题目,下课做题、背题,课前课后还要应对老师的检查。题解历史的课堂,生生把生动活泼有趣的历史课变成了枯燥乏味的“题目大全”。值得注意的是,题解历史者大有人在,领导、家长们很是默许,一些学生也很欢迎。“教材全解”们赚个钵满,就是很好的证明。题解历史和题海战术是一对孪生姐妹,应试教育的毒瘤,当割之而后快,还学生“生命”历史、“快乐”历史。
六、滥用多媒体。
无疑,运用多媒体可以改变传统教学的信息传递方式,图文并茂,声像并举,能够渲染课堂气氛,启迪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课堂效率。但多媒体只是辅助教学的手段,不能脱离课堂教学内容、教师和学生而存在,更不能包办一切。美国学者克拉克一针见血地指出:“多媒体不能帮助学习正如用汽车运食物不比马车运食物营养更为丰富。”但是,由于一些教学大赛“必须使用多媒体”的不正确导向,加之年轻教师对多媒体技术的熟练使用,造成了多媒体的滥用、错用,以至于一些年轻教师患上了“多媒体依赖症”——不用多媒体不会教了!多媒体的滥用、错用表想为几种情况:一是变相“满堂灌”。有的老师误把计算机等同于多媒体,错误地认为多媒体可以代替教师做一切,忽视教师应起的作用,最终导致由原来的“人灌”到现在的“机灌”。二是片面追求量大,走马观花。有的老师片面追求大容量,对教学信息不加取舍,将大量的文字、图片、补充资料乃至视频资料都展示出来,受进度*,只能频繁切换,学生还没来得及看,更不用说思考,就切换到另一张了。学生在“狂轰乱炸”的课堂上,听到、看到很多内容,但过后却感觉走马观花,无法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集体“消化不良”。 三是喧宾夺主,主次不分。有一位教师在讲授《难忘九一八》一课时,在茫茫网络找课件,忽略了充分挖掘教材和备学生,上课时把演示课件放在核心地位,从头至尾点课件,幻灯片多达50多张。这种过分依赖多媒体目中无“人”式的教学,其效果不得而知。四是忽略教师主导作用。有些教师忽略了自身的口头语言和肢体语言表达作用,把课堂教学变成了多媒体展示课,教师变成名副其实的“放映员”。从复习旧知识、导入新课直至最后的课堂练习、布置作业都由课件全包了。学生的大部分时间都是被动而麻木的“看客”,教师的语言启发、思路点拨很少或单调平淡、机械呆板,这还叫教吗?
以上是笔者观察到的中学历史教学存在的一些误区及其表现,真诚盼望中学历史教学多一些真实,少一些形式,回归历史教学的正确轨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