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3-07-12 04:33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1-19 09:25
据(中煤装备公司副总经理)刘占胜介绍:(中国能源报 采访)
打造“三机一架”的成套研发平台
中国能源报:此次国家能源煤矿采掘机械装备研发中心落户中煤装备公司,将发挥贵公司的哪些技术研发优势?
在促进中心平台建设上,我们目前已经规划了一系列整体思路:首先,整合现有的研发、制造、试验设施;其次,以集团公司平朔、大屯等煤炭生产基地为使用验证平台;再次,以增量投入为研发中心配备关键软硬件设备,建立先进的产业技术研发试验设施及实验平台;最后,产学研结合,与中国矿业大*合开展制约行业发展的关键技术攻关研究。
所有的规划思路和建设目标都围绕形成煤矿装备成套系统化、自动化的宗旨展开在此方面,国内众多研发机构和企业在单一的设备诸如采掘机、刮板运输机等领域的技术和设计制造能力上,已经具备相当高的实力和水准,但随着一个个亿吨级煤炭基地的相继建成,对煤矿机械设备的综采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这就需要更全面、更具备成套、系统化能力的产品和研发平台,避免出线煤矿机械制造方面的“短板效应”,各个方面齐头并进,才能真正建成“本质安全型”的矿井,实现“无人则安”的无人工作面。
另外,随着国内煤炭行业近年来的飞速发展,煤机制造产业的整体实力也在一步步增强,旧有的许多国家标准,需要进一步完善。特别是在煤炭装备的成套、系统化设计制造标准方面,几乎是空白,因此参与制定相关行业标准也将成为研发中心未来的努力方向。
中国能源报:在即将开始实施的“十二五”能源科技专项方面,国家能源煤矿采掘机械装备研发中心承担了哪些课题研发任务?
经过前期的一系列准备和初步工作,我们承担的“十二五”能演科技专项课题主要有:自动化综采工作面设备及总体配套研究、薄煤层自动化刨煤机成套设备与技术、年产800万吨一次采全高智能化综采成套装备研究、年产1000万吨放顶煤智能化综采成套装备研究、自动化掘进技术及成套装备研究和电力传动技术等六大项目。
具体的建设目标是,第一,具备承担国家重大煤机装备项目的能力,解决研究我国煤矿采掘机械装备领域的重大科学与技术问题;第二,形成世界最大45000kN强力液压支架试验平台,具备高端、大型液压支架的研发实验能力;第三,具备开展工程项目的关键技术研究能力,形成与国际、国内煤机装备企业、科研院所、大中专院校等进行合作与交流的平台;第四,具备开展高端智能化刮板输送机(装机功率3600kW以上)、大功率交流电牵引采煤机(装机功率2500kW以上)、智能化掘进机及全自动滑行刨煤机的研发制造能力。
另外,为适应市场需求,以及国内煤炭行业发展的最新发展趋势,“十二五”期间我们还将加大煤炭洗选设备的研发力度,并将逐步进行试验大型煤化工设备的研发制造。
基础研究欠缺 呼唤产学研紧密结合
中国能源报:我们了解到,国家能源煤矿采掘机械装备研发中心是中煤装备公司和中国矿业大*合申报完成的。请问贵公司在研发中心的建设方面,有何具体分工?
刘占胜:我们与中国矿业大学的合作一直以来都在深入持续地进行,一些重大的基础理论和实验工作需要依托中国矿大的国家重点实验室来完成。
“产—学—研”结合是我们企业一直坚持的原则。因为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的最新研究成果需要以企业的生产试验平台为依托,实现市场化转化,企业也需要不断根据市场的变化及时提出新的技术攻关方向,将信息反馈给高校和科研机构,以促进科研成果的及时转化,并实现不断更新。而中煤装备公司和中国矿大一直都是秉承这样的合作原则,进行着良好的互动。
从企业的角度讲,随着行业实践经验的不断加深,也需要及时在推进技术升级的同时,获得技术在科学理论上的支撑,这方面的欠缺已经给过我们教训。去年底,公司下属企业生产的刮板运输机在用户使用的过程中出了问题,开始以为是质量问题,但技术人员到矿上反复检测分析,并未发现在质量上有任何纰漏。后来才弄清楚,问题出在当初设计时的选材上。从2004年首台套刮板运输机的投产开始,我们在升级换代时都只是在其2×700千瓦的装机功率基础上进行等效放大,至现在的达3×1200千瓦。在等效放大过程中,忽略了其能够承载的受力大小的分析,因此在产品的选材上就没有随之进行提高品质,直至问题出现。
自主创新需改变模式
中国能源报:国家设立国家级能源科技研发(实验)中心的一大初衷,还在于推进国家能源科技的自主创新。在此方面,国家能源煤矿采掘机械装备研发中心有何考虑?
刘占胜:中煤装备公司历来重视企业的自主创新,公司目前的科技投入比率均超5%,与2004年公司重组之初相比,增长了523%。截至2009年底,公司已有117项国家专利获得认可并投入市场化开发,初步形成了从原始创新,到集成创新,再到消化吸收,最终实现再创新的良性创新模式。
此次依托国家能源煤矿采掘机械装备研发中心,就是寄望于站在全行业的高度,引领煤矿装备科技的全面自主创新,特别是成套系统化设计制造能力,这是我们目前的主要努力方向,
在我们的创新体系中,消化吸收这个环节并不是单纯地引进国外的先进技术,而是一种更加彻底的引进吸收模式,不光是引进技术,更重要的是要“引智”,把国外公司的先进技术专家和管理经验,全盘吸收,为我所用。这种模式最大好处是可以避免以往很多领域引进、吸收之后,在实现再创新之前,面对国外又出现的最新技术,不得已再引进更新技术,从而陷入“引进—落后—再引进—再落后”的怪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