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4 17:45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27 22:22
一个“鼓荡”,一个“内敛”,看似矛盾,实又统一。如何理解这个“鼓荡”和“内敛”?为什么要“鼓荡”和“内敛”?如何做到“鼓荡”和“内敛”?曾乃梁:养气与炼神 什么是“气宜鼓荡,神宜内敛”?对此有很多误解。对“气宜鼓荡”,有人认为就是鼓肚子,我认为这是片面的。这个“鼓荡”,我认为是内在的鼓荡,是内盈而不外溢,也就是内气充盈,运气和畅。所以,“气宜鼓荡”就是内气充盈和畅的意思。这里,太极拳吸收了中医的气血论。气血论主要讲涵养人的元气,练正气,练内气,认为气血和畅,百病不生。用现代医学解释;就是血液循环、经络循环顺畅,人体免疫力增强,就能健康长寿。 “神宜内敛”主要讲的是神不要涣散,要聚集专注。练拳时,要沉着沉静,从容安逸。拳论说的“内固精神,外示安逸”可以说是对“神宜内敛”的解释。用现代的话说就是要聚精会神地打拳。“神宜内敛”还包含了练拳时不张扬、含蓄的意思。这是太极拳的特点,与其他拳种相比,比如南拳、长拳,有着很明显的区别。 “气宜鼓荡,神宜内敛”还讲了“气”和“神”的关系,二者是密切相关的。“气”不仅仅指呼吸之气,还指内气、真气。气和神二者相关联,练拳到了高级程度,就能够意气相合,敛神于丹,达到气顺神聚。 做到了“气宜鼓荡,神宜内敛”,就能够健康长寿。为什么呢?这是由于内气鼓荡充盈,血脉畅通,人体的免疫力和各方面机能就会提高;同时,神意汇聚于丹田,有利于“腹脑”机能的发挥。“腹脑”在医学上称为“腹腔神经丛”,在人还没有直立行走时,“腹脑”是非常重要的。现在,人直立行走,大脑旳功能增强了,“腹脑”的功能降低了,但是它还有调节身体各个器官功能的作用。所以,为了健身,我们除了练好大脑外,还要练好“腹脑”。太极拳讲究“气沉丹田”,就是对“腹脑”的锻炼。太极拳不仅仅是肢体的运动,更重要的是,它是大脑皮层的体操,是神意为主帅,结合内气运行的生命运动。如何做到“气宜鼓荡,神宜内敛”呢? 首先是养气。拳论说:“气以直养而无害。”我对这句话的理解是气的运行要自然顺畅。有人挺着胸脯练拳,没有做到含展自如,没有虚实含展的变化,这样就很难做到气沉丹田。没有做到含胸拔背,也就没有气沉丹田,也就不能很好地养气。所以,练拳首先要做到呼吸的自然顺畅,内气运行的自然顺畅。 其次是外形动作要含展自如。沉肩坠肘、含胸拔背、虚领顶劲,这些都是太极拳的基太要求。说是“含胸拔背”,也要正确理解,就是胸不能一直含着,也不能总是挺着,要含展结合,有虚实变化。这样才能动作顺遂,呼吸顺畅。所以,练习太极拳首先要在外形动作上做到含展自如;然后,要做到呼吸深长匀细,气沉丹田。这样,气血就不会上浮,做到拳论要求的“腹内松静气腾然”——这句话的考君就是要守中,要气沉丹田。因此,练习太极拳要运用腹式呼吸,要动作缓慢轻柔。 第三,做到拳势和动作结合的呼吸运动,也就是拳势呼吸。拳势呼吸的基本原则是起吸落呼,开吸合呼,蓄吸发呼。太极拳不是根据呼吸的规律编的,因此,我们在实际练拳中也不能过于执着拳势和呼吸的配合,而是要顺其自然,大体相合就可以了。拳势呼吸,有助于我们把太极拳练得更好。 第四,要以意行气。就是用意识引导动作,用意识引导内气的运行。这个要求是比较难的,但是,练习太极拳要想提高水平,提高锻炼效果,就必须做到这一点。这样,就把有形的呼吸运动和无形的意念、内气运动结合起来,用有形的运动带动无形的运动,达到内外相合,意气相随。这就是中医的气血和养理论的具体实践。最后谈谈“神宜内敛”,也就是神的运行。 神意的运行第一步要由松入静,也就是周身放松,大脑入静。