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3-07-05 21:29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2 05:00
提起大唐,人们就会想起长安街上熙熙攘攘的人间富贵,想起李白杜甫惊才绝艳的名诗佳句,但是,很多人都忘了它也有血染疆场、复我河山的壮烈。 公元850年,长安城朱雀大街,人们从四面八方飞奔而来,挤在朱雀大街上迎接一个远来的和尚,个个都热烈盈眶,高呼「 ”天佑大唐”! 这个和尚名叫悟真,他从河西走来,带来了点燃唐人内心骄傲的消息—— 「 ”河西大捷!沙洲大捷!瓜州大捷!” 「 ”节帅张议潮率领义军已收复沙州、瓜州,希望与王师共复河陇故土!” 胜利的消息总是让人振奋的,但是,本文的主角不是悟真和尚,而是收复4000里河山的大唐遗民——张议潮。 公元799年,张议潮出生于沦陷后的沙洲,也就是今天的敦煌,张家祖辈都是唐将,真真正正的唐人。 当时的沙洲由吐蕃控制,吐蕃权贵信奉自己族人高贵,施行奴隶主制度。吐蕃人的风俗是贵壮贱老,对自己人尚且如此,何况是一直以来备受压迫的唐人,面临的是更加残酷的境况,「 ”断手凿目”,视同牲畜。 每到阖家团圆的春节,也只有在这一天,唐人才穿起汉家衣,遥拜大唐,痛哭失声,倾诉数不尽的乡思之情。河西遗民心怀故土,几百年来未曾变过分毫,每遇到东来唐使,殷殷切切诉问:「 ”皇帝犹念陷蕃生灵否?” 成长于如斯环境,张议潮的心中自然种下了收复故土的种子。 公元848年,天干无雨,吐蕃大旱,底层*,上层争权。苦待的时机到了,张议潮率领招募的义军,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发动了攻击,很快就将沙洲的吐蕃人赶了出去。 首战大捷,为唐人带来了信心,面对吐蕃大军的多次反扑,义军依然牢牢掌控住了沙洲。 随后,张议潮派出信使给唐王朝报信,自己带领义军据守沙洲,以期与朝廷军队两面夹击吐蕃。为确保信息能顺利上报到朝廷,张议潮共派遣了十路信使。 从沙洲到大唐长安,岂止是「 ”艰难”二字可以形容,简直就是九死一生的征程,穿越渺无人烟的巴丹吉林大沙漠、腾格里大沙漠、库不齐大沙漠……除了环境的威胁,还有吐蕃人无情的弯刀一路追杀。 十路信使,脑袋悬在胸前,千里迢迢奔赴长安,然而,最终只有悟真带领的这一队顺利穿越了千里大漠,来到了天德军,也就是今天的内蒙古乌拉特前旗,并在防御使李丕的协助下,于公元850年抵达长安。 此时,距离沙洲起义,已经过去了整整两年。 从沙洲到天德军,在地图上的直线距离大约是1400公里,从天德军到长安的直线距离约是800公里,这一路八成以上途经的都是沙漠地带,玩过西部自驾游的人都知道,沙漠大太阳一照,凉白开冰可乐都抚慰不了蓝瘦的心灵,分分钟吐槽自己是有多想不开要来这鬼地方。换算成大唐时期呢?不但没有汽车代步,甚至连水源都难以保证。 走出来的,就是英雄! 「 ”三曹”「 ”七子”奠定了慷慨悲凉、遒劲阳刚的建安风骨,而无数如同张议潮、悟真这样的唐人,也同样创造了大唐风骨! 公元851年,经过三年的军队扩充和军需囤积,在河西人民的鼎力支持下,张议潮率领义军向吐蕃在河西地区的驻军发起大规模*。河西故地时刻心系故地的大唐子民,纷纷揭竿而起,连克九州:伊州、西州、河州、甘州、肃州、兰州、岷州、部州、廓州。 至此,被吐蕃凌虐统治长达百年之久的大唐河西「 ”甘、凉十一州”,已全部再次归属我大唐! 同年8月,张议潮带领使者28人远赴长安,并以河西义军领导人的身份,将河西走廊共计十一州的地图、户籍呈递给大唐朝廷,并亲自向唐宣宗呈上贡品。 为这一天,大唐已等待了太久。捷报呈至唐宣宗后,即刻通告天下,普天同庆。 张议潮被正式册封为归义军节度使、十一州观察使、检校礼部尚书,兼金吾大将军,成为整个河西地区最高军政长官。 公元856年,面对周边虎视眈眈的少数民族三次大型偷袭,张议潮千里奔袭,旌旗招展,再扬大唐国威。 公元858年,张议潮亲率精锐骑兵7000人,东征吐蕃在河西地区的最后据点——凉州。敌军军械辎重充沛,士兵数倍于己,然而,「 ”汉家持刃如霜雪,虏骑天宽无处逃,头中锋矢陪垅土,血溅戎尸透战袄”,奏响了一曲盛唐战歌。 血战三年,歼敌万余,终为大唐拼好了河西地图的最后一块拼图,此后河西再无吐蕃势力,少年时「 ”驱逐胡虏,河西归于中华”的热血,终于成为了现实。 河西已归国,如何能忍拢右据他人之手? 公元866年,张议潮又率骑兵数万西征,一路势如破竹,收复西域西州、北庭、轮台,征程长达几千余里。 同年10月,张议潮生擒吐蕃主帅尚恐热,并将其首级送往长安。至此,曾经强大到攻占长安的吐蕃王朝四分五裂,彻底衰败。 史书有记载:一路西征,唐军「 ”西尽伊吾,东接灵武,得地四千余里,户口百万之家,六郡山河,宛然而旧”。 然而,收复大唐4000里河山的张议潮,却长期淹没于历史长河之中,若不是笔者无意中看了电影《大漠紫禁令》,甚至都不曾听说过还有这样一位英雄人物。 除了张议潮、悟真和尚,还有未曾留下名姓的九路信使、血染西征路的归义军,都值得历史铭记,更值得我们缅怀。