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3-07-07 13:50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1-08 17:52
在中国历代的艺术家当中,苏仁山兀傲不羁的思想性格是相当突出的,当代学界有人称他为中国的凡·高。他自少年时代起藐视封建观念和秩序,热烈追求个性解放。而在他生活的时代,朝廷为了巩固统治,把主张“存天理,灭人欲”的理学家朱熹抬上孔门“十哲”之列,要求世人“非朱子之传义不敢言,非朱子之家礼不敢行”(鲁迅语)。 苏仁山看透这套愚民把戏,常以言论和文字予以抨击鞭挞,他指斥朝廷“剥削天下之民以自满私欲”,“六艺之文(按:科举应试的八股文)害人害物”。苏仁山画过这样一幅画:阴森的岩洞里,站着一个方巾长袍、道貌岸然的人物,正打开一幅画轴观看,画中苍黑的山石上,用焦墨写着“但有朱熹成地狱”七个草字。
在家中,他拒绝为父亲画画应酬权贵,并且断然放弃科举仕进、光宗耀祖的道路,因而令父亲和族*失所望,也得罪了县中头面人物、被斥为“忤逆狂悖”之子。
综观有关资料和作品,他对历史、社会和人生都有较深的见解,他憎恨恃强凌弱、尔虞我诈的丑恶现象,主张仁德为本,要“视天下之饥如己饥、视天下之溺如己溺”,修己安人,从个人做起。他沉默孤傲的外表中,跳动着一颗炽热善良的心。道光二十三年,他在一副七言联中写道:“拨乱反正胜人治,起死回生医者功。”指斥“人治”是制造社会灾难的根由。他观察周围的事物,寻求“医国”的途径。
在一张扇面的题跋中,苏仁山记述自己曾到“红毛馆”(教堂)去听教士传经,并写下一首诗:“况且沧洲笔,丹黄染轮青。秋风萧瑟瑟,步听外洋经。”据此诗,可知他已经意识到在海外,有许多与大清国截然不同的新鲜事物,值得中国人去师法吸取。其时,鸦片战争的炮火尚未轰开中国的大门,仁山思想敏锐,于此可见一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