练拳要放松,不要追求什么内劲、劲力等等,这样会造成肌肉紧张,不利于气血的运行。 第二步是由形到劲到意。太极拳的练习有塑形、重劲、求意、雕风等步骤,雕风是顶尖的太极拳练习者要追求的,对大多数人来说,则要经过前三个阶段的练习。形、劲、意三个方面是练习太极拳必不可少的步骤,也就是王宗岳说的“招熟、懂劲、神明”三个阶段,即外形动作要规范正确,没有规范正确的动作外形,也就做不到“神宜内敛”;然后要懂劲,懂得刚柔劲、虚实劲、折叠劲等等,使动作更加圆润,达到由松入柔,由柔入沉,由正入整;再后就是眼神的运用,要体悟“眼领手随”和“手领眼随”的要领。拳论讲“手眼相随”,其实手和眼的主次关系是在不断变化的,有时要“眼领手随”,有时则要“手领眼随”。眼神运用不好,打拳就没有气势。所以,做到“神宜内敛”很重要的方面就是眼神的运用。太极拳的“神明”,不单单指眼神,还包括精神层面的东西。 第三步要练习内观内视。做到“神宜内敛”,平时要内视自己的五脏六腑,这样就能很快地收视反听,精神内敛。这个练习方法,是太极拳和气功的结合。 总之,太极拳讲修身、修心、修德,要求“以心行气,以气运身”。在这里,心、意、神的意思是非常相近的,神(心、意) 与气的结合,就是要达到“以心行气以气运身”的状态,做到形、劲、意、神的高度结合和高度的协调平衡,从而培养自己的“浩然之气”。因此,太极拳不仅仅是拳技的*,也不仅是身体的锻炼,更是道德、精神方面的修养。吴文翰:“鼓荡”和“内敛”昜相辅相成的 武禹襄的这段拳论是写如何练习太极拳的。一方面,这里有武禹襄自己练习太极拳的体会;另一方面,他也是针对当时练习太极拳出现的一些问题提出来的。太极拳的运动方式非常缓慢,比较柔和,所以,人们在练拳时就很容易形成四平八稳的状态,如一潭死水,没有波澜起伏,没有开合转换,没有刚柔虚实的变化,没有抑扬顿挫的节奏,体现不出武术的技击性。太极拳是武术,应该有刚柔虚实、进退转折的变化。为了避免这种四平八稳的现象,武禹襄提出了练习太极拳要“气宜鼓荡,神宜内敛”。当然,这种要求是对有了一定水平的太极拳习练者而言的,初学者做到这一点是很难的。 “气宜鼓荡”和“神宜内敛”是相辅相成的。“气宜鼓荡”来源于《易经》:“刚柔相摩,八卦相荡。”这两句话和太极拳的理论是相当吻合的。太极拳也是要有刚柔变化的,“刚柔相摩”就能产生阴阳二气。“八卦”在太极拳里就是“掤捋挤按、采挒肘靠”,这太极“八法”是要表现出来的。受“刚柔相摩,八卦相荡”的启发,武禹襄提出了“气宜鼓荡,神宜内敛”。 所谓“气宜鼓荡”有两方面的意思。首先是指气势。太极拳不是一潭死水,它有开合、虚实、刚柔、起伏、进退的变化,练拳时把这些体现出来,才能产生一种气势。没有这种气势,这样的太极拳是不完美的。要产生这种气势,就要做到“八卦相荡”——表现出太极拳“八法五步”的技击性,要做到“眼前无敌似有敌”,这样才能把太极拳八法表现充分。 但是,要求了“气宜鼓荡”又容易产生另一种偏差——神态过于张扬,甚至好勇斗狠。这也是不符合太极拳拳理的。因此,武禹襄提出了“神宜内敛”,不要张扬。因此,练习太极拳,一方面要“气宜鼓荡”,体现出太极拳八法,表现出技击性,表现出太极拳套路的起伏跌宕、虚实变化、刚柔相济来;另一方面,还要神情内敛,不要张扬。这两个方面相辅相成,才能进一步做到诸如“没有断续处、没有凸凹处,节节贯串”等等,才能练好太极拳。 其次,“气宜鼓荡”的气还指内气。它是要求练习太极拳要和内气结合起来。这个要求比较复杂,初学阶段是体现不出来的,必须经过几年的练习,才能体会出内气的感觉。太极拳讲究“气沉丹田”,也就是腹式呼吸。“气宜鼓荡”的鼓荡,是从练拳时小腹的一鼓一收而来的。一般练习太极拳运用的是逆腹式呼吸一吸气时小腹内收,呼气时小腹外鼓。在小腹向外鼓出时,内气沿着经络向四处荡漾。这就是“内气鼓荡”。内气在体内的运行就是这样一鼓一荡,循环往复,滔滔不绝。这是太极拳的一个特点。 具体来讲,如何做到“气宜鼓荡”呢? 第一,从拳势动作来说,一定要做到动作饱满。一个式子完成了,动作饱满了,然后再做下一个动作。动作饱满,就是“鼓”。在动作将要饱满时,还要引出下一个动作。这样,动作才能滔滔不绝,如环无端,连绵不绝。 第二,从内气来说,呼吸时,要如春蚕吐丝,绵绵不断,同时,用呼吸之气引动内气的运行。人的内气,也就是真气,它是藏于命门的。练习太极拳时,要用外气(呼吸之气)调动内气,使呼吸之气和内气结合起来,再加上意念的引导,调动内气在周身运行。比如,在呼气时,意想命门的内气向肚脐运行,小腹就鼓起来;吸气时,意想内气回到命门,气贴脊背,小腹就内收。在气贴脊背时,内劲也是内收的,然后随着呼气,内劲向上沿督脉上升,过夹脊、肩井穴,达于手指;向下走,内劲达于脚下涌泉——这就是太极拳内劲的发放。这时,内气也是达于四梢,遍布周身——这就是“鼓荡”。吸气时,内气则从四梢收回命门。这里的一开一合、一收一放、一鼓一荡,都是从内气运行的角度来说的。这种内气运行的练习方法,从技击角度讲能够做到内外相合,加大打击力度;从健身角度来讲,能够促使周身气血的畅通,有益于身体健康。“气宜鼓荡”的运动方法,使内外结合,这样练习日久,就能产生“气遍周身不稍滞”,“行气如九曲珠,无微不到”的内气运行感觉。 “神宜内敛”则是为了防止练拳过于张扬而提出的,要求你在练拳时要精神内敛。太极拳是外柔内刚的,“神宜内敛”和这一要求相吻合。做到“神宜内敛”,首先要精神专注,打拳时“眼前无人似有人”,把太极拳八法的技击作用表现出来;其次,随着功夫的增长,还要表现出动作刚柔虚实的变化,做到王宗岳拳论中说的“忽隐忽现”。但是,这种对技击的表现,还不能过于张扬,在神态上不能过于兴奋,要做到内敛中和。这也就是太极拳要求的“中正安舒,八面支撑”——要安稳安详、从容不迫。所以,练习太极拳,既要练习技击的功夫,体现出技击的气势,又要有从容不迫,处乱不惊的心态,还要有一定的涵养,有儒者风度,不争勇斗狠。 总体来说,“气宜鼓荡”和“神宜内敛”要相辅相成。“气宜鼓荡”既是指气势,又是指内气的运行。在气势上,既要做到神情饱满,又要神情内敛。而内气上的鼓荡,则是经过长久地练习太极拳才能有所体会。对初学太极拳的人来说,首先要做到动作规范,姿势正确,没有断续、凸凹之处,在气势上做到“气宜鼓荡”和“神宜内敛”相结合;随着练拳的深入,逐步才能在内气上体会到“气宜鼓荡,神宜内敛”。张全亮:神为内,气为外 “气宜鼓荡,神宜内敛”是太极拳的一个重要特点,不仅练习套路要做到这一点,打手技击也要做到这一点。做到“神宜内敛”,你的意图就不显于外,一切动作都是纯以意行,外形不露痕迹。如果做不到神意内敛,意图劲力都显于外,就会硬碰硬,造成顶抗。另外,“神宜内敛”能够使动作灵巧敏捷。这是因为精神专注;神不散漫,注意力集中,动作就会敏捷,感觉就会敏锐。 在“精神内敛”的同时,内气还要鼓荡。“气”和“神”是两个方面。神是内在的东西,气是外在的东西。拳论说:“皮毛要攻。”这个“攻”的意思就是在意念的引导下,把内气集中到皮毛上。这样做的目的,一是提高“听劲”的灵敏度,另一个是提起精神,不至于形成呆笨、拙滞的状态。做到“气宜鼓荡”,就像充足了气的皮球,有弹性,没有凹凸之处,运转灵活。如果内气没有鼓荡,就会瘪,就没有弹性。所以,练习太极拳,要时时刻刻精神内敛,内气则要运行到皮肤、汗毛上来,精神不萎靡,劲力饱满不软塌,整个拳势动作大气饱满,沉实稳健。这样,在技击中就不会出现滞点,就不容易为人所制。 我认为,“神意”实际就是一个轴,它在体内越小越好,越灵活越好。而“内气”的鼓荡,则是越充足,越*越好。这样,整个身体就像充足了气的车轮,遇到外力,就能够运化灵活,不着一丝力。这就是人们形容的“搭手如翻板,处处如轴承”,使对手感到如陷漩涡当中,处处不得力。假如神意和内气不分开,精神不内敛,而是散漫,内气也不鼓荡,那么,人体这个球就瘪了,太极拳的健身效果和技击效果就都不会体现出来。如 果长时间如此练习,人的精神就会蒌靡不振,松懈倦怠,不利于健康。太极拳虽然讲究松,但不是松懈;讲究柔,但不是弱;而是讲究在精神意念十分充足的情况下,求松静。所谓的“松静”,就是气要饱满,但不要出尖出头,也不能凹瘪。太极拳仿效的是大自然的运动。自然天体的运动都是螺旋形的,轨迹是弧形的,如果有凸凹断续的地方,或者轴滞住了,就会运转不灵活。所以,内气和神意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练习太极拳时,要把神意专注于脊柱,让它来指挥全身的运动,同时,要把内气运行于皮肤、汗毛上,这就像一个运转的车轮,轴要灵活,轮胎里的气要充足饱满,这样就能够运转灵活。 做到“内气鼓荡”和“神意内敛”,需要在老师的指导下,常年练习,默示揣摩,才能逐渐体会到这一点。自己练习是很难掌握的,必须有正确的师传,还要从思想上、哲理上认识清楚,要在实践中去体会、感悟。这种感觉,需要长时间的练习、体悟,学力浅薄者是感觉不到的。 “气宜鼓荡”的气不是指呼吸之气,而是内气,是一种能量,不能理解为把呼吸之气鼓荡到皮肤上去,这样做会造成拙力僵劲。当然,也不是没有力,而是处于二者之间。在推手时,双方的接触点一定要有力,就像轮胎和地面接触要有摩擦力一样,这样才能运化灵活,控制对方。 太极拳要求“气宜鼓荡,神宜内敛”,这些都是强调神意。太极拳讲“用意不用力”,我们练拳,要在意念上求,不能在力量上求。在力量上求,你是求不到太极拳的真谛的。练习太极拳时,要用意不用力,每个式子要先想后做,先看后行,在神意上下工夫。太极拳论还说:“在意不在气,在气则滞。”也就是要求我们练拳不要总想着内气的运行,要在神意上下工夫。有了神,就有内气。一个病体虚弱的人,要让他做到“气宜鼓荡,神宜内敛”,是不可能的。一定要先通过站桩和缓慢地练习拳架,涵养精神,培植内气,使内气充足,经络通畅,最后达到气足神旺。所以,神和气是相辅相成的。经络中有滞点和不通畅的地方,要想做到神意内敛和内气鼓荡,也是不可能的,必须把周身练得通畅无阻,练得灵敏了,能使自身和自然界相合相通,才能做到“神宜内敛,气宜鼓荡”太极拳论讲:“由招熟而渐悟懂劲,由懂劲而阶及神明。”其意思也是如此,要求你反复地练,一招一式地练,在正确理论的指导下练习,招法熟练了,渐渐地就会有一种感悟,能体会到老师所讲,也能体会到老师没有讲的,就能达到“懂劲”阶段。懂劲之后,再加悉心揣摩研究,最后达到神明阶段。在“神明”阶段,就能做到“精神内敛,内气鼓荡”——招招式式,神都敛于内,不出体;内气在体内周流,有一种鼓荡感觉。鼓荡劲,实际是一种弹性劲。练拳之所以能够健身,是由于四肢、肌体反复缠绕折叠,使经络肌腱柔韧通畅,就使身体有一种弹性劲,也就是鼓荡劲。在推手技击时,触之即旋转,触之即弹簧。 做到“内敛”和“鼓荡”,要先从外形上练,然后揣摩内气神意的运用,才有可能进入神明阶段。现在,许多练习太极拳的人不注意这些,只是每天听着音乐打几趟拳,不重视神意和内气的锻炼,不研究招法,不讲究劲力,推手时总是丢匾顶抗,这就是由于没有做到“神意内敛”和“内气鼓荡”。神意和内气是内里和外面的关系,是阴和阳的关系,处理不好这两个方面,也就练不好太极拳。 “气宜鼓荡,神宜内敛”实际是个松。这种松没有止境。要不断提高松静的难度,不断提高松静的水平。武禹襄把练习太极拳的要领总结为“神宜内敛,气宜鼓荡”,这是对太极拳理论和实践的提纲挈领的